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日子,江辰在江城科技大學的生活,如同一塊投入湖面的巨石,激起的漣漪遠超許多人的預料。
每日清晨,他依舊會雷打不動地在酒店套房內演練那套愈發圓融流轉、意蘊深藏的太極拳。
蘇璃靜坐一旁,目光雖仍顯空茫,卻已能追隨著他身影的移動而微微流轉,仿佛那無形的場域對她殘破的神魂有著本能的滋養。
演練完畢,阿昌便會駕車送他至校門口。
江辰獨自一人,背著那個半舊的帆布包,匯入晨光中涌入校園的人流。
他的行程并無定數,卻自有其章法。
約莫一半的時間,他泡在生命科學學院的各個教室和實驗室。
從基礎的《生物化學》、《分子細胞生物學》,到更前沿的《基因工程原理》、《蛋白質結構與功能》,乃至偏門的《極端環境微生物學》,凡涉及能量代謝、物質轉化、信息傳遞的課程,他都會現身。
他總是悄無聲息地坐在階梯教室的后排角落,桌上攤開著筆記本,卻極少動筆,目光平靜地落在黑板上,仿佛在吸收而非記錄。
起初,生科院的師生們只因“冰雹猜想”的傳聞對他投去好奇的一瞥。
然而幾次課上,當老師講到關鍵難點或前沿爭議處,或是被臺下學生的問題難住時,這個沉默的少年竟會開口。
所言或是一針見血直指核心的質疑,或是提出一個截然不同、卻仿佛直通本質的思考角度,甚至能隨手引用最新頂刊論文的實驗數據來佐證觀點。
其視角之刁鉆、思維之跳躍、知識面之廣博,往往令授課教授愕然,令滿堂的碩博研究生感到汗顏。
“生科院來了個數學天才,聽課還能給教授挑刺”的傳聞很快便不脛而走。
剩下的時間,他的身影則會出現在物理系的《粒子物理學》或《量子場論》課堂,化學系的《高等有機化學》或《結構化學》講座,甚至哲學系關于“科學哲學”或“道家思想流變”的討論班。
他仿佛一塊貪婪的海綿,無差別地汲取著一切與法則、能量、存在相關的知識碎片,并以一種旁人無法理解的方式,在識海中進行著高速的整合與推演。
他的存在,漸漸成為江城科大校園里一個獨特的風景。
各院系的老師、學生,大多都認識了這位年紀極輕、神情永遠平靜得近乎淡漠、卻時不時會語出驚人的天才少年。
好奇、欽佩、議論、乃至些許不解與嫉妒,種種目光交織在他身上,他卻恍若未聞,步履從容地穿梭于不同的教學樓與圖書館之間。
然而,在這看似平靜的校園生活之下,一場更大的風暴正在學術界的更高層洶涌醞釀。
秦陽明教授親自操刀,組織精干力量整理、翻譯、完善的冰雹猜想證明論文,已正式投往世界數學頂級期刊《數學年刊》(Annals of Mathematics)。
據秦教授透露,普林斯頓那邊對這篇論文給予了高度重視,已邀請包括菲爾茲獎得主在內的數位世界頂尖數學家共同參與審稿,審稿過程嚴謹而漫長。
但伴隨著重視而來的,是巨大的爭議和難以置信的質疑。
“江城科大宣稱一名十四歲少年證明了冰雹猜想?”
這類標題開始出現在一些學術論壇的角落,隨后像野火般蔓延至更大的網絡社區和國際數學界的郵件列表里。
“荒謬!這是學術炒作!冰雹猜想困擾了頂尖數學家幾十年,一個高中生?絕無可能!”
“證明過程看起來精妙,但太過跳躍,許多關鍵步驟的闡述方式聞所未聞,更像是某種‘數學魔術’,而非嚴謹的證明。我懷疑其中存在難以察覺的邏輯漏洞,或者……更糟的情況。”
“江城科大?之前沒聽說他們在數論領域有什么突出建樹。突然冒出這樣一個成果,不得不讓人懷疑其真實性。”
“即使論文本身無誤,誰能證明這工作完全出自這個少年之手?而不是某位不愿具名的專家‘代筆’,將榮譽讓給一個年輕人以制造噱頭?”
這些質疑聲浪,從匿名的網絡評論,逐漸升級為一些頗具影響力的數學家在某些學術會議上公開表達的懷疑。
壓力如同無形的潮水,悄然涌向江城科技大學,涌向秦陽明教授,也隱隱指向風暴中心的江辰。
秦陽明在一次偶遇江辰時,曾激動又帶著重重憂慮地說道:“江同學,國際數學界的目光聚焦于此,但質疑之聲也甚囂塵上。普林斯頓那邊的審稿異常謹慎,反復要求提供更詳盡的中間步驟解釋和背景文獻佐證……但無論如何,我和李主任都堅信你的證明!一旦成功通過評審,等到2002年國際數學家大會,你極有可能成為史上最年輕的菲爾茲獎獲得者……”
然而,面對這足以讓任何學者心潮澎湃榮譽和質疑,江辰只是淡淡地“嗯”了一聲,并沒有過多表示。
這天下午,夕陽將科大樓群的影子拉得老長。
江辰剛從生物化學實驗室出來,兜里裝著一小試管自己近期的最新成果。
早已等候在外的秦陽明教授和數學系主任李垣教授立刻迎了上來,兩人臉上都混合著興奮、凝重與一種背水一戰般的鄭重。
“江同學!”秦陽明搶先開口,“總算等到你出來了!”
李垣主任也推了推眼鏡,語氣鄭重道:“江同學,有件緊要事。明天,學校將召開一個極高規格的學術研討會。”
他頓了頓,繼續道:“來自清華、北大、中科院數學所、復旦、南開……總共十多位國內數學界的頂尖專家、院士,特意為此齊聚我們江城科大!”
“他們此行,很大程度上是為了回應國際上的質疑聲!旨在親自鑒定冰雹猜想的證明!他們想要見你,當面與你交流,甚至可能……現場考校!會議就在明天上午九點,校國際會議中心。這關乎學校聲譽,更關乎中國數學界的清譽!我們希望……懇請你能務必參加!”
兩人的目光緊緊鎖定江辰,充滿了懇切與期待。
這已不僅僅是學術交流,更關乎江城科大的聲譽,乃至中國數學界在國際上的顏面。
風,起于青萍之末,而今已匯聚江城,即將圍繞這沉靜少年,掀起更大的波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