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的東西都不用票,還價格優惠,且任由她選。
不過數量有限制,陳經理將自己本月的瑕疵品內部配額,全讓給了她。
送上門的便宜不占白不占,郭攸寧全頂格拿。
從倉庫出來,提了滿滿一麻袋貨物。
她在售貨大廳看了一圈,李婉柔他們應該已經離開了,那就去約好的國營飯店會合吧。
郭攸寧望著大麻袋犯愁,提著太累,收空間又不能見明路。
她尋了個沒人的地方,取出一輛自行車。
車子所有證件俱全,干脆綁好麻袋后,騎去車管所上了個牌照,從此晉升為有車一族!
等她騎著新車來到國營飯店時,剛巧碰到李婉柔三人吃過飯出來。
幾人看到她錚亮的自行車,眼睛閃閃發光。
顧衛國還吹了個響亮的口哨,一臉艷羨,“郭知青這是你新買的?”
郭攸寧點頭:“剛去上了個牌照,耽誤了一些時間,來晚了。你們這是打算去郵局嗎?”
李婉柔湊到她身邊,“我等你一起去。”
顧衛國打量完新自行車,又盯著鼓鼓的大麻袋瞧。
夸張道:“這些全是你買的?你不會把供銷社搬空了吧!”
郭攸寧乜了他一眼,小聲說:麻袋里的東西,是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弄來的瑕疵品,便宜還不要票。
我特意多要了些,備了你們的份,等回新家后,你們過來挑些適用的。”
三人炙熱的目光全聚到麻袋上,這時代能買到瑕疵品可不容易,更何況還是這么大一袋。
李婉柔沖她豎大拇指,“寧寧你真好,有好事還惦記著大家。”
顧衛國嘿嘿樂,“我這修房子置家當,錢包都癟了,還缺不少東西呢,謝謝寧寧妹子幫我們謀福利。”
接著垂頭喪氣起來,“我沒買上鐵鍋,你昨晚說的話還算數嗎?”
郭攸寧點頭,“自然算數,咱們取完包裹,我就去拿。
我定的是直徑55厘米的小鐵鍋,配咱們的小灶剛好。有票的話8元,跟供銷社一個價,沒票就貴些要十元。”
顧衛國聽到鍋有了著落,又喜又憂,從口袋里掏出十塊錢,摸了又摸,才戀戀不舍地遞給郭攸寧。
唉嘆道:“我僅有的十元大鈔也要棄我而去了。”
接著,摟了摟身邊王林的肩膀,哭喪著臉繼續道:“林林弟弟呀,往后你只能跟哥過吃糠咽菜過苦日子了!”
王林聽后,臉上涌起少見的不安和愧疚,開始搓起手來。
他覺得是自己拖累了顧衛國,午飯都是他請的。
郭攸寧聽后,將剛接過的錢又退了回去,“缺錢的話先欠著,等你手中寬裕了再給,我會給你算利息的。”
顧衛國掃了眼兩人,尤其看到王林的不安挺心酸的。
他摸了摸鼻子,不好意思地笑笑,把錢推了回去。
“我夸張了些,嘴花花而已,沒那么窮,小林林你別多想,等會哥拿到家里的大包裹,還是能好吃好喝過日子的。”
郭攸寧肚子餓得“咕咕”叫,就不跟他拉扯了,收起錢,提上麻袋,鎖上車去吃飯。
李婉柔如影隨形,陪她一起進了國營飯店。
顧衛國腆著臉湊上前,“寧寧妹子,你自行車借我在附近試騎一下,可以嗎?我們也等你一起去郵局。”
郭攸寧點頭,爽快地遞給他車鑰匙,提醒了一句,“小心點,別摔了!”
進到國營飯店,她點了愛吃的紅燒肉,外加一份清炒時蔬和兩碗米飯。
端好飯菜后,坐到餐桌上跟李婉柔聊起了天。
李婉柔忽閃著大眼睛詢問:“要不我也買輛自行車?可我不太會騎,出門的機會也不多。”
郭攸寧白了她一眼,“你這不想得挺明白嗎,還問我干啥,不會騎又用不上,你買回去擺著落灰呀,還是想為人民服務,急他人所急?
你個傻妞,不用跟風,我買是因為我需要。”
李婉柔被批評也不生氣,知道是為她好,笑瞇瞇道:“行,聽你的,等真需要時再買也不遲。”
然后眼睛瞟向桌邊的大麻袋,好奇道:“寧寧,你是怎樣打入供銷社內部的呀?”
“幾顆水果的緣分,主要那個經理是個疼媳婦的好人。”
……
聊著天,郭攸寧吃飽了,一出門就看到顧衛國在后面扶著自行車,王林歪歪扭扭地騎著,臉上掛著從未見過的笑容。
郭攸寧心道這才是十六歲少年該有的樣子。
見她出來,顧衛國有些心虛,急道:“我很小心扶著的,一下都沒摔。”
郭攸寧無所謂地擺擺手,“這個鐵旮瘩摔一下沒事,別摔到王林弟弟了。”
王林感謝地說了句,“謝謝!”
郭攸寧綁好麻袋后,推著自行車,四人一起去了郵局。
排排坐,寫信忙的場景又出現了,昨晚拿到信天都黑了,點燈自由都沒有的集體宿舍,真是艱難,只能在這里趕工。
郭攸寧給鄧小軍寫回信時,瞟到王林搓著雙手,皺著眉頭焦慮地來回走,最后好似做了個艱難的決定。
他掏出半截鉛筆,找顧衛國要了一張紙,快速寫了幾句話,疊了起來。
郭攸寧給鄧小軍的回信里,狠狠夸了他一番,并讓他轉告王老大,交易的事她一直記在心里,等時機合適會去找他們。
然后將裝著譯文和回復的信封貼好郵票,投進了信箱。
王林也猶豫著寄出了自己的信。
干完這些,大家才拿著單子去柜臺領包裹。
李婉柔的包裹最多有三個,郭攸寧的包裹最大,她用手掐了掐,軟乎乎的,看來里面是媽媽為她準備的過冬棉被、棉衣。
雖然她不差這些,但有人關心,有人牽掛的感覺很好。
郭攸寧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人活著有各種羈絆,能互相賦能的羈絆,才是最美好的相處模式。
她也得給家人們回寄些好吃好用的。
秋天快到,看來有空可以去山上轉悠轉悠,弄些特產寄回家。
不過堅果類的好像都得九月、十月才能成熟。
前幾天還看到有人采蘑菇,往后采山貨也得納入日常生活中來。
那什么“棒打狍子瓢舀魚”,還等著她去見識;東北三寶“人參、貂皮、烏拉草”,也等著她去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