“鐵山是咱們的地盤,無論這小娘們是什么背景,強龍不壓地頭蛇,她要是老老實實刷個履歷,鍍鍍金也就算了,要是搞事情,那叫她沒好日子過。”
楚江才咬牙說道。
劉建國和潘大京點頭。
上一屆的縣委書記那是官場滾刀肉,都被他們一伙架空,翻不出浪花來,別說這個還沒斷奶幾天的白云裳了,嫩著呢!
另一邊,白云裳臉色一寒,重重將話筒按在座機上,這個楚江才根本就沒把她放在眼里!
雖然縣委、人大、政府、政協四大機構同在一個大院內,但分屬好幾座樓辦公,縣長和書記的辦公室隔著兩座樓,白云裳明知道他撒謊,但是也不可能專門跑過去核實!
坐在一旁的苗青林看得明白,歷史又要重演了,一場書記和縣長的權力之爭,拉開了序幕。
白云裳也明白,楚江才想利用這件事情試探一下自己,順便給她一個下馬威。
如果她妥協了,楚江才一伙以后就會變本加厲,得寸進尺。
想到這里,白云裳坐回座位,直接提筆在處理簽上寫道:
“給予趙行健同志記個人一等功,擬任正科級實職。”
她外表柔美,但骨子里卻異常剛毅,寧折不彎,面對楚江才一伙的挑釁,她要毫不示弱,硬懟回去!
既然趙行健是楚江才憎惡的人,她偏偏要提拔重用,而且還要提高一個檔次。
“青林同志,你把我的批示拿回去,直接下任命文件。”白云裳將批示遞了過,鄭重說道。
苗青林拿過來一看,吃了一驚,這個批示直接又把趙行健拔高了一個檔次,由原來擬定的二等功變成一等功,副科實職變正科實職!
“白書記,按照程序,這個要征求楚縣長和常委們的意見,或者上常委會討論……”
苗青林扶了一下眼鏡框,盯住白云裳的面孔,揣摩著她的情緒變化。
還沒等白云裳說話,辦公桌上的電話響了。
“我是市委張浩然。”
“張書記,您有什么指示。”
白云裳一聽是市委書記,語氣帶著恭敬。
“大夏日報那篇關于趙行健抗洪救人的報道,省委和市委的領導同志都看到了。”
“省委江書記還做了重要批示,要求對該同志的事跡予以表彰,樹立先進典型,發揚光大。”
白云裳聞言頓時美眸一亮,立刻說道:“張書記,我正要向您匯報這件事呢!這篇報道我也看了,準備給這位同志記功,并且破格提拔重用。張書記您放心,我們鐵山縣委一定不折不扣貫徹落實好省委江書記的批示精神,和您的指示。”
“很好!小白啊,鐵山是山區縣,經濟落后,底子薄弱,派你去鐵山掌舵,是省委和市委對你寄予厚望的,你擔子不輕啊!”
“你是空降下來的,對當地情況不熟,一定要虛心向本地的干部請教學習,提高政治站位,搞好班子團結,凝心聚力抓建設。”
張浩明用練就了幾十年的官腔,諄諄教導地說道。
白云裳聽出了這是在旁敲側擊敲打她,讓她不要搞內斗就笑道:“請張書記放心,我一定全心全意把鐵山建設好,不辜負省委、市委和七十萬鐵山人民的期望。”
這一番對話,一旁的苗青林聽得七七八八。
掛了電話,白云裳臉色一寒,秒變冰山美人,目光凌厲地瞄了一眼苗青林,說道:“你剛才問什么?”
苗青林知道她是明知故問,只能尷尬一笑。
“我這個決定,是貫徹上級領導的批示精神!如果班子里面有誰不服,那就讓他去省委大院,找江書記反對!”
白云裳冷冷說道。
苗青林目光一凝,第一次領略到這個美女書記的凌厲作風,立刻說道:“是是,誰反對就是反對省委的指示!我立刻去辦。”
望著苗青林前倨后恭的態度,白云裳點點頭,說道:“那就有勞青林部長了。”
趙行健對著電腦屏幕,陷入深思,緩緩在屏幕上打下了一行字:《破局與新生:未來二十年縣域經濟的變革與機遇》。
鐵山縣是革命老區,是洪老重點關注的地方,上次他看到這里經濟落后,就內心五味雜陳,如果趙行健能拿出一套振興革命老區發展的可行方案,就能解開洪老的心病了!
憑借上一世的知識積累和海量信息,趙行健對未來幾十年的經濟走向和社會發展了如指掌,完全就是上帝視角,寫這一類文章簡直就是小菜一碟。
但是以他現在一個最底層公務員的地位,還不能站位全球、全國、全省的大局去寫,那樣太驚世駭俗,也容易讓人懷疑他造假抄襲。
如果從縣域經濟這個視角作為切入點,比較貼合實際!
趙行健先是一條一條地列出提綱,構建出總體框架,再憑借記憶,展開論述。
就在他聚精會神構思的時候,手機響了起來。
“趙主任,我是鄉黨政辦小吳啊,李書記今天下午兩點主持召開鄉村兩級干部大會,通知你參加。”
鄉黨政辦的科員無憂說道。
趙行健問道:“小吳啊,會議的內容是什么?”
“陳東來主任只安排我電話通知會議,具體內容我不知道。”
“好的,我會按時參加的。”
趙行健吃了中午飯,借了趙得祿的摩托車,趕到鄉政府。
二樓的會議室內,鄉黨政班子成員、站所的負責人和各村的支部書記,共計六七十人參加會議。
趙行健坐在下面第二排,抬頭掃一眼主席臺,只見正中位置,李大志臉色陰沉,左邊是鄉長王天學,右邊是副書記王寶田,其余黨政班子分坐兩邊。
李大志掃了一眼會場,伸手彈了一下話筒,語氣帶著固有的居高臨下的氣勢,說道:“同志們,今天召集大家開會,主要是根據縣委、縣政府的安排,對鹿鳴水庫潰壩事件進行總結教訓,舉一反三,深刻警醒反思。”
臺下一片寂靜,全都注視著李大志,等他說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