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伯安被收押,他對殺害顧永年的罪行供認不諱,審訊過程異常順利。他詳細描述了如何利用顧永年對蘇秀云的思念,逐步灌輸“逆時針”理論,如何選擇雨夜子時這個“特定時機”,如何用“時間之針”完成那“神圣一擊”,以及事后如何將現場所有鐘表調整到十二點,完成“時間停滯”的儀式感。
他的供詞與現場勘查、尸檢結果高度吻合。邏輯上似乎無懈可擊。
警局里大部分人都認為案件可以結了。一個精神偏執的瘋子殺害了另一個執念深重的老人,動機雖然荒唐,但事實清晰。
但秦放卻無法完全說服自己。尤其是陳伯安提到他自己“很多年前也失去過重要的人”時,那種眼神深處一閃而過的、并非全然瘋狂的情緒,讓他印象深刻。
他下令深入調查陳伯安的背景,特別是他口中“失去重要的人”究竟所指為何。
與此同時,秦曉曉在完成了顧永年的詳細尸檢報告后,也將注意力投向了五十年前蘇秀云的那場“意外”交通事故。出于法醫的直覺,她調取了當年的檔案卷宗(幸好部分紙質檔案還有留存)。
泛黃的紙頁上記錄著那場悲劇:五十年前,雨夜,蘇秀云步行回家,在穿過一條沒有紅綠燈的巷口時,被一輛超速行駛的貨車撞倒,頭部遭受重創,當場死亡。貨車司機名叫李富貴,當時血液酒精濃度超標,屬于醉駕,負全責。李富貴后來被判刑,出獄后不久就因病去世了。
一切看起來就是一場由醉駕引發的、令人痛心的意外。
但秦曉曉注意到一個細節:現場勘查記錄中提到,死者蘇秀云手中,緊緊攥著一樣東西——一個已經摔壞的、同樣指針停在某個時刻的(記錄模糊,似乎是十點零五分?)女式小懷表。
懷表?又是懷表?
顧永年有一個視若珍寶的、貼有蘇秀云照片的懷表。而蘇秀云死時,手里也攥著一個壞掉的懷表?
這僅僅是巧合嗎?還是暗示著,懷表是兩人之間的重要信物,甚至與蘇秀云的死有關聯?
她立刻將這個發現告知了秦放。
“兩個懷表?蘇秀云死時手里攥著一個停掉的懷表?”秦放敏銳地抓住了這個點,“時間還停在十點零五分?這個時間點有什么特殊含義嗎?”
他再次提審了陳伯安。這次,他沒有問顧永年的案子,而是直接提到了蘇秀云,以及她手中那個停在十點零五分的懷表。
當聽到“蘇秀云”和“十點零五分”時,一直表現得很平靜甚至狂熱的陳伯安,身體猛地僵住了!他臉上那種宣教式的狂熱表情瞬間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極度震驚、痛苦、以及……一絲恐慌?
“你……你們怎么知道……那個懷表?”他的聲音干澀沙啞,帶著明顯的顫抖。
“我們不僅知道懷表,”秦放緊緊盯著他的眼睛,施加壓力,“我們還知道,那場所謂的‘意外’,恐怕沒那么簡單吧?陳伯安,蘇秀云的死,和你有沒有關系?”
“不!不是我!”陳伯安幾乎是脫口而出,情緒激動起來,“那是個意外!是李富貴那個醉鬼!他……”
他突然頓住了,似乎意識到自己失言,眼神慌亂地躲閃著。
“李富貴怎么了?”秦放逼問,“一個普通的醉駕司機,會讓你在五十年后,聽到一個懷表的時間都如此失態?陳伯安,你認識李富貴?或者說,你和蘇秀云、顧永年,他們之間,到底是什么關系?”
巨大的壓力下,陳伯安的心理防線開始崩潰。他雙手捂住臉,肩膀劇烈地顫抖起來,發出了壓抑的、如同困獸般的嗚咽聲。
良久,他才抬起頭,眼中布滿了血絲和淚水,臉上充滿了悔恨與痛苦,與之前那個狂熱的“時間哲人”判若兩人。
“我……我認識秀云……”他艱難地開口,聲音破碎不堪,“我……我也愛慕過她……就在永年之后……”
一個被塵封了五十年的、關于友情、愛情與嫉妒的故事,緩緩拉開了帷幕。
原來,當年陳伯安、顧永年和蘇秀云是關系很好的朋友。陳伯安和顧永年都愛慕著蘇秀云,但蘇秀云最終選擇了顧永年。陳伯安將這份感情深埋心底,依舊以朋友的身份與他們相處。
悲劇發生的那天晚上,三人原本約好一起去看電影。陳伯安因為家里鐘表鋪的生意(他那時已經開始學手藝)耽擱了,讓顧永年和蘇秀云先去。他忙完后就匆匆趕往電影院,就在那個雨夜的巷口,他親眼看到蘇秀云被貨車撞倒!
他沖過去,抱起血泊中的蘇秀云,她已經不行了,只是用最后一點力氣,將手里那個摔壞的、指針停在十點零五分的懷表(那是顧永年送她的)塞到他手里,似乎想說什么,卻沒能說出來……
“我恨啊!”陳伯安痛哭流涕,“我恨我自己為什么遲到!如果我準時到,也許她就不會……我也恨永年!為什么他當時不在她身邊保護她!為什么死的不是他!”
巨大的愧疚、自責、以及被壓抑的愛與恨,在漫長的五十年里,慢慢扭曲了他的心靈。他將所有情感都投射到了對“時間”的癡迷上。他渴望時間倒流,回到那個雨夜,改變一切。
他接近顧永年,最初或許還有一絲老友的情誼,但更多的是一種復雜的、連他自己都無法完全理解的情緒。他看著顧永年同樣活在痛苦和追憶中,一種扭曲的念頭逐漸滋生——如果顧永年也死了,在同樣的雨夜、同樣的時刻(他選擇了子時這個更具象征意義的時間),帶著對秀云的思念死去,那么,他們三個人的時間,是不是就能在那個悲劇的節點之前,重新交匯?
他將顧永年當成了完成自己扭曲救贖的“祭品”和“同行者”。他殺害顧永年,不僅僅是為了實踐理論,更是為了彌補自己遲到五十年的遺憾,并拉上顧永年一起,進行一場想象中的“時間旅行”!
往日的懸案,雖然是意外,但其帶來的心理創傷和情感糾葛,卻在五十年后,孕育出了一場更加詭異和殘酷的謀殺。
逆時針的殺局,其根源,深埋于五十年前那個雨夜的悲劇之中。
陳伯安被捕,他對殺害顧永年的罪行供認不諱,其扭曲的動機也浮出水面。然而,得知了全部真相的秦放和秦曉曉,心情卻愈發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