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明美不知道自己能回城是父母的努力,還是李大柱的幫助。
應該是李大柱吧,不然怎么解釋那么湊巧,他前腳剛回城,自己緊跟著就能回。
他父母既然能把他弄回城,說明是有門路的,再弄多她一個還不簡單。
唐明美越想越覺得一定是這樣。
老天還是有開眼的,她雖然沒考上大學但卻選對了人。
嗚嗚嗚,說明她當年選擇下鄉(xiāng)是對的。
李木當這個大隊長也十幾年了,這十年來看過不少知青的悲歡離合,但哭成這樣的還是第一次。
好像李家村多虧待她似的。
別的村他不知道,但是在李家村,他敢說已經在盡力照顧每一位下鄉(xiāng)的知青。
安排了專門的房子給他們居住,沒讓一個本地村民欺負過女知青。每年去鎮(zhèn)上公社開會,他們村都是被表揚的。
唐明美哭得太過撕心裂肺,李木不得不開口點醒:“唐知青,我知道能回到父母身邊是件高興的事,但你也別太喜極而泣了。”
唐明美想到自己都要回城了,憑什么還要忍受一個鄉(xiāng)下人的教訓,于是沒好氣懟了回去:“我哭我自己這兩年太辛苦了,不行嗎?”
李木氣笑了:“行行行,你想怎樣都行。”
氣不過的李木,在唐明美離開后,默默在一張評價表上寫了個良。
這還是他第一次這樣評價一個知青。
他做事雖然不喜歡講什么人情,但自認還算是個挺有人情味的領導。
就拿知青回城這事來說,他知道從自己手里出去的東西對年輕人來說也許挺重要的,所以向來能與人方便,他都與人方便。
只是這個唐明美實在是太讓人惱火了,這兩年添了多少麻煩不說,要回城了更是裝都不裝了,他才在惱怒之下打了個良。
打完之后有些后悔,,但轉念一想,以唐明美的性格,就算他打個優(yōu),也是紙包不住火。
就這樣吧。
-
兩天后,唐明美坐上了村里的牛車走了。
又一個知青離開,還留在李家村的幾個知青之間愁云籠罩。
不管他們喜不喜歡唐明美,但在這一天,他們是羨慕她的。
李木感受到了知青們史無前例的低氣壓,隱隱有些擔心。
-
廣城。
筒子樓的鄰居們發(fā)現最近李紅心情似乎非常好,自那天唐明麗來過后,走路都帶風。
甚至有次被頑皮的孩子撞到,也只是笑吟吟說一句走路要看路。
這要是擱以前,不得破口大罵。
不止李紅,唐建國臉上的笑容也多起來了。
夫妻倆突然轉變那么大,不禁讓人猜想,他們家是不是有什么好事要發(fā)生。
會是什么事呢?
閑來無事圍在一起的鄰居們你一嘴我一嘴,都認為肯定和女兒有關。
今日太陽不錯,李紅抱了被褥下樓曬太陽。
本來和其他人閑聊的鄰居馬翠蘭見狀,上前搭話。
“曬被子呢。”
“是呢,好久沒曬都發(fā)霉了。”李紅心情好,說話態(tài)度都比平時好了許多。
“看這被子的花色,不像是我們這種上了年紀的老人會蓋用的,該不會是明美用的吧。”
李紅笑笑,算是默認了。
馬翠蘭趁機問出心底的疑惑:“你們家明美是不是要回來了?”
此時馬翠蘭說的回來,也只是以為有假期回來探親,完全沒往回城這方面想。
誰知道李紅愣了愣后卻說:“是啊,我們明美要回來了,終于不用再待在那鄉(xiāng)下地方了。”
她能憋到現在,也是丈夫叮囑這要低調,萬一有變數就給人看笑話。可她想這事是付家那邊蓋了章的,怎么可能還有變數。今日馬翠蘭問起,她真憋不住了。
這下輪到馬翠蘭愣了愣。
哪怕這兩年挺多知青回城的,但李紅說唐明美要回來,她還是很驚訝。
也沒聽到什么風聲,怎么就突然能回來了呢。
不過驚訝歸驚訝,回過神來后還是連忙恭喜李紅。
只是恭喜恭喜著,倒心酸起來。
她有五個孩子,還有兩個在鄉(xiāng)下,也不知道什么時候能回來。
做鄰居二十多年,有時她會同情李紅,只生了一個孩子就傷了身子沒辦法再生,特別是那個唯一的孩子還是女兒,以后夫妻有什么事也不知能不能靠的上。但有時候又挺羨慕李紅的,只有一個孩子,少操了不少心。
就拿下鄉(xiāng)這事來說,唐明美下鄉(xiāng)后她覺得李紅夫妻特別可憐,身邊一個孩子都沒。可現在聽到唐明美要回來了,她又羨慕他們。唯一的孩子回來了,再不用擔心在鄉(xiāng)下過得好不好。
馬翠蘭有些失落走了,李紅掛好被子,心情美滋滋上樓。
想到女兒快回來了,實在有太多活要干了。
要把家里收拾干凈,特別是女兒房間,得收拾整齊。要做多一些女兒喜歡吃的零嘴,等她回來吃個夠。還要給她做兩身新衣服。
俗話說佛靠金裝人靠衣裝,他們明美都快二十二歲了,可不得打扮的漂漂亮亮的抓緊找個對象,不然再過一兩年就要被人嫌棄了。
丈夫上班,李紅在家忙得團團轉,再不覺得日子難熬了,甚至時間快到讓人覺得一眨眼又是一天。
這不,忙完一抬頭太陽又快下山了。
李紅連忙放下手中的活,下樓把曬著的被褥收上來。
正收著被子,忽然聽到一聲‘媽’。
李紅脊背一直,猛地轉過身,瞳孔驟然變大,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
“媽。”
唐明美扔掉手中那個臟兮兮的行李袋,哭著撲進了李紅懷里。
風塵仆仆趕了幾天路,又是坐牛車又是小巴又是火車的,整個人看上去又臟又憔悴。
摸到女兒的臉,李紅終于相信,自己不是在做夢。眼前的女兒是真的,她的女兒終于回來了。
母女倆久別重逢,也顧不上面子不面子,在一樓院子抱頭痛哭。
李紅輕拍著女兒的背說:“瘦了,在鄉(xiāng)下一定很辛苦吧。”
其實不止瘦了,還黑了,皮膚也粗糙了,但李紅不敢說那么直白,害怕女兒受不了打擊。
她這個女兒像她年輕的時候,愛美得很。
說到辛苦,唐明美是半點都不想美化,嗷嗷哭道:“可不,太辛苦了。每天天不亮下地干活,腰酸背痛,還吃不上一口肉。鄉(xiāng)下蚊子又多,晚上也睡不好。”
李紅聽得又是一陣眼淚直流,想說誰讓你當初不知天高地厚選擇下鄉(xiāng)。但到底是心疼這個唯一的女兒,不忍再在她傷口上撒鹽。
事情已經發(fā)生了,再說那些也沒什么意義。
好在現在人回來了,以后是絕不能任由她胡來。
母女兩哭了好一會,引得不少鄰居觀看,才后知后覺反應過來,連忙擦干眼淚,拿著東西上樓了。
一進到這個熟悉的家,唐明美又哭了。
下鄉(xiāng)以前總嫌棄這個家又破又小,還要和唐明麗擠一個房間。下鄉(xiāng)后住了泥磚房,有對比才知道,能住在這樣的筒子樓有多好。
李紅心疼女兒渾身上下臟兮兮的,便讓她先去洗個澡。
“我給你煮完雞蛋面,洗澡出來就有的吃。”
唐明美也確實覺得自己臟,點了點頭,囑咐母親:“雞蛋面多放兩個雞蛋,多放點花生油。”
“誒。”李紅應下,聽到這話又想抹淚了。
這兩年在鄉(xiāng)下到底是過得多不好,連花生油都饞。
晚上七點多,唐建國下班回來。
在樓下就被鄰居告知女兒回來了,呆愣了片刻后飛奔上樓。
這一晚,闊別兩年才團聚的一家三口笑了哭,哭了笑,折騰到大半夜才各自回房睡覺。
-
休息了一晚,唐明美自認為恢復過來了,迫不及待想去付家看看唐明麗,正準備跟母親說,李紅就先開口了。
“你這次能順利回城,多虧了明麗和付家,改天得去一趟付家謝謝他們。”
“我這次回城是付家?guī)兔Φ模俊碧泼髅酪荒槻桓蚁嘈拧?/p>
李紅嗯了聲,擦了擦眼角,告訴她:“收到了你的信,我和你爸擔心死了,可也確實想不到什么辦法。于是第二天我就厚著臉皮去了付家,央求明麗求付家?guī)蛶兔Α!?/p>
“付家人肯幫忙?”唐明美不詫異唐明麗愿意幫忙,畢竟都是唐家人,但是付家……
上一世在付家生活了幾年,她自認對他們還是了解的。
付家人最迂腐了,明明有那樣的身份地位,很多事只要動動嘴皮子就能幫忙解決,卻死守什么原則。
“不可能,一定只是湊巧,付家怎么可能幫忙。”唐明美怎么都不愿意相信。
李不明白為什么女兒會這么肯定,雖然她也覺得付家有點難以接近,但都是親戚,愿意幫忙有什么不可能的。
她擔心是女兒性子太傲,不愿意接受這個事實,于是耐著性子和她解釋。
“明麗親口說的,不會有假,你能回城確實是付家?guī)兔α恕!?/p>
唐明美詫異到說不出話。
付家為什么愿意幫忙?
這和她認識的付家很不一樣。
李紅見女兒反應不算很大,放心不少,繼續(xù)勸說:“找個時間還是要上門一趟,親自感謝一下他們。”
“好啊,不如明日如何?”唐明美看著母親,“反正明日也沒事干,不如早點上門感謝。”
她把‘感謝’二字咬得特別重。
李紅想著明日上門也不是不好,回來得第三天就上門感謝,很能顯示他們的誠意。
只是……
“明日你爸要上班,大概率就不能同行。”
唐明美道:“沒關系,爸不去也可以的,我和你去。”
李紅想了想,覺得兩人去確實沒有什么不妥的,畢竟去央求他們幫忙的是自己。
“行,聽你的,明天就去。”
-
付家。
唐明麗站在一樓窗戶邊,看著外頭淅淅瀝瀝的雨,不知為何右眼皮一直跳。
這雨真是來的毫無征兆,昨天還晴空萬里,今天說下雨就下雨。不過轉念一想,馬上清明了,天氣反復無常也是正常。
對她來說,下雨天無非就是不方便出門,但不出門實際也不會無聊。
比如今天,家里要吃餃子,張桂花和好面皮,正準備開始包。
她洗干凈手擼起袖子,也準備玩玩。
這活對她來說就像是做手工,偶爾玩玩還挺解壓的。
她上一世是南方人,根本沒自己包鍋餃子。剛開始跟著張桂花學包餃子時不是包的奇形怪狀就是開口。
好在唐家窮,一年到頭沒幾次機會吃餃子,所以她不會也正常,付家人只會覺得心疼。
張桂花更是沒半點不耐煩,一次又一次耐心教她如何包。
在一次次學習進步中,現在她包的餃子已經像模像樣了。而且她還學以致用,發(fā)揮創(chuàng)新精神,還能包一些可愛的動物形狀。
比如小金魚,小兔子之類的。
眼皮一直跳,包餃子過程中,唐明麗難受的好幾次抬手揉眉頭。
幾次下來,弄得臉上都是面粉。
張桂花笑她:“瞧瞧,都成花臉貓了。”
唐明麗并不介意,面粉這東西不臟,抹臉上也沒什么,等包完餃子洗干凈就是。
就在餃子快包完時,門鈴響了。
唐明麗納悶道,這個天氣誰會過來?
門衛(wèi)并沒有事先打電話,大概率是大院鄰居吧。
唐明麗想著最后幾個交給張桂花包比較快,便主動去開門。
待打開門,無論是門內站著的,還是門外站著的,都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