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日傍晚,東宮。
臘月將至,每年這個時候,本朝都會進行祭天,舉辦盛大典禮,敬告神明,祈求來年風調雨順。
但今年邊關蠻族蠢蠢欲動,北塞戎狄也在秣馬厲兵,隨時可能進犯。
太子殿下覺得,此時應當備戰,把更多的銀錢投入到對將士的培養中去,增加軍費,縮減一些不必要的支出。
比如說祭天,意思意思就行了。
但大臣們不這么覺得,君權天授,神明庇佑的理念,牢牢刻在他們心里。
若是不敬上天,會導致江山飄搖,還會使民心動蕩,為此他們不惜跟裴景衡唱反調。
剛才議政殿里,他們就爭得不可開交。
甚至于有御史,梗著脖子說裴景衡不顧祖制,著實令老臣寒心,更是把辭官掛在了嘴邊。
要真是因為儲君導致御史辭官,怕是裴景衡要被眾多官員口誅筆伐。
而且御史素來頑固,連皇帝的話都敢反駁,他不能真的跟他計較。
這事兒就這么擱置了。
裴景衡從議政殿出來時,比往日多幾分疲態。
回到東宮,掌事太監劉福又奉上了各處送來的信報。
聽他念著那些信,裴景衡眉頭微蹙,心中隱隱有一絲躁意,但很快就被他壓了下去。
身為儲君,他身上的擔子很重,不可被情緒左右,懈怠國事。
“殿下,威遠侯府今日又有一封信送過來,可要拆讀?”
裴景衡靠在椅子上,閉目養神:“嗯。”
江明棠給他送第一封信的時候,掌事太監念了足足兩刻鐘她對他的贊詞,令裴景衡啼笑皆非,感慨她拍馬屁的功夫,堪稱頂級。
當時,他未有回復。
隔了幾日,那小女子又送來了第二封信。
跟第一封的情況差不多,幾乎也全是夸他的文辭,且與前一封沒有絲毫重復,聽得他都有些不好意思。
那第二封信,掌事太監劉福只念到一小半,就被裴景衡打斷,讓他直接跳到最后。
果不其然,聽到她又問,有沒有江時序的消息?
這一封他也沒有回復,到第三封時,劉福念了個開頭,裴景衡就說道:“中間全部跳過,直接念最后。”
不出所料,結尾還是那句可有兄長消息?
然而今日,裴景衡卻有些想聽那些阿諛奉承的溢美之詞了,他以指揉了揉額角,漫不經心道:“此封不必省去中間,完整念一遍。”
“是。”
劉福展開書信:“臣女叩問殿下金安,今日可有我兄長消息?”
再然后,滿室寂靜。
片刻后,裴景衡覺出不對,眉梢微蹙:“不是讓你念全篇么?”
劉福恭敬答道:“殿下,這就是今日的書信全篇了。”
裴景衡:“?”
他拿過書信一看,上面真的只有這么短短兩句話。
字雖工整,卻不如第一封有形。
紙也換成了素白色宣紙,看著與其他府衙的事報無二,并不如最初一樣,是帶著香氣的粉彩澄心堂紙。
裴景衡眉頭微皺,命劉福把其余三封信也取了過來。
結果對比一看,從第二封起,她的夸贊之詞,就少了一半。
只是當時他沒讓劉福念完,所以不知道。
第三封,就又少了點。
直至現在第四封,壓根沒有了。
饒是裴景衡向來穩重自持,情緒波動極少,此時也不免覺得,江明棠這作為真是令人好氣又好笑。
她怎么連阿諛奉承這種事,都做不到堅持不懈?
難道她就沒想過,他可能會看她每一封信嗎?
這要是在朝堂上,對上峰如此,怕是連個九品芝麻官都混不上。
“劉福,準備筆墨。”
默然片刻后,裴景衡決定親自回復她,也不必另外選紙,就用她送過來的信就可以了。
將落筆時,他想了想,又把第一封信抽出來,在兩封信上寫下了不同字數與形式,卻是同樣意思的回復,對應她兩次的態度。
裴景衡認為,自己這是在提點她。
始勤終惰,絕對不可取。
既然行事,就當以同樣的態度,貫徹始終。
但很明顯,江明棠讀不太懂儲君殿下的隱喻。
此時此刻,毓靈院中,她看著東宮送來的那兩封書信,迷茫瞪著眼。
“元寶,你說,裴景衡是什么意思呀?”
元寶弱弱道:“宿主,你都不懂,我就更不明白了。”
它想了想,又說道:“可能你給的每一封信,其實他都看過了?也都回復了?只不過今天才送過來而已?又或者,他看到第四封的時候,剛好累了,就只回了你一個字?”
“那為什么回的不是第二封,第三封,偏偏是第一封信呢?”
這不合理吧。
而且裴景衡日理萬機,真不是假的。
他是一國儲君,每天多少事兒要做啊,哪有空特意回復她一個閨閣女子。
所以江明棠覺得,十個億送來這兩封信,定有別的深意!
只要她摸清楚他的深意,就一定能夠更好的攻略他。
但她翻來覆去把信都看出花兒來,還沒想明白。
突然間,她腦子里靈光一閃,坐直了。
“元寶,你說,裴景衡的區別回復,該不會是告訴我,他喜歡聽我拍的那些馬屁,讓我繼續拍吧?”
這個想法一涌出,江明棠自己都懷疑了。
裴景衡的為人,應該沒那么俗吧,不然他也不會現在才回復她。
元寶也說:“宿主,你想多了吧,裴景衡他是儲君啊,整個國家想巴結他的人,從這兒排到邊關,他們什么好聽的話說不出來?肯定不是你想的那樣啦。”
“而且他要是喜歡聽你拍馬屁,為什么好感度一點沒動靜呢?”
“好像也是啊。”
裴景衡的好感度,現在也才1點。
但江明棠真想不到其他解釋了,要往朝政上想,那也十分生硬。
“不管了,是與不是,過兩天再試試不就知道了。”
江明棠是個行動派,她耐著性子等過兩天,立即又給裴景衡寫了封信。
加上之前的,這是第五封了。
但其實結合總體時間跨度來看,也不算太頻繁。
而且她只是一個擔憂兄長的小姑娘,多說兩句怎么了?又不是天天纏著裴景衡不放。
將信送過去之后,江明棠靜靜地等著裴景衡的反應。
夜間,東宮。
“請問殿下,可有兄長消息?”
劉福念完,恭敬道:“殿下,沒了。”
裴景衡看著那剛送來的第五封信:“就這句?”
“是,就這句。”
太子殿下沉默了。
他已經特意回復兩封信,提醒她做事不可虎頭蛇尾,對上官更不能始勤終惰。
她怎么還越來越敷衍了?
當時在軍營里她與封慶山爭辯時,不是看著挺聰明的,怎么現在又不機靈了?
這要是那些朝臣,早就明白他的意思了。
當然,朝臣對他畢恭畢敬,定然也是不敢這么干的。
也只有她,敢把堂堂一國儲君,當成坊間的包打聽,隔三差五問兄長的消息。
這想法一閃而過,裴景衡緊接著就意識到,自己是把江明棠當那些下屬朝臣來回復了。
所以他才會覺得她的做法不太好,從而隱晦提點。
但歸根結底,人家只是個小姑娘,是實在擔心兄長,才來問一句而已。
他的回信,或許她根本沒有深思。
她又不是朝臣,自己就算想提點她,又何必對她這么苛刻。
想起日前接到的淮州密報,裴景衡指節輕點桌案:“劉福。”
“奴才在。”
“你明日去一趟威遠侯府,替孤傳話,就說已經找到了江時序,他不日就會歸京。”
“是。”
“另外,”裴景衡想了想,拿出一本薄冊子來,“你把這個單獨交給江家大小姐,江明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