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陽光剛爬上工作室的窗臺,秦峰就抱著一摞打印好的設計圖沖了進來,差點撞翻流浪手邊的木料:“浪哥,學生會剛發(fā)通知,后天下午公開評審校慶擺件方案,一共三個團隊入圍,趙天宇那家伙也在!”
流浪正用砂紙打磨一小塊黃楊木,聽到“趙天宇”三個字,指尖的動作沒停:“他怎么會摻和進來?”
“還不是靠他爸的關系,聽說他找了城南最大的木雕廠,直接定制了一套紅木擺件,光成本就砸了兩萬。”秦峰把手機遞過來,屏幕上是趙天宇朋友圈的炫耀圖——一對雕龍的紅木花瓶,工藝精致卻透著流水線的刻板,“他還放話,說這次訂單非他莫屬,說咱們這些‘學生玩意兒’上不了臺面。”
蘇清瑤剛好推門進來,手里拿著一份學生會的評審規(guī)則:“評審占比是設計理念40%、工藝價值30%、性價比30%。趙天宇的擺件雖貴,但校慶預算有限,這是他的軟肋。而我們的優(yōu)勢,就在非遺工藝和文化融合上。”
流浪放下砂紙,拿起桌上的設計圖——江城大學校門的微縮模型,斗拱結(jié)構(gòu)層層疊疊,每個節(jié)點都標注著精確的榫卯尺寸,門楣處還刻著蘇清瑤提供的商周青銅云紋。“光有設計圖不夠,得做個樣板出來,讓評委親眼看到榫卯的魅力。”他指著設計圖上的斗拱部分,“秦峰,你幫我做個三維模型,標注出每個構(gòu)件的尺寸;清瑤,麻煩你聯(lián)系一下你爺爺?shù)睦嫌眩ㄖ档闹芙淌冢枪沤ㄩ久畬<遥蛟S能給我們提提建議。”
接下來的兩天,工作室成了木工坊。流浪從王記木作拉來幾根烘干的樟木,每天只睡四個小時,用微型刨子和鑿子一點點雕琢斗拱構(gòu)件。王伯也來幫忙,教他用“攢邊打槽”的手法處理門板,讓木材受力更均勻。“這校慶擺件要放十年八年的,得用老法子處理木料,不然過兩年就變形開裂。”老木匠邊示范邊說,“你這設計里的青銅紋,刻的時候要‘淺入深出’,線條才有力道。”
評審當天,學生會的活動室里擠滿了人。趙天宇帶著兩個工人,抬著那對紅木花瓶進來,立刻吸引了不少目光。他瞥見角落里的流浪,嗤笑一聲:“流浪,你這是準備用幾塊碎木頭湊數(shù)?別浪費評委的時間了。”
流浪沒理他,小心翼翼地打開工具箱,拿出一個半尺高的校門樣板。樟木的香氣撲面而來,微縮的校門栩栩如生,斗拱構(gòu)件嚴絲合縫,輕輕撥動門楣,整個斗拱結(jié)構(gòu)竟能微微開合,門楣上的青銅云紋在燈光下立體感十足。
“這是……活動斗拱?”評審席上的周教授眼睛一亮,立刻湊了過來,拿起放大鏡仔細觀察,“小伙子,你這斗拱用了‘偷心造’的手法,還加了‘昂’的構(gòu)件,既保留了古建的韻味,又能活動展示結(jié)構(gòu),不容易啊。”
流浪點頭:“周教授,這斗拱由32個小構(gòu)件組成,沒有用一顆釘子,全靠榫卯咬合。門楣的云紋取自商周青銅器,和我們學校的‘格物致知’校訓呼應,寓意傳承與創(chuàng)新。”他拿起三維模型的平板遞給評委,“如果確定合作,我們可以在擺件底部嵌入芯片,掃描二維碼就能看到榫卯結(jié)構(gòu)的拆解動畫,還有江城古建榫卯的歷史介紹。”
評委們傳閱著樣板和設計圖,議論聲越來越大。趙天宇的臉色沉了下來,上前一步:“我的紅木擺件用的是頂級木料,工藝也出自大廠,比他這小玩意兒有檔次多了。”
“檔次不是靠木料堆出來的。”周教授放下放大鏡,語氣嚴肅,“你的擺件工藝不錯,但都是機器雕刻的標準化紋樣,沒有靈魂。而流浪的作品,每一個榫頭都透著匠人的溫度,還把非遺技藝和校園文化結(jié)合起來,這才是校慶擺件該有的意義。”
學生會**也附和道:“我們的預算是五萬,趙同學的方案光木料就超了預算,而流浪同學的方案報價三萬,剩下的錢還能用于后續(xù)的非遺宣傳活動,性價比更高。”
最終,評委們?nèi)蓖ㄟ^了流浪的方案。趙天宇氣得摔門而去,臨走前惡狠狠地瞪了流浪一眼:“你給我等著。”
“叮!主線任務‘拿下校慶擺件訂單’完成,獎勵匠心值 1000,解鎖基礎漆藝技藝,獲得‘非遺文創(chuàng)推廣者’初級稱號。”系統(tǒng)提示音剛落,流浪的腦海里就多了漆藝的基礎知識——從生漆的調(diào)制到簡單的髹漆手法,清晰明了。
“太好了!”秦峰激動地抱住流浪,“這下咱們‘匠魂工作室’算是正式開張了!”
蘇清瑤也笑著點頭:“我已經(jīng)和周教授溝通過了,他愿意為我們的作品做工藝指導。不過,三十天要做一百套擺件,光靠我們?nèi)齻€肯定不夠。”
流浪早有打算,他拿出手機給王伯打了個電話。半小時后,老木匠帶著五個老街匠人出現(xiàn)在工作室門口,每人手里都提著工具箱。“這些都是跟著我做了幾十年木工的老伙計,聽說要做非遺擺件,都主動來幫忙。”王伯拍著胸脯,“流浪,你放心,保證每一套都符合你的要求。”
夕陽下,工作室里擠滿了人。老匠人們研究著設計圖,年輕人們忙著統(tǒng)計木料和工具,秦峰在電腦上做生產(chǎn)進度表,蘇清瑤則在一旁整理青銅紋樣的細節(jié)。流浪看著眼前的場景,指尖撫過桌上的榫卯樣板,忽然想起前世孤苦伶仃的自己。
“浪哥,木料供應商那邊我聯(lián)系好了,明天一早就送貨。”秦峰的聲音拉回他的思緒。
流浪點頭,目光掃過每個人忙碌的身影:“今晚我們分個工,我和王伯帶老匠人們熟悉榫卯構(gòu)件的尺寸,清瑤負責漆藝的前期準備,秦峰……”他頓了頓,笑著說,“你負責給大家訂夜宵,咱們加個班,爭取早日開工。”
燈光亮起,工作室里的討論聲、工具碰撞聲交織在一起,匯成一曲熱鬧的匠人之歌。流浪知道,這一百套榫卯擺件,不僅是工作室的第一筆大單,更是他將非遺帶出老街、走向校園的第一步。而遠處,趙天宇陰沉著臉坐在車里,看著亮著燈的工作室,眼底閃過一絲陰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