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大學的“時光角落”咖啡館里,暖黃色的燈光灑在木質桌面上,與窗外的梧桐葉影交織出柔和的光暈。流浪和蘇清瑤相對而坐,桌上放著那杯還冒著熱氣的拿鐵,以及一份字跡工整的考古文創(chuàng)企劃案。
“這是我去年參與良渚遺址考古實習時整理的資料。”蘇清瑤翻開企劃案,指著其中一頁的紋樣圖片,“你看這良渚玉琮上的神徽紋,線條簡潔卻充滿神秘感,要是能結合你的花絲鑲嵌技藝,做成首飾或者擺件,肯定能讓更多年輕人了解良渚文化。”
流浪的目光落在圖片上,指尖不自覺地在桌沿勾勒著紋樣輪廓。前世他曾修復過一件仿良渚玉琮的漆盒,對這種古老紋樣的比例和寓意頗有研究:“神徽紋的核心是‘神人獸面’,最關鍵的是眼部線條的張力,花絲鑲嵌做的時候得用‘累絲’工藝,才能體現出紋樣的層次感,而且金線的粗細要控制在0.1毫米以內,不然會顯得笨重。”
蘇清瑤眼中閃過驚喜,她原本只是提出初步想法,沒想到流浪能瞬間精準地給出工藝方案。她從背包里拿出一個小巧的錦盒,打開后露出一枚殘缺的玉飾:“這是我在實習時撿到的殘片,初步判斷是戰(zhàn)國時期的‘錯金銀玉飾’,上面的紋樣和你的花絲鑲嵌有點像,你能看看嗎?”
流浪接過玉飾,指尖輕撫過殘片上的紋路,系統(tǒng)的提示音適時響起:【檢測到戰(zhàn)國時期非遺文物殘片,觸發(fā)“技藝溯源”功能——錯金銀工藝與花絲鑲嵌同源,可融合創(chuàng)新】。他指著殘片邊緣的痕跡說:“這是‘嵌絲’工藝的痕跡,比現在的花絲鑲嵌更古樸,不過核心都是‘以絲為骨’。如果我們把這種古工藝和現代設計結合,做一個‘古今對話’系列文創(chuàng),應該會很有市場。”
兩人越聊越投機,從良渚紋樣聊到商周青銅工藝,從漆藝的色彩搭配談到非遺的推廣模式。蘇清瑤興奮地說:“我爸爸的公司一直在資助考古文創(chuàng)項目,只要我們拿出成型的樣品,就能申請到啟動資金。而且我認識博物館的老師,可以拿到更多文物紋樣的授權。”
流浪心中的顧慮漸漸消散。前世他因拒絕資本收購而遭陷害,對“合作”二字本有戒備,但蘇清瑤的企劃案里沒有絲毫商業(yè)投機的痕跡,反而處處透著對非遺文化的敬畏。他端起咖啡喝了一口,鄭重地說:“蘇學姐,合作的事我同意了。不過我有個要求——所有產品都必須標明工藝細節(jié)和文化內涵,我們不僅要賣產品,更要傳文化。”
“這正是我想做的!”蘇清瑤立刻伸出手,“我們明天就去博物館查資料,爭取一周內拿出樣品方案。”
兩人達成共識,剛要起身離開,流浪的目光無意間掃過咖啡館的玻璃門,瞬間頓住——街角那輛黑色轎車還停在原地,車窗降下一角,陳坤正舉著相機,鏡頭清晰地對準了他們桌上的企劃案。
前世的記憶突然涌上心頭:陳坤正是靠著竊取他的非遺項目方案,才在文創(chuàng)圈站穩(wěn)腳跟。流浪不動聲色地用身體擋住企劃案,對蘇清瑤說:“學姐,我們從后門走,我?guī)闳ダ辖挚纯赐醪钠崴嚬し唬媚芙o樣品方案找靈感。”
蘇清瑤雖有疑惑,但還是點了點頭。兩人從咖啡館后門離開,沿著小巷往老街方向走。流浪刻意放慢腳步,回頭瞥了一眼——陳坤果然下了車,不遠不近地跟在后面。
“有人跟著我們。”流浪壓低聲音說。蘇清瑤心頭一緊,下意識地抓緊了背包:“是壞人嗎?要不要報警?”
“暫時不用。”流浪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他想要方案,我就給他一個‘驚喜’。”他從口袋里拿出一張折疊的圖紙,隨手丟在路邊的垃圾桶旁——那是他故意畫的假方案,上面的工藝參數全是錯的。
果然,他們剛拐進老街的岔路口,就看到陳坤快步走到垃圾桶旁,撿起圖紙仔細翻看,臉上露出得意的笑容。流浪冷笑一聲,對蘇清瑤說:“走吧,我們去見王伯,真正的好東西,可不會這么容易被偷走。”
老木坊里,王伯正在教幾個學徒打磨漆料。看到流浪和蘇清瑤進來,他笑著迎上來:“小浪,這位是?”“這是蘇學姐,我們合作做非遺文創(chuàng)項目。”流浪介紹道,“王伯,我們想請您幫忙做一批漆藝底座,搭配花絲鑲嵌掛件。”
王伯看著蘇清瑤手里的玉飾殘片,眼睛一亮:“這可是好東西!我最近剛研究出‘仿古漆色’的配方,做出來的底座肯定能和你的花絲鑲嵌配得上。”
【支線任務觸發(fā):研發(fā)“古今對話”系列文創(chuàng)】【任務目標:一周內完成3件樣品制作,獲得博物館合作意向】【任務獎勵:匠心值500點,解鎖“錯金銀基礎工藝”,獲得博物館文創(chuàng)渠道資源】
夕陽下,老木坊的燈光亮起,流浪和蘇清瑤圍在工作臺前,王伯在一旁指導漆料調配,秦峰則抱著電腦趕來,準備設計產品的線上推廣頁面。而街角的黑色轎車里,陳坤正對著那張假圖紙研究,絲毫沒察覺到自己已經落入了流浪的圈套。
流浪看著眼前的伙伴,心中充滿了力量。這一世,他不僅有頂尖的技藝和系統(tǒng)的助力,更有一群志同道合的盟友。陳坤的陰謀,不過是他非遺之路上的一塊墊腳石——他要讓那些妄圖竊取非遺技藝的人知道,真正的匠心,永遠無法被復制。
匠魂文創(chuàng)的成功引起了全國各地非遺匠人的關注。來自四川的竹編匠人、云南的銀飾匠人、福建的木雕匠人紛紛聯系流浪,希望能合作共贏。流浪意識到,單靠一個團隊的力量遠遠不夠,成立“非遺聯盟”勢在必行。
在林董的支持下,流浪在江城舉辦了首屆“非遺匠人交流會”。來自全國各地的五十多位匠人齊聚一堂,分享技藝,交流困境。“現在年輕人都不愿意學竹編,我的手藝快傳不下去了。”四川的竹編匠人張師傅嘆氣說。
“我的銀飾工坊規(guī)模小,沒有銷售渠道,產品都堆在倉庫里。”云南的李姐也道出了自己的難題。
流浪認真傾聽每一位匠人的心聲,提出了“非遺聯盟”的構想:“我們抱團取暖,共享資源——匠魂文創(chuàng)負責品牌運營和銷售渠道,各位匠人負責生產制作,利潤按比例分成。我還會建立非遺技藝數據庫,把大家的手藝記錄下來,傳承下去。”
匠人們紛紛表示贊同。交流會結束后,“華夏非遺聯盟”正式成立,流浪被推選為聯盟**。聯盟成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推出“非遺匠人扶持計劃”——為困難匠人提供資金支持和技術培訓,幫助他們擴大生產規(guī)模。
陳坤得知消息后,氣得砸了辦公室的茶杯。他原本想趁機收購一些小工坊,沒想到被流浪搶先一步。“老板,我們要不要再想想辦法?”助理小心翼翼地問。
“不用了。”陳坤眼中閃過一絲陰狠,“流浪想玩大的,我就陪他玩到底。”他拿起電話,撥通了一個國外號碼——那是一家以“文化研究”為名,實則從事文化掠奪的國外公司,他要借助外力,徹底打垮流浪。
【支線任務觸發(fā):守護非遺聯盟】【任務目標:抵御外部勢力干擾,保護聯盟匠人利益】【任務獎勵:匠心值2000點,解鎖“非遺保護”技能】
流浪很快察覺到了異常。聯盟里有幾位匠人突然收到了國外公司的高薪邀請,對方還提出要購買他們的技藝圖譜。流浪立刻召開聯盟會議,提醒大家:“這些國外公司看似是合作,實則是想竊取我們的非遺技藝,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
在流浪的提醒下,匠人們紛紛拒絕了國外公司的邀請。流浪還聯系了相關部門,揭露了國外公司的真實目的,讓他們在國內的活動受到了嚴格限制。一場潛在的危機,被成功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