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全望向她,神態各異。
顧衛國呵呵樂,“真的!如果你也去的話,我覺得修河渠也沒那么慘了,能吃到美味的飯菜,總算是有了可期待的東西。”
李婉柔拉住她的手,眼里盛滿了憂慮,“寧寧,聽說那些廢棄的地窩子,矮小、暗沉、煙塵多,條件極差,再加上低溫,一個月你要怎么熬!”
唉,還沒去也不知是個啥情況,郭攸寧希望有獨立的地窩子,或單個隔間,這樣晚上還能躲空間睡個好覺。
這回真的要做好吃苦的打算了!
她強顏歡笑,“柔柔放心,村里的叔伯大哥和衛國,他們還得冒著風雪挖土挑泥,他們都能過,只用負責做飯的我,肯定也能應付。”
王林眉頭緊鎖,“寧寧姐,那不是一般的苦,能帶的都帶上,天寒地凍的,紅糖生姜也不能少。”
李婉柔應和,“我這里剛好還有兩斤紅糖、一罐麥乳精,全給你。”
說完就要起身去拿,郭攸寧拉住她,“那些我不缺,你留著自己補身體,這手還沒好利索呢。”
顧衛國心酸地嘟囔:“我這么大個活人你們看不見呀?都只關心寧寧~”
王林輕蔑地瞟了他一眼,“男子漢別矯情,得不畏風雪砥礪前行!”
李婉柔附和,“玉不琢不成器!”
顧衛國氣得呲牙,“兩個偏心眼的家伙,還是寧寧最好,跟我同甘共苦。”
四人說說笑笑,時間過得飛快。
快十點時,他們拿著麻袋和籮筐,來到了大隊部前的曬場。
排隊的沒剩幾人了,看熱鬧和等著買糧的倒是有不少。
村長見到姍姍來遲的幾人,笑罵:“你們四個來得可真早,也不怕好糧食都給大伙瓜分完了。”
郭攸寧笑意盈盈,“咱們大隊今年豐收,少不了我們這幾口吃的。”
今年畝產比去年平均高了十斤左右,多了兩萬斤呢,可不就是豐收。
村長臉上笑開了花,“這小嘴巴拉的挺會講,快去排隊吧,馬上就輪到你們。”
幾人聽話排隊,前面是廖翰杰,看來是個腦子好使的,也來得晚。
他主動打招呼,聊起了人頭糧、工分結算細則。
“你們來得正是時候,不用吹著西北風久等。唉,咱們大隊的公分不值錢,單價才七分,聽說隔壁堰頭村有一毛二!
來在我們后面的三個知青,公分錢都蓋不住糧價,貼補了不少現金。
我三個月總工分才672個,值47.04元。
成年男子人頭糧每年432斤,加上預支的108斤,共540斤,小麥每斤一毛四,粗糧六分到一毛不等,三七原則,大概得60塊左右,還得倒貼十多元。”
說完,蹙眉嘆氣,臉上有化不開的愁緒。
四人聽得很認真,也在心中默算著自己的工分,毫無疑問,都是倒貼的主。
不過能分到幾百斤糧食,貼些錢也高興!
城里人拿糧本一大早去排隊,還經常買不上呢。
顧衛國和李婉柔,想起他們推銷山貨得的獎勵,貼進去還有剩余,他們也算是靠勞動養活了自己。
顧衛國嘴角含笑:“剛下鄉,你就能拿到這些工分,很不錯了,有什么好愁的。干三個月活,得了一年多的口糧,補錢在情理之中,好多地方有錢都買不上糧。”
廖翰杰眼神暗沉地點頭,完全沒了剛下鄉時的銳氣。
很快就輪到廖翰杰,竇會計報出的數字,跟他預估的差不多。
按標準要了144斤小麥,粗糧要了苞米、高粱、土豆、黃豆,一共需要補交十二塊一毛五。
廖翰杰掏出口袋里所有的錢,數了數才八塊五毛三分。
他尷尬地摸后腦勺,底氣不足地開口:“竇會計,我所有身家都在這了,剩下的錢能掛賬嗎?或者等我哥匯款來再還。”
郭攸寧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大師長的兒子,不可能這么窮吧?
顧衛國還輕聲地問身旁的王林,“他說什么?要掛賬?我是不是聽錯了?”
李婉柔也一臉不敢置信。
協助稱糧的村長疑慮地看著他,嚴肅地問出了四人都想問的話:
“廖知青,你家里沒出事吧?聽說彭華走時,你眼睛眨都不眨就掏出一百八十多,接手她的自行車,現在幾元錢都缺?
我看你這八塊多也是最近分的山貨錢吧?”
廖翰杰低頭,右腳尖不自禁地踮起來,摩擦著地面,中氣不足地低語,“沒出事,我爸再婚不管我,我哥出任務沒回,我錢全給了彭華,從小一起長大沒忍住……”
聲音越來越小,耳朵倒是越來越紅。
這聲音也就他們挨著的幾人能勉強聽到。
大家嘆氣,好吧,就說師長家的兒子,怎么可能會下鄉,如果圖表現下鄉,那肯定是不缺錢的主,哪會像他現在這樣窩囊。
王林最有感觸,扯了一下他的衣袖,無聲地遞出三塊錢。
村長搖頭對竇會計說,“掛賬吧,幾塊錢而已,這孩子也不容易,上工還挺努力的。”
廖翰杰退回王林的錢,謝過村長后,望著四人嘆了口氣,落寞地搬自己的口糧去了。
小插曲過后,總算輪到了他們四人。
竇會計先站起來伸了個懶腰,嘴里嘟囔著,“嗓子喊冒煙了,墨水費半管了,算盤珠子撥崩了,總算要結束了!”
大隊長瞪了他一眼,“話真多,抓緊干完。”
他們四人工分最多的竟然是郭攸寧,當竇會計念出869時,看熱鬧的人群里發出了質疑的聲音。
第一個跳出來的就是劉大飛,“大隊長,咱們隊里可得一碗水端平,她一個打豬草的,哪來那么多工分?”
蕭一笑站在一旁假意說好話,“竇會計您再好好算算,咱們知青可沒有白占便宜的傳統。”
不過有更多的人幫著解釋,“郭知青光打野豬就獎勵了300工分!”
“巡邏工分翻倍。”
……
郭攸寧心中有數,懶得辯解。
竇會計拍著桌子開口,“吵什么吵!反復算過的賬怎么會錯!郭知青的工分清白著呢。
劉小飛轉了429,抵扣借用的30元治病錢,打野豬獎勵了300,狗熊嶺巡邏加打豬草一共140。”
質疑聲瞬間止住,是野豬肉不香嗎?還是賣山貨的錢燙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