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柱忙接話“爹,娘,大哥,大嫂你們聽我說,家里的東西不論是房子,還是地,總之家里的一切我們都不要,我們還年輕都可以掙錢,我們可以靠自己積攢家業的。”
孫父聽了小柱的話,覺得這個兒子真的是有出息,不像大兒子,簡直就是一個窩囊廢,什么都聽媳婦的,也沒有什么大本事,大兒媳婦又是一個好吃懶做的性格。
也許小柱選擇分家確實是明智之舉。如果不分家,小柱恐怕會被大柱一家拖累。且不說小柱能干與否,單就春桃那孩子的身世,孫父自己來回去小九那里也多少了解一些。
春桃的母親已經離世,而她的父親只有春桃這么一個女兒,日后肯定會對春桃多加照顧和幫襯。如此一來,孫父越想越覺得這個家應該分。不為其他,只為小柱日后能有岳父的幫扶,這個家就必須分。
想到此處,孫父定了定神,清了清嗓子,開口問道“小柱啊!這家里的東西,你當真一樣都不想要嗎?”
小柱聞言,認真地點了點頭,語氣堅定地回答道“爹,家里的這些東西,都留給大哥吧!我什么都不要。畢竟我們是親兄弟,血濃于水,而且我還年輕,有手有腳,完全可以和春桃一起努力掙錢。只要你們同意我們分家,我就心滿意足了。”
這都是一樣的兒子,手心手背都是肉,不可能分家什么都不給小柱的,多少還是要給一些的,畢竟是自己的親骨肉啊!于是孫父看著眼前的兩個兒子,緩緩地說道“小柱,大柱啊!既然今天話都說這個份上了,那咱們今天就把家分了吧!免得日后再提起此事,大家心里都不痛快。”
二丫聽到小柱居然不想要分到家產,而且孫父竟然也同意了,她的臉上立刻像開了花一樣,掛滿了笑容,連忙說道“爹,你說了算,今天分就今天分,我和大柱絕對沒意見。”
這二丫如此積極地表態,孫父的心里卻是更加生氣了,他心里暗暗罵道:“這個愛占小便宜的性格,怎么就一點都改不了呢!”
就在這時,一直沉默不語的孫母突然插話道“小柱啊!如今你這親事還沒說定呢,就急著分家,這真的好嗎?”孫母畢竟只是一個鄉下的老太太,沒有那么多的見識,她覺得這樣做似乎有些不妥。
然而,孫父可不是那么好糊弄的,他心里跟明鏡兒似的。他心想,這分家了,才能好說親吧!
“小柱啊!既然婚后你不想回下彎村,那這房子,和土地就不分給你了,家里的東西也沒有什么,無非就是一些農具罷了,這些你應該也看不上。那這樣吧!自從去年你二姐給咱們的豆芽生意,還有你在你二姐那做活,也攢下一些銀子。你看這樣行不行,我就給你十兩銀子,作為你娶媳婦的費用錢,至于我和你娘就暫時和你大哥一起住,你娘也能幫著你大嫂照看一下孩子,日后你成婚,若是需要我和你娘幫襯,我在和你娘去你那里。
大柱,小柱,你兄弟二人覺得如何。”
小柱聽后沒有猶豫,直接說道“爹,一切按照你說的辦,我沒有意見。”
二丫聽到要分給小柱十兩銀子,就不高興了,“爹,小柱都說了,分家什么都不要的 ,你為什么還要給小柱十兩銀子啊!”
孫父一個刀子眼過去,“二丫,你這說的是什么話,小柱也是我的兒子,他是什么都不要,但是你別忘記,這大半年來小柱掙得銀子都交給家里了,再說我剛不是說了嗎?這十兩銀子是給小柱娶媳婦用的。”
二丫聽了孫父的話,心中有些不滿,但她并沒有直接表現出來,而是繼續反駁道“大柱娶我的時候,才花了二兩銀子,憑什么小柱這就要十兩銀子呢?”她的語氣中帶著一絲抱怨,似乎覺得這樣的分配很不公平。
孫父聽了二丫的話,頓時火冒三丈,他瞪著二丫,怒斥道“你這個蠢貨!你覺得分給小柱十兩銀子多了是嗎?那好啊!你和大柱你們一家三口分出去單過,家里的東西也什么都不給你們,只給你十兩銀子,你可愿意?”
二丫心里一緊,她當然不愿意這樣。她心里很清楚,自家這半年通過豆芽生意也賺了不少銀子,遠遠不止這十兩銀子。如果按照孫父說的那樣,自己和大柱分出去單過,那剩下的銀子就都成了小柱的,這對她來說可不是什么好事。
于是,二丫連忙陪著笑臉說道“爹,我只是那么一說嘛,小柱年紀小,我怕他拿到銀子亂花而已。一切都聽爹的,爹你別生氣啦。”她的態度來了個一百八十度大轉彎,希望能平息孫父的怒火。
孫父也懶得和她一般見識 ,看向大柱,“大柱,你也和你媳婦一樣,覺得給小柱的多嗎?”
大柱心性善良,就是沒有主意,此時他聽到爹問話忙說“爹,咱家現在也有一點銀子,你就給小柱十兩銀子,是不是少了點啊!”
二丫拉一下大柱,瞪了一眼大柱,這個憨貨是不是傻,這少分出去一兩,自己不就多得一兩嗎?哪有他這樣的,還覺得分給小柱的有些少。
孫父聽了大柱的話,倒是有些意外,沒想到這大兒子關鍵時刻還挺明事理。他點了點頭,說“大柱你能這么想最好。小柱這些年也為家里出了不少力,這十兩銀子不算多。”
二丫聽著心里直冒火,可又不敢再反駁。
孫母這時插話,說道“小柱啊!這十兩銀子,你別嫌少,我和你爹和你大哥一起住,這房子也有些年頭了,也該翻蓋了,日后爹娘手頭寬裕,再給你。”
小柱這半年也在小九那存了不少,去了蓋房子的自己還剩一些,這十兩銀子他還沒放在眼里,但是爹娘給了,那自己就拿著,不然怕爹娘心里難受。
“爹,娘,當心吧!我們會把日子過好的,日后我也會孝敬爹娘的。”
就這樣,小柱和家就把家分了,識字的小柱還寫下分家文書,雙方都按下手印,孫父給小柱拿出十兩銀子,小柱把銀子放好,又聊了一會家常,小柱便起身回了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