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如今東照國的情形,蕭承景冷靜下來后重重嘆出一口氣。
他沒有抬眸看向英王,而是在文武百官身上淡淡掃過,語氣中帶著苦笑和自我嘲諷。
“英王此物深得朕心,就是不知道誰能幫朕實現此愿。”
大殿內噤若寒蟬,文官無一人敢說話,武官目光交錯,多人將視線落在慶國公楚流云的身上,要說攻打朔北國,這位肯定首當其沖。
坐在英王下首的永嘉公主眸色憂心地看向楚流云,盡管知道征戰沙場是大多數將軍的宿命,可她還是擔心。
楚流云暗自朝她搖頭,皇上只是說說罷了,根本不可能主動出兵。
說到底,如今的東照國沒有資本和底氣去硬抗一場不知道勝負的戰爭,蕭承景承擔不起戰敗的代價,他怕皇位坐不穩,被天下人責罵。
遲遲不見有人開口,就在場面變僵時,齊王忽然站了出來。
他大聲說道:“二弟能親自繪制出《坤輿全圖》,想必已經對朔北國十分了解,來日兩國開戰,若你帶兵出征定能拿下朔北,完成父皇一統天下的宏偉愿景,皇兄我先在這里恭喜二弟、恭喜父皇。”
安靜~麻木~
讓英王帶兵打仗,一不小心死在戰場上,皇位可不就是齊王的,這哪里是恭賀,簡直是挖苦。
但皇帝不是這么想,統一天下的**被勾出來,他看著《坤輿全圖》只覺得蕭容澈說的有道理。
距離朔北國新君登基已過去近兩年時間,保不定什么時候會再次開戰,讓小兒子上戰場打仗或許是個不錯好主意,既能鼓舞軍心又能鍛煉他的能力。
“容澈說的有道理。”
英王身體一僵,難以置信地看向皇帝,可他壓根沒搭理,自管自地看向楚流云說道:“慶國公,你手底下的兵軍紀最為嚴明,朕把英王交給你,一定要幫朕培養出一位能橫掃千軍的帥才。”
從頭到尾一句話都沒說的楚流云沒想到蕭承景會突然叫他。
培養皇子當帥元,不能罵不能動粗,還橫掃千軍,死了怎么辦,這絕對是個麻煩。
他剛要走出來拒絕,已經半榮休的鎮國公便搶先一步跪下,“回皇上,犬子尚且年少自己都不能在千軍萬馬之中橫掃敵軍,又如何能將英王殿下培養成一個帥才,還請皇上收回成命。”
頭發花白,一身功勛的老將跪在面前,就連皇帝都得給幾分面子,不過……
“鎮國公太過謙虛,流云尚且年少卻還有你在,朕把英王交給你們父子二人,一年后無論教成什么樣子朕都認,若是成不了帥才,就當鍛煉身體也無妨。”
話已至此,就算鎮國公和楚流云再不情愿也只能低頭應下,這一年恐怕是不好過了。
坐在位子上的葉良玉神色意味深長地看向皇帝,一年時間,皇上想干嘛?
齊王晃晃悠悠地回到座位上,腦子里魂丟了一半。
讓鎮國公父子二人教導英王,弄不好就要出問題,他們若是倒戈,英王就有了軍方的助力。
早知道父皇會這么做,剛才就不應該多嘴,傷敵一千自損八百,著實有些不劃算。
英王端起酒杯微抿一口,今日之日太過偶然,他需要一點時間緩緩。
大臣們一個個低著頭喝酒吃菜,心里已經轉了八百道彎,反倒是坐在大殿內的女眷一頭霧水。
好好的獻禮怎么又牽扯上了朝政,真的是坐也不是站也不是。
坐在龍椅上的蕭承景將臺下眾人的表情收入眼中,嘴角勾起一抹似有似無的笑容。
一年時間,英王待在軍營里勢必會分心,正好方便他料理朝中英王一黨。
至于齊王,明年派出去巡視江南河汛,一年半載回不來,等過了春闈,朝中也該有些新鮮血液了。
一想到自己只有兩個兒子,太過放權他們恨不得架空自己,棄之又無人能繼承大統,蕭承景就想嘆氣。
他們就不能安分點,等自己七老八十再競爭皇位,現在就開始結黨營私,著實有些沒把他這個父皇放在眼里,必須得按下去好好教導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