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顏色花樣的點心擺上桌,臨走時伙計還特意偷瞄了宋今昭一眼。
宋今昭:“過來考試的,舍弟過幾日要參加府試。”
李子恩眼底閃過一抹詫異,宋今昭的弟弟好像才讀書不久,這么快就過了縣試?
“那要恭喜宋姑娘了,我記得令弟好像才十二歲。”
宋今昭拿起一塊點心小口地吃著,他對自己的態度和以前有些不一樣了。
臨走時,李子恩還特別吩咐伙計把桌上的點心全部打包讓宋今昭帶走。
等宋今昭離開后,李子恩朝小廝吩咐道:“派人盯著府試成績,看宋今昭的弟弟能不能過府試。”
通過府試后就能參加院試,若是考上秀才,他們回不回西寧城就不一定了。
過了幾日,鄭家私塾里另外四名童生也趕到了府城,鄭秀才是在倒數第三天到的。
府試和縣試一樣,一共分為三場,分別是八股文、試帖詩,經義、策論,會涉及到政見時務。
最后一場經義和策論要考兩天時間,中途不能出來,只能在考場里過夜。
府試難度更大,安陽府一共兩千人參加考試,這兩千人都是已經通過了縣試的童生,卻只有前五百名可以參加院試。
寅時未至,安陽府大部分客棧里早已燈火通明。
昏黃的燭光下,宋今昭正彎腰給宋啟明收拾東西,宋啟明盯著墻上晃動的影子,這覺得如今的場景他一輩子都不會忘記。
晨光灑在通往貢院的大街上,每一個考生的身邊都圍著一兩個擔心竭慮的家人,更甚者有三四個。
鄭秀才邊走邊叮囑考試注意事項,盡管他昨天晚上已經說過數遍。
到了此時,就算再有自信,宋啟明還是感覺到了緊張。
垂在身側的雙手下意識的握拳摩擦,背上的書箱也顯得格外重了起來。
“西寧城考生到這邊排隊。”
貢院門口站著一排書吏,他們舉著手上的名冊大喊。
宋今昭拍了拍宋啟明的臂膀,“好好考,阿姐相信你一定沒問題。”
宋啟明眼里閃著光用力點頭。
“哥哥。”宋安好摟住宋啟明,口水沾濕了他的脖子。
家人的鼓舞化成暖意在宋啟明的胸腔里擴散,他握緊書箱的袋子重重地點頭,“我一定能考過。”
轉身的一剎那,少年的肩膀上除了家人的期望還有責任。
身為家中男丁,二弟年幼,他已經讓長姐獨自支撐太久,唯有高中才不辜負。
“地字一百三十六號。”
書吏搜身檢查完畢后將一塊號舍的木牌塞到宋啟明的手上,小小的一塊填不滿手心,卻好似重如千斤。
安陽知府孟鶴川端坐在一張黃花梨木椅上,深緋色的官袍在晨光的照耀下透著暗紅光澤。
三階高的四角臺面,正好能將木欄之外幾千號屋舍盡收眼底。
在聽到書吏唱到宋啟明三個字的時候,他眼簾上挑看向遠處,直到瞧見宋啟明拿著木牌,背著書箱,從百米遠的廊道向右拐彎而過。
還真是那個孩子,他倒是如約來到了府試的考場上。
想到此處,孟鶴川對這次通過府試的名單多了一絲期待。
宋啟明一臉苦悶地盯著寫著一百三十六號號舍旁邊的茅房,怎么偏偏是這個位置。
現在還沒人上廁所,他就已經聞到了一股淡淡的腥臊味。
他屏住呼吸坐下,盡量讓自己忽視旁邊就是茅房。
好在現在才四月,氣溫偏冷,若是在夏天,氣味不知道要重多少倍。
每次有人被書吏帶著去旁邊的茅房上廁所,宋啟明都要屏住呼吸,緩住心神。
黃昏來臨,好不容易熬到打鈴收卷,他感覺自己從里到外全都抽了,就連剛吸進肚子里的氣都是臭的。
等書吏將試卷糊名后,宋啟明立刻背起書箱朝外走,想洗澡、想換衣服。
等在外面的宋今昭見他臉色難看,難道是沒考好?
宋啟明一看到宋今昭臉就頹了下來,“阿姐,我好倒霉,被分到了臭號。”
府試一共考四天,而且座位不會換,也就是說接下來的兩場考試宋啟明的號舍一直都是臭號。
宋今昭這才曉得他臉色為什么這么難看,守了一天的茅房,能好受才怪。
“走,趕緊回去洗漱,我找點東西給你壓壓。”
回到客棧,鄭秀才知道宋啟明被分到臭號后眉頭皺了起來,“發揮的怎么樣?”
宋啟明臉色好了一點點,頷首回答道:“應是沒問題,就是花的時間要多些。”
茅房旁邊時不時就要經過人,加上進去后就上,宋啟明再想不去注意,也避免不了。
第二天宋啟明進去的時候帶著一竹筒濃濃的紅糖姜水。
加之昨天已經做了一天,有些習慣了,傍晚出來時情緒好了很多。
最后一場要在號舍過夜,宋今昭分別用丁香、薄荷制作糕點,還準備了一小袋生姜片。
磨人的兩天一夜終于在府試的最后一天結束了。
宋啟明拎著書香站定在貢院門口仰頭看天,只覺得一切都風輕云淡,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