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三點多鐘。
天津衛戍司令部。
三十八師少將參謀長張錫町手拿一份電報,急匆匆沖進師長張自忠的辦公室。
“師座!”
張錫町徑直來到張自忠的辦公桌前,快速將手中電報遞給張自忠:“這是翼察綏靖公署、軍政情報處苗江苗科長發來的電文。”
“哦!”
張自忠濃眉一挑,暗呼李言速度真快。
今日上午,他接到軍座的電話,軍座命他做好準備,李言身后的華人華僑組織可能會將武器彈藥運到天津沿海某地,三十八師需要備足車輛,收到貨后直接將所有武器彈藥全部運往北平。
車輛與護送人員他已安排妥當,他本以為還得等個好幾天,誰知李言上午才從北平出發,下午就已經完成武器交接,堪稱兵貴神速。
李言背后的勢力既神秘又強大,為了滿足內心好奇,他在天津沿岸布置了不少便衣軍警,按理說這種數量的靠岸軍火不可能無聲無息,李言背后的華人華僑組織如何做到瞞天過海的?
還有另一種可能,無論是北平那批武器彈藥,又或天津這批武器彈藥,李言背后的組織提前將它們運到目的地,因此才能做到悄無聲息。
當下便衣軍警并沒有傳來消息,大概率一無所獲,壓根沒看見人。
既然一無所獲
張自忠便不再考慮此事。
回過神來。
順手接過張錫町遞來的電報。
看完電報中的內容,張自忠驚訝抬頭,詢問張錫町:“不是天津嗎?運貨地點怎么在黃驊縣?”
“……”
張錫町被張自忠問的啞口無言。
他想說:
“師座!”
“你問我,我問誰去。”
“我不是李言,我哪知道具體的收貨地點。”
驅散心中腹誹,張錫町沉思兩秒鐘,張口猜測:“從李言的行事軌跡上可以得出結論,李言背后那股勢力不想暴露在世人眼前,先前李言不過是虛晃一槍,故意誤導各方情報機關。”
“黃驊地處翼南邊緣地帶,此地又靠近大海,據我估計,李言背后那股勢力也許很早以前便將這批武器彈藥運到黃驊境內,所以我們才會一直云里霧里,對李言感到莫名驚奇。”
聽聞此言。
張自忠頗為認同的點點頭。
他沒有浪費時間,直接拿起辦公桌上的老式電話機,撥向112旅的旅長辦公室。
38師屬于29軍王牌師,它與別的**師大不一樣,38師超編嚴重,它既不是兩旅四團師,也不是兩旅六團師,更不是三旅九團師,38師是下轄五個步兵旅共計十三個步兵團的超級超編師。
大約過了半分鐘。
電話那頭傳來112旅少將旅長黃維剛的問候:
“師座!”
聽見電話那頭是黃維剛,張自忠不講廢話,下令說道:“李言那邊已經發來電報,運貨地點不在天津,給你半個小時,112旅立即集結,我們的目的地是翼南黃驊縣,我馬上乘車過來。”
“啥?運貨地點不是天津。”
黃維剛萬分驚訝,剛想問問怎么突然換地方,然而電話那頭卻傳來一陣嘟嘟聲,電話已掛斷。
沒辦法。
黃維剛只能馬上下去安排。
…
黃昏時分。
兩百多輛軍用卡車與數十輛軍用吉普排成一條長龍,沿著一條蜿蜒土路駛入黃驊境內。
這是112旅的先頭部隊。
后方六十里開外還有一支后續部隊。
112旅的先頭部隊集中整個師的車輛,速度較快,而112旅的后續部隊卻沒有汽車搭乘,眾多士兵只能駕著馬車、驢車、騾車遠遠的吊在后方。
大約過了半小時。
112旅的先頭部隊終于抵達目的地。
前方地平線上,落日的黃昏下,六十輛歐寶牌閃電軍卡組成的卡車方陣實在太過耀眼,卡車方陣前方那些列成數排的火炮與重機槍更是引人矚目。
此外,卡車方陣左右兩邊堆疊得宛如兩座小山一樣的軍綠色大木箱同樣震撼人心。
看見這樣一幕景象,112旅的士兵們集體目光凝固,眼神呆滯,內心被震撼到無以復加。
“這…”
某輛吉普車中,38師少將參謀長張錫町抬起手臂搖指前方,他聲音發顫,難以置信地對張自忠說道:“師座,李言身后的組織未免也太恐怖,他們這是洗劫了一個軍火庫嗎?”
“少見多怪,虧你還是少將參謀長,瞧你這點出息。”張自忠白眼一翻,口不由心的說道。
他同樣也被震撼,但他是師長,不能露出半點震驚不已的表情,他需要保持師座的威嚴。
紙面上的數據遠沒有實物來的震撼。
1700萬發毛瑟彈、6000支毛瑟98K步槍、300挺MG34機槍、60挺馬克辛重機槍、30門克虜伯75毫米野戰炮、8萬發高爆榴彈、60輛軍用卡車,這是張自忠從宋哲沅那里得來的驗收數量。
即便有所準備,知道即將驗收的武器彈藥不是小數目,當下親眼看見實物,依舊被驚呆。
“師座!”
“人群中那個年輕后生應該就是李言。”
張錫町很快看見李言,準確作出判斷,前方人群全是軍裝,只有一個年輕人穿著一身西服。
“果然是個年輕后生啊!”
張自忠忍不住發出感慨,他也看見了李言,其人年輕的有些過分,似乎只有二十出頭。
兩分鐘后。
某輛解放CA30卡車的車頭前方,李言和趙青虎等人站在這兒等待,兩輛軍用吉普快速行駛而來,穩穩停在這輛解放CA30卡車旁邊。
隨著車門打開。
四名中年將領從車里下來。
看見車里下來的是四位將領,李言亦不敢托大,連忙微笑著邁步迎了上去。
“三名少將一名中將?”
李言搖頭笑笑,他的注意力全在那名中將身上,想都不用想,領章上掛著兩顆將星的中年男子必是張自忠,畢竟38師只有師長是中將軍銜。
“張師長!久仰久仰。”李言率先和張自忠打招呼,并向張自忠伸出右手。
張自忠聲音爽朗,大笑握住李言的手掌,熱情地用力搖晃兩下:“聞名不如見面,張某對李老板早就景仰已久,而今一見,李老板不愧是人中龍鳳,光是這份氣度,便令張某自慚形穢。”
李言:“……”
他本以為這位大名鼎鼎最后又以身殉國的未來陸軍上將是一位雷厲風行的熱血猛將。
感情張自忠并不是雷厲風行的熱血猛將,而是一名風度翩翩的文雅儒將。
也對!人家是中將師長不是大頭兵,這年頭能當上中將師長,沒點文化水平顯然不太可能。
經過一陣簡單的寒暄,張自忠側過身軀,逐一為李言介紹身旁三人:“這位是38師副師長李文田,這位則是38師少將參謀長張錫町,最后這位則是115旅少將旅長黃維剛。”
“幸會!幸會!”李言笑意不減,由右到左,分別同幾人握手打招呼。
跟三位少將打完招呼。
李言也側過身來,向張自忠等人挨個介紹趙青虎、苗江、劉繼忠、鄭三林、錢大鈞以及羅志海。
雖然趙青虎與苗江等人軍銜較低,最高也才少校軍銜,但看在他的面子上,張自忠一行人對他們很是客氣,紛紛笑著同六人握手寒暄。
面對一眾將軍的熱情問候,除了苗江一直一副萬年不變的清冷臉,趙青虎、劉繼忠、錢大鈞、鄭三林、羅志海等人都很興奮。
他們感覺自從跟隨李言之后,身份地位立即有了提高,平常遇到這些少將又或中將,人家怎會主動跟他們握手打招呼,最多敬禮時給你回個禮。
“文田,事不宜遲,你和維剛兩人過去指揮調度,盯緊那些兵油子,誰敢往兜里揣,就地槍決。”
互相認識完畢,張自忠看向副師少李文田與112旅旅長黃維剛,吩咐兩人不必在兒候著,趕緊過去監督那些負責搬運武器彈藥的士兵。
聽見張自忠的吩咐。
李文田和黃維剛也不磨蹭。
兩人簡單的跟李言打個招呼,隨后兵分兩路,一人去左邊當監工,一人去右邊當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