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北辰帶來的消息,像一塊巨石轟然投入心湖,沈一諾只覺得先前那股蒸騰向上的心氣,驟然涼了半截。合作社里原本輕松的氛圍,瞬間凝固。
“調查組”、“白手套”、“個人牟利”……這幾個冰冷的字眼在她腦中反復沖撞。她比誰都清楚其中的兇險——這已不僅是合作社能否存續的危機,更可能將陸北辰徹底拖入深淵,甚至牽連老支書等一干人。
此刻不容她慌亂。陸北辰那句“要靠你自己了”,以及最后那聲沉甸甸的“保重”,像鞭子抽在她背上,逼著她必須立刻站穩,將所有不安死死壓進心底。
回到合作社,她當即召集最核心的家庭會議。屋里只有王金花、沈建國、李秀娟和沈紅梅幾人。她沒有迂回,直接將懸在頭頂的驚雷攤開在眾人面前。
王金花一聽,身子一軟跌進椅子里,嘴唇哆嗦著,死死攥住沈一諾的手,像抓住救命稻草。沈建國臉色鐵青,拳頭捏得咯咯作響。李秀娟憂心忡忡地望向院里那些新置辦的家當,滿眼惶恐。就連向來天不怕地不怕的沈紅梅,臉上也瞬間失了血色。
“都別自亂陣腳!”沈一諾聲音不大,卻帶著一股壓得住場的鎮定,“光怕沒用!眼下最要緊的,是讓人挑不出半點毛病!”
她目光掃過眾人,指令清晰而果斷:
1. 賬本是命根(她親自抓,大隊會計協助), 立即將合作社所有賬目從頭梳理。與陸北辰的借款憑證單獨整理,妥善保管。賬面必須干凈,只體現“借款”與“付息”,不留任何讓人曲解的空間。所有票據、合同必須齊全對應,經得起最嚴苛的審查。
2. 嘴上要有把門的(王金花、沈紅梅主抓), 立刻統一社員口徑,只提“上級檢查工作”,強調合作社是集體企業,為解決就業、增加收入。沈一諾是大家推舉的帶頭人,陸北辰是提供過幫助的知青。嚴禁任何關于“后臺”、“關系”的議論。
3. 環境要經得起看(李秀娟、沈建國負責), 徹底清掃廠房倉庫,消防設施全部到位。生產流程嚴格規范,絕不能在此時發生任何安全事故,予人把柄。
4. 生產一刻不能停(全員), 農機廠訂單必須保質保量完成。這是我們合法經營、創造價值最有力的證明。
彈幕也感受到了山雨欲來的緊張:
“暴風雨前的寧靜!考驗來了!”
“主播這定力,真有大將之風!”
“賬本是重中之重,千萬不能出錯!”
“像在看諜戰片,統一口徑太關鍵了!”
任務下達,整個合作社如同精密齒輪,在沉默中高速運轉。
沈一諾與會計埋首賬本,晝夜不息地核對整理。她憑借前世的財務直覺與近期惡補,將每筆收支梳理得邏輯嚴密,無懈可擊。那份借款協議,被她用油紙仔細包好,藏于隱秘之處。
王金花與沈紅梅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將“什么該說、什么不該說”牢牢刻進每個社員心里。孫嬸、根生嬸等骨干率先表態,堅決維護合作社,絕不多言半句。
李秀娟和沈建國帶人將角角落落清掃得一塵不染,工具碼放齊整。周師傅也格外細致地檢修設備,確保萬無一失。
沈家灣籠罩在無形壓力下。村民間雖有猜測,都被老支書與合作社統一的口徑悄然化解。
連日鏖戰,沈一諾眼布血絲,身形消瘦,眼神卻愈發銳利。眾人逐漸意識到,這個姑娘已非依賴“祖奶奶托夢”或陸知青庇護的女孩。在真正的風浪面前,她已成為能凝聚人心、獨當一面的支柱。
王金花望著孫女堅毅的側臉,心疼之余,涌起深切的欣慰與踏實。她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感到:這個家,這片事業,真的能完全托付了。
初步準備就緒。賬目清晰,環境整潔,人心凝聚,生產有序。
沈一諾立于修繕一新的磚窯前,凝視“沈家灣食品加工合作社”的紅牌,心中毫無松懈,反而更加警惕。她知道,準備得再充分也只是防守。真正的考驗,在于如何應對調查組的明槍暗箭。
陸北辰依舊音訊全無。這份沉默,比壞消息更令人窒息。
就在這壓抑的等待中,第一個噩兆終于降臨——原定這幾日送達的糧食(經由陸北辰渠道),遲遲未見蹤影。
沈建國從公社帶回更壞的消息:原先穩定的供糧人員,仿佛人間蒸發,聯絡不上。
原料,合作社的生命線,在這個最關鍵的時刻,再次面臨被切斷的危機!
彈幕瞬間揪心:
“天啊!斷糧了!這是致命一擊!”
“陸大佬那邊肯定出大事了,連供應鏈都斷了!”
“農機廠的訂單怎么辦?真是雪上加霜!”
“剛穩住內部,外援就塌了,太難了……”
內憂未解,外患已至,且直擊命門。
沈一諾望著空蕩的原料倉庫,感受著調查組將至的壓力,胸腔如壓巨石。她深吸一口氣,眼中閃過決絕的光芒。
沒有陸北辰的渠道,她就親手闖出一條生路!這合作社,絕不能倒在外部的打壓與內部的背叛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