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回家的路上,宋今昭決定過了今晚明天就請人。
宋老爹生氣就生氣,過幾天自然就消了。
路過村長家聽見牛叫聲,她扭頭往左看,村長媳婦正在用鞭子抽打水牛的脊背。
宋家村除了趙老爺,就只有村長宋滿倉家里養了一頭大水牛。
每天早晚要去城里接送宋高力上下學,春種的時候會下田耕地。
尋常寶貝得很,每次宋啟明去割草的時候都能瞧見他們在田野里放牛,車都是剛長出來的新鮮綠草。
院子里,水牛正拉著石磙在稻桿上走來走去,稻粒嘩嘩落下,效率比人力高太多,還不用親自動手。
宋今昭想到了家里的母羊。
牛可以拉石磙,羊當然也可以,就是費力些,畢竟山羊的力氣沒有水牛大。
牲畜有了,還缺個石磙。
宋今昭轉身來到老屋,進門時宋老太和宋大嬸正準備做飯。
宋老爹以為她還想請人,蹙著眉頭擺手:“吃完飯我們就過去,先把你家稻穗脫完。”
宋今昭搖頭:“阿爺,我不是來說這個的,村里有沒有人家有空閑的石磙?”
宋老爹略微遲疑,反問道:“你問這個干嘛?你家又沒有牛。”
宋今昭輕嘖一聲,“沒有牛但我有羊,現在就缺一個石磙。”
宋老爹反應過來后從板凳上起來,他站在原地思考半天后招呼上宋大郎一起往外走。
“老鬼家有石磙,就是不知道還在不在。”
沒過一會兒,宋老爹帶著宋大郎和宋今昭來到宋老鬼家,院子里四個人手臂上下甩動,稻穗在木桶上砸的啪啪響。
宋老爹大喊:“老鬼,你家石磙還在不在?”
穿著褐色短衫的宋老鬼停下手里的活扭頭朝他們看過來。
宋大郎出聲打招呼,宋今昭跟著點頭喚道:“鬼爺爺好。”
宋老鬼指著墻邊,“就在那里,不過木頭架子已經爛了。”
宋老爹走過去彎腰檢查。
宋老鬼家的牛前年生病死了,現在就剩一個光禿禿的石柱子。
“架子好做,你把石磙借我用用。”
宋老鬼眉頭微挑,好奇地詢問道:“你要這個干嘛?你家又沒有牛。”
宋老爹指著宋今昭說道:“我大孫女家里有頭野山羊,他們累的身體受不了,想著用羊拉試試。”
宋老鬼稍一思忖便明白了他的意思。
他爽快地揮手答應:“拿走吧,不過這個重,不好運。”
見他答應,宋老爹想到不用用手脫粒,渾身上下便充滿了力量。
“沒事,我先回去弄幾根粗木棍,綁上繩子拖回去。”
半個時辰后,宋今昭望著院子里用力拉石磙的母羊重重地松了一口氣,總算可以不用手脫了。
宋老爹叮囑道:“別讓羊在稻子里拉屎。”
正在趕羊的宋啟明用力點頭:“阿爺放心,它剛拉過。”
宋二郎知道這件事后想把羊和石磙借過去。
宋老爹當場將人斥責一頓,“那是安好的口糧,把它累垮了你去哪里弄羊奶回來。”
兩天后宋老爹帶著大房二房夫婦一起給三房幫忙。
宋今昭和宋啟明割的慢,還剩下三畝水田三畝旱地。
八個人用了一天半時間將剩下的稻谷和粗粟全部收完。
宋今昭癱坐在門口的石板階上,眼神盯著正在拉石磙的母羊發呆。
總算是結束了,這六天自己累的像頭牛,幸好有母羊脫粒,否則真扛不住。
滴滴答答的雨水落在地上,空氣中帶著一絲清涼。
半夜宋今昭覺得有點冷,睜開眼發現外面下雨了。
雨沒下多久便停了,早上醒來后天氣悶悶的,樹上的蟬叫聲嘈雜到令人心浮氣躁。
宋老爹跑過來喊宋今昭:“里正來了,你帶上啟明去村長家。”
蓄著長胡須的里正身子墩墩的,一看家里就不缺糧食,一雙精明的眼睛上下打量。
他坐在凳子上,桌上擺著稅簿。
“七畝水田共收稻谷七石八十六斤,三畝旱地收粟三石,按照朝廷今年的稅法,你們家需要繳納糧稅稻谷一石六十五斤,粟七十二斤。”
“考慮到宋三郎徭役死亡,朝廷免你家三石糧稅,今年的糧稅你們就不用交了,不會寫字在這里按個手印。”
宋今昭盯著稅簿上記錄的文字,問道:“剩下能抵扣的糧稅明年還能用嗎?”
里正見她是認真的,吹胡子瞪眼,語調加重拖著長尾巴,“不能,怪只怪你家今年收的糧食不夠多。”
宋今昭轉念一想,“那能給我阿爺大伯二伯家用嗎?”
站在旁邊的宋老爹三人看向里正,一石糧稅可不少。
里正將稅簿倒過來對著宋今昭,“你們已經分家,戶籍不在一處,抵不了。”
宋老爹三人失望地低下頭。
宋今昭拿起毛筆沾墨遞給他。
里正驚訝地抬眼看向宋啟明:“你會寫字?”
宋啟明在空白處寫下‘宋啟明’三個字,仰起頭自豪地回答道:“會,我阿姐教過我。”
里正指著旁邊空白處,“你弟弟還沒成年,你最年長,也要簽字。”
宋今昭接過筆在旁邊寫下‘宋今昭’三個字,比宋啟明寫的好看。
里正不由得高看姐弟倆一眼,村里孩童能識字寫字的少之又少,能把姓名寫的如此工整,絕對沒少下功夫。
上午記錄完稅簿,下午村長就帶著村里人去西寧城縣衙交糧稅去了。
宋今昭望著堆滿兩間小屋的稻谷粗粟。
往年原主的爹娘會賣掉三分之一稻谷,再拿三分之一出來換成粗粟,最后剩下三分之一平時摻在粟里面一起煮著吃。
粟不光口感差,廢柴不好煮,還粗糙磨嗓子,她打算把所有的粗粟都賣掉
稻谷也賣掉三分之一,家里沒有以前人多,吃不了那么多糧食。
她笑著朝宋啟明和宋詩雪說道:“等明天阿姐去城里把糧食賣了,后天帶你們上街買東西。”
宋詩雪欣喜地揚起笑臉,下一秒舉起孩子:“安好呢?”
宋今昭頷首:“帶他一起去。”
宋啟明高興地接過宋安好在院子里轉圈圈,“太好了,我們可以去城里了。”
宋老爹他們從縣衙回來后,宋今昭去老屋把板車借過來擺在院子里,準備明天一早直接裝車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