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火車駛過軌道的咔噠聲,蘇彥海和林晚踏上了去往省城的路。
兩人這是第一次出遠門,也是第一次坐火車,在路上半點睡意沒有,好奇的看著窗外的風景。
他們帶的東西不算多,一個大包袱裝著兩人換洗的衣服,還有些鋪蓋。
包袱隨意地放在腳邊,里面沒有昂貴的東西,錢和介紹信也隨身帶著。
林晚在內褲里側縫了兩個口袋,和丈夫分開存放。
不用覺得這種方式奇怪,這年頭,大家出遠門都是這樣保護錢財,好不好看不重要,別被偷才是真本事。
兩個人身上穿的也是不起眼的破舊棉襖,走在路上看都沒人看的那種。
越是低調,越是安全。
“這什么破位置,我不管,你趕緊換給我換個臥鋪。”
林晚聽到吵鬧聲,循著聲音發出的方向望過去,只見一個穿著棗紅色棉襖的女人,站在過道上對著同排的一個男人頤指氣使。
男人穿著中山裝,領口扣得嚴嚴實實,胸前還別著支鋼筆,一看就是公家單位的干部。
兩人的穿著打扮,在普通的硬座車廂實在是打眼,不少人都像林晚一樣好奇探頭看,更有甚者,直接站在一旁嗑瓜子。
男人被吵鬧的不耐煩,借口去找乘務員補票,讓女人在這等著。
蘇彥海看媳婦一直盯著哪個方向看,以為她是喜歡女人身上的衣服。
“等咱們去省城了,我也給你買一件。”
林晚撞了下他的胳膊,湊過去小聲說:“買那個干什么,一看價格就不便宜,咱們還得省著錢給孩子們上學呢。”
一家六口人,除了最小的安安,剩下幾口人都得上學,蘇景晨也到了去育紅班上學的年紀。
孩子們正是長身體的年紀,各種肉魚不能少,省城不是鄉下,樣樣東西都得花錢,他們得省著來。
“咱們坐吃山空肯定是不行,等到了省城再找點活計。”
兩人不怕吃苦受累,就怕沒錢受罪。
“好。”蘇彥海答應著,卻趁著媳婦不注意回頭多看了那女人的衣服,把樣式記下來,等賺了錢一定買。
太陽升起來,照在人身上暖洋洋,林晚一身困意襲來。
“睡吧,東西我弄好了。”蘇彥海讓媳婦靠著自己的肩膀,把行李綁在褲腳上,手里還攥著一股線。
這樣一旦行李有移動的跡象,能隨時察覺,夫妻倆相互依偎著睡覺。
冬天的火車除了連接處之外,車廂內密不透風,鼻息間都是腳臭味,即便如此,兩人也睡得香,完全不受干擾。
直到一陣尖銳的喊叫聲,如同倒入沸水的滾油,瞬間在擁擠的車廂炸開,刺得人耳膜發疼。
林晚和蘇彥海從旁人交談中得知,這名女同志兜里的錢包被人奪走了,那里面還有她剛取的錢。
林晚聽罷,趁人不注意,摸了摸衣服,幸好沒事。
直到下車時,車廂里還有人對這件事議論紛紛,火車上人員雜亂,錢丟了不一定找回來。
林晚走的時候看了眼,那人的眼都發紅了。
蘇彥海扛著行李,小心地護著妻子往外走。
“二哥說,從這里出去,右手邊就有個公交站,咱們能在那坐車到學校。”
他們準備先去學校看看,在那邊找個招待所住,順便看看附近的房子。
公交車兩人也沒坐過,蘇彥海看著也簡單,和客車沒什么區別,價格還更便宜。
看好坐哪路車,兩人就在路邊等著。
“小伙子,你們這是進城探親嗎?”一旁的大娘看著兩人扛著包裹,加上身上的衣服,一看就不是城里人。
“是,來走親戚的。”
出門在外,蘇彥海打起十二分精神,能不和別人交談就不和別人交談,這是保護自己最好的方式。
當然,若是遇到像這位大娘一樣熱情的,也會回兩句話,只不過說多說少就全他自己。
大娘剛想開口繼續和他們交談兩句,一輛車駛進公交站,蘇彥海一看是他們要坐的那輛,連忙和大娘告別上車。
這個時間坐車的人不多,大多都是從火車站出發的,兩人成功的搶到了位置坐下。
看著外面寬敞的道路,來回的車輛,兩人驚嘆的同時,心中都有一個信念,那就是:留在這里。
兩人的眼睛都不夠用了。來回看著外面的風景,直到報站的聲音響起,才回過神跟著前面的人下去。
站在宏偉的校門前,夫妻倆心中的激動無以言說。
省城大學是華國最優秀的大學之一,在作戰時期曾經作為大后方支援前線,不少領導都曾在這所學校學習。
因為今年情況特殊,學校為了更好的接待前來報道的學生,提前了半個月安排專門的人員接待。
時候不早了,夫妻倆一路上都沒有吃飯。
林晚:“咱們先去吃飯,等把東西安排好再來學校,怎么樣?”
蘇彥海:“好。”
兩人拿著行李,走進不遠處掛著牌子的招待所,柜臺后的大姐核對完介紹信和證明,慢慢悠悠拿出登記簿讓他們簽字,隨后遞過來一把鑰匙,“202房,2樓左轉第二間。”
兩人進了房間,面積不大,但是裝飾的不錯,還有單獨的洗漱間。
兩人連忙找了換洗的衣服,先后換好衣服,收拾一番才下樓吃飯。
服務員大姐看著兩人煥然一新的模樣,還以為進錯了人。
不過想想也能理解,出門在外穿的舊點才安全。
兩人在招待所附近的國營飯店簡單填飽肚子,趕回學校時,登記處的燈還亮著,兩位帶著紅袖章的接待同學正在低頭整理表格。
蘇彥海:“同志,你好我們是來報道的。”
兩人出示了自己的證件,和通知書分別在各自的位置登記好信息。
接待的同學說:“因為還沒有到正式開學的時間,兩位同志是想提前在宿舍住?還是說去別的地方安排?”
“我們暫時在外邊招待所住,呃,因為我們情況比較特殊想打聽一下,像我們夫妻帶著孩子來上學,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