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沒等郭攸寧問出口,祁哲成就邁開大步走了過去。
看來這孩子他認識,還有些淵源,不然怎會拋下自己往前沖。
祁哲成將三件行李放在簡易柵欄門口,快速來到孩子身邊。
輕拍著他瘦削的臉蛋,聲音里帶著幾分急切,“小文,你怎么卷在地上,那里不舒服呀?”
郭攸寧追著他的腳步湊了上來,這孩子看著四五歲的樣子,一身綠色小軍裝,穿著不錯,洗得也很干凈。
只是臉色灰白、眼窩深陷、嘴唇干裂,幾乎瘦脫了相。
大饑荒早過去了,此處還是部隊,怎么可能會出現這種情況!
在祁哲成的呼喊下,叫小文的孩子緩緩睜開眼睛。
用比蚊子叫大不了多少的聲音呢喃,“餓,難受!祁叔叔小蛋糕。”
郭攸寧撫上他的額頭,“沒發燒。”
接著,伸出手指探向孩子纖細到可怕的手腕,摸索了好一會,才在薄薄的皮肉下,感受到一絲極其微弱,卻異常急促的脈動。
在祁哲成擔憂的眼神下,沉聲道:“餓狠了!嚴重營養不良!誰家的孩子,父母狠心到不給飯吃?”
祁哲成嘆氣,“三團王團長家的,王團長人還不錯,立過不少大功,聽他說孩子食物過敏,腸胃不好,不是不給吃。
打理房子時見過兩次,看他可憐,給過幾塊你做的蛋糕,沒想到他還惦記著。”
郭攸寧納悶,腸胃不好就該吃精細些,照顧妥帖些,哪能給餓昏!
既然是相熟人家的孩子,那趕緊給人送回去吧,免得他家人擔心。
溫聲問:“小文家住哪棟呀,讓叔叔送你回去可好?”
小男孩面露抗拒,“爸爸出任務,媽媽上班,家里沒人。”
真是造孽呀,這么小個病娃擱家里也放心?
不久后她即將為人母,最看不得孩子受罪,幫一把吧,催促道:“祁大哥先將人抱回家,來杯糖水,給口稀飯,讓他緩緩。”
祁哲成點頭,抱起孩子,打開簡易木門,踏進了新家。
就在這時,隔壁院子一位三十多,帶有幾分英氣的嫂子,探出頭熱情招呼,“祁團長你們終于搬過來了,老余都念叨好多次了。哎呦,弟妹長得可真水靈,難怪祁團布置房子這么用心。”
祁哲成不善于跟女人打交道,微點了下頭,抱著孩子去開門了。
郭攸寧倒是對這位新鄰居感覺不錯,湊到墻邊,微笑開口:“嫂子好,謝嫂子夸獎,嫂子長得英氣逼人,也是好相貌,我剛來啥都不懂,往后請多多關照。”
余家嫂子見郭攸寧是個好相處的心中高興,隔壁王團長家那樣的,她現在是有多遠避多遠。
這么好的妹子,可不能讓她一來就吃啞巴虧。
她招了招手,壓低聲音說:“快別說關照的生分話,往后都是一個院子的姐妹。
不過有件事我得提醒一下,小文那孩子不能隨便管。幾個月前,我見他望著狗盆里的骨頭流口水,可憐兮兮的,好心給了個白面饅頭。
你道怎么著?次日他媽哭哭啼啼鬧上了門,怪我給的饅頭不新鮮,毒害了她家寶貝兒子,害他上吐下瀉住院,賠了十塊錢才了事。
唉,這一片好心人幾乎都掉過坑,你們慎重些,千萬別好心辦壞事。如今小文哪怕是餓暈在路上,也沒人敢管。”
郭攸寧笑著道謝,隨便打聽了一句:“該不是后媽吧?”
嫂子眼睛一亮,娓娓道來,“這孩子是個苦命的,一年前媽媽難產而亡,他也大病一場差點沒了,從此身虛體弱成了衛生院的常客。
衛生院的小梅護士挺照顧他,王團長很是感激,一來二去就成了他的新媽媽。”
郭攸寧揉了揉腦袋,“疼愛的話,怎么讓孩子餓成這樣,還沒人管?”
“看著挺關心的,穿的玩的都不缺,平時也老抱在懷里,寶兒寶兒的喊著。
只說病壞了身體,除了水煮白菜蘿卜,吃啥吐啥,那玩意頓頓吃誰不膩呀,再說也不飽肚,可不就餓成這樣啦。”
“寧寧,你先進來一下。”屋里祁哲成的喊話聲打斷了兩人談話。
郭攸寧再次道謝后,沉著臉進了屋,看到椅子上奄奄一息的孩子,心中泛起絲絲心疼。
祁哲成拉住她的手說:“王團長于我有小恩,寧寧咱們幫幫這孩子吧。”
郭攸寧點頭,唉,她還沒來得及參觀新家,就先接手了一個燙手山芋。
有她照顧,祁哲成才放心地去院門口搬行李。
郭攸寧又針對性地診了遍脈,孩子除了脾胃虛、身體弱外,沒發現更嚴重的問題。
怎么可能吃個白面饅頭就上吐下瀉到住院?
難道有什么隱情?
算了,多思無益,先給他來杯加“仙露”的糖水緩緩吧。
她邊打開柜子,假裝從里面拿出水壺杯子白砂糖,邊溫聲對縮在椅子上的孩子說:“小文,姨姨給你倒杯水。”
他低著頭怯怯低語:“涼水、生水、糖水不能喝。”
郭攸寧臉露疑惑,“為啥糖水不能喝?你這么瘦弱得多喝些補補才對。”
小文眼睛紅了,“爸爸買的糖很甜,吃后痛到住院。”
郭攸寧更疑惑了,生病會導致糖過敏嗎?不會對大米也過敏吧?只能吃糠咽菜?
她好奇地問:“那文文平時能吃啥?”
“水煮大白菜、糠皮粥”
郭攸寧怔住了,這是將吃糠咽菜具體化了嗎?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哪能這般折騰?
難怪如此瘦弱不堪!
有后娘就有后爹?不是她疑心病重,事實擺在眼前,肯定有問題。
真是個可憐的娃呀,今天就讓他好好嘗嘗甜味,順便吃頓飽飯。
有“仙露”在,不管多嚴重的過敏癥,都不會發作。
說話間糖水已備好,郭攸寧輕柔地扶他坐好,溫聲說:“能自己喝嗎?還是要姨姨喂?”
聞著帶有清香和甜味的水,他喉頭滾動,眼神都黏到杯子上了。
但克制地搖頭,“姨姨,我不能喝,肚子會痛,媽媽會大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