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用稚嫩,簡單的話開始了他的家庭故事。小男孩的媽媽,一位堅韌得讓人心疼的女性,獨自一人扛起了這個搖搖欲墜的家。
得尿毒癥的母親,心臟需要手術的女兒。
“媽媽每天好辛苦,一天要做好幾份工作。每天天還沒亮,當整個城市還在沉睡,她就輕手輕腳地起床,生怕吵醒了還在睡夢中的孩子們。簡單洗漱后,她隨便扒拉幾口前一晚剩下的飯菜,便匆匆出門,奔赴她的第一份工作。早上4點多跟婆婆起床去準備賣早餐。賣完早餐后,又要趕去工廠打掃整個工廠的衛生,然后去車間做車工。下班后,她在一家中餐店幫忙,手腳麻利地洗刷著堆積如山的碗筷,還要時不時地幫忙招呼客人,臉上始終掛著疲憊卻又熱情的笑容,只為了那微薄的薪水和能給孩子們帶回去的幾個免費包子。下班后,她拖著沉重的雙腿,借著昏暗的路燈,趕去做鐘點工。她穿梭在不同的小區,為雇主打掃衛生,擦窗戶、拖地、清理廚房油污,每一個角落都不放過,只為了多掙那幾十塊錢。”深夜,當她回到家時,孩子們早已睡熟。
她輕輕地走進房間,看著孩子們安靜的睡臉,一天的疲憊仿佛瞬間消散了一些。
她坐在床邊,小心翼翼地給孩子們掖好被子,眼神里滿是愧疚與疼愛。
她知道,這樣的生活讓孩子們受苦了,可她沒有別的辦法,只能拼了命地干,只為了能讓家人過得好一點。
可是,媽媽都這么努力,但賺不到很多錢,妹妹的病需要手術,媽媽賣了兩次血了,錢不夠幾天住院的費用,妹妹的病也越來越嚴重,不做手術就行,但手術費用要十萬,婆婆每兩周都要去醫院,每次都要幾千,媽媽已經拿不出錢來了,我怎么不快點長大,我怎么不變得聰明點,怎么就沒有財商,我怎么才人讓很多人幫我賺錢,我想過去撿垃圾,可以撿垃圾才幾塊錢,妹妹在醫院就沒人陪了,怎么才能的源源不斷地被動收入。
“小男孩邊說著臉上又去露出與年齡不符的憂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