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神色鄭重地保證,“我定會努力多賣瓜子,早日還清欠款。”
郭攸寧擺手,“不著急,尤其不許再苛待自己,養好身體是第一要務。”
話剛說完,王娟左手三個飯盒,右手戳了兩串饅頭,用肩膀推門而入。
洪亮的嗓門同時響起,“同志們今天食堂大發善心,有豬肉燉粉條,雖然只有兩片肉,但有肉味的粉條聞著格外香,卉卉你要多吃些。”
說話間將午餐擺上了長條桌,招呼還在裁報紙的兩人吃飯。
順便問道:“你們裁這些干啥?一會不見就有了我不知道的小秘密?”
郭攸寧定定地盯著王娟瞧,心想,湯香卉一人去賣瓜子不安全,得給她找個伴。
從小練武,身壯力大的娟娟是不二人選。
王娟被她看得心里發毛,夸張地雙手抱胸,弱弱開口:“寧寧姐,你在算計俺啥?賣力氣可以,其他不行。”
郭攸寧見她這反應,淺笑出聲:“就是賣力氣的活,還能賺些小錢。”
接著她拿出肉醬,邊給兩人分,邊跟王娟說起周日去電影院賣瓜子的事。
她聽后一百個樂意,雖說有學生補貼,但耐不住她是個大胃王呀,十幾元堪堪能填飽肚子。
想買書本資料、出去逛逛都得斟酌再斟酌。
聽本地同學們說起肥美的掛爐烤鴨、鮮嫩的涮羊肉、外焦內嫩的烤全羊等美食,饞的口水直流。
大隊長爸爸,連長哥哥不會讓自己缺錢花,但他們給的全是血汗錢,一分都不能浪費。
想品味奢侈的美食,必須靠自己賺錢,這么好的機會自然不容錯過。
想到賣瓜子的另一個目的,立馬拍著胸口保證,“寧寧姐你放心,我一定保護好卉卉。”
“你們仨在密謀啥?”
祝英紅端著飯盒邊吃邊推開了宿舍的房門,剛好聽到王娟大聲保證的話。
郭攸寧心想,英紅是京市人,若是有個本地人帶著回入更放心。
分了她一勺肉醬后,敘說了賣瓜子的計劃。
英紅帶著疑惑開口:“電影院門口賣這些的多是老人孩子,還有瓜子批發成本不低,無法大量獲得,只怕賺不了幾個差價。”
郭攸寧搖頭,“別人賺不到,不代表咱們出手不行。”
她邊說邊從口袋里掏出一把顆粒飽滿,大小均勻的原味炒瓜子放到長條桌上。
瓜子大家沒少吃,但這等好品相的卻是第一次得見。
而且還帶著一股剛出爐熱烘烘的暖香,直往大家鼻孔里鉆。
已吃完飯的王娟忍不住拿起幾粒嗑了起來。
吃得一臉享受,“果然不同凡響,香醇中帶著一絲甜潤,是我長這么大以來,吃過最美味的瓜子。”
祝英紅快速扒完飯盒里的最后一口雜糧飯,迫不及待地也來了幾顆。
郭攸寧招呼湯香卉一起試嗑,大家全給予一致好評。
祝英紅也不說敗興的話了,眉開眼笑道:“這么好的瓜子,大家肯定搶著要,寧寧你能弄來多少?這事能干。我叔是東城影院的放映員,咱們去那里賣,麻煩會少些。”
賣瓜子這事,純粹是為了幫湯香卉,就她空間那兩麻袋,一百來斤,若是她們仨一塊干,根本持續不了多久。
她想了想開口:“咱們不光只賣瓜子,蘭花豆、薯片、脆豆等可以輪著來,一周只去一次的話,所需貨量不大,這事我來解決。”
祝英紅大笑出聲,“寧寧姐好主意,我提個建議,咱們這么好的瓜子,最好賣得別具一格些。”
她瞟了一眼舊報紙,皺眉道:“咱們換個漂亮些的包裝紙,別人一毛一包,咱們一毛五也能賣得出去。”
郭攸寧眼睛一亮,沒想到英紅還是個懂營銷的人才。
這賣瓜子的事越來越有意思了,不會賣著賣著,賣出個副食品品牌來吧?
她眉眼彎彎地夸贊,“英紅言之有理。”
假裝從床上翻出一疊A4打印紙,一分為二,在上面涂鴉起來,兩個卡通人物,張牙舞爪地搶一粒跟他們一樣大的瓜子。
瓜子上方還有三個大藝術字:“恰得香。”
旁邊一行小字:“這不只是瓜子,還是暖心的人間煙火!”
三人看得呵呵笑,連連夸贊有意思。
王娟豎著大拇指說:“寧寧姐真是多才多藝,這圖都能值五分錢!”
郭攸寧眉眼彎彎,“簡筆畫很容易,要不你們抽空畫些明天用?如果行之有效,我改一改拜托朋友幫忙印刷一些。”
這么大手筆嗎?別人都是廢報紙糊弄一下,她們要用上專用印刷包裝紙?
王娟有些震驚地開口:“會不會太麻煩,成本太高?咱們自己畫也行。”
湯香卉擔心費錢,立馬附和。
郭攸寧沉思了片刻,緩緩出聲:“那就先畫兩周,效果好、需求量大再去印刷。若想做出名堂,賣出高價,品牌和包裝必不可少。”
祝英紅贊同郭攸寧的意見。
就一頓飯的功夫,湯香卉算是漲見識了。
寧寧姐從單純想主意幫她解燃眉之急,到與眾不同的賺錢主意,連后續發展都想好了,難怪她敢說錢是賺出來的,不是省出來的。
自己以后一定要跟著她們好好學,成為跟她們一樣腦瓜子活泛的人。
事情談妥,郭攸寧讓病號湯香卉休息,她也爬上了床。
剩下兩人在興致勃勃地臨摹她的畫稿,為明天要干的大事做準備。
下午只有一節政治課,三點鐘就下課放假了。
郭攸寧如出籠的小鳥,載著奶奶歡快地飛回了家。
進門沒見到安安樂樂來迎接,柳姨說祁爺爺帶著兩個孩子,去隔壁看修房子了。
郭攸寧和奶奶每人抱了個小奶團子,跟去了隔壁。
四天的修繕,成效肉眼可見,院子里的雜草沒了,窗戶重裝了,屋頂正在檢修。
這時郭攸寧想起了新收鋪面里挖到的盒子。
跟正在感嘆物是人非的奶奶打聽道:“屈家以前主營業務是啥?他們經營胭脂水粉生意嗎?”
李奶奶頓了一下,眼神變得悠遠起來,好似陷入了某一種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