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仿佛在那個燃燒的身影跪倒的剎那,被強行按下了暫停鍵。
整個嘈雜混亂的火場,陷入了一種詭異的、令人窒息的死寂。風聲、火焰的噼啪聲、遠處車輛的鳴笛聲,似乎都被抽離了,只剩下那副宛如史詩壁畫般,烙印在每個人視網膜上的、極具沖擊力的畫面。
一個背部仍在燃燒的男人,以一種保護者的姿態,跪倒在焦黑的地面上。他的身前,是一個被濕被子嚴密包裹的生命。生與死,光明與黑暗,守護與毀滅,在這一刻,被濃縮到了一個極致的點上,爆發出令人靈魂戰栗的力量。
這片死寂,僅僅持續了不到三秒。
“救人??!”
一聲嘶吼,如同平地驚雷,炸醒了所有失神的人。
最先反應過來的,是那些身經百戰的消防員和嚴陣以待的醫護人員。他們的專業素養,在最初的震撼過后,瞬間壓倒了一切情緒。
“一隊!滅火!快!”
“醫療組!擔架!優先處理英雄和孩子!”
命令被迅速下達,行動在瞬間展開。
兩名消防員提著手提式干粉滅火器,以最快的速度沖了上去。白色的干粉,如同兩條憤怒的雪龍,精準地噴射在林楓仍在燃燒的后背上,發出“嗤嗤”的聲響。那頑固的、以血肉為燃料的火焰,終于在化學制劑的覆蓋下,不甘地熄滅,只留下一片焦黑與狼藉。
與此同時,兩組醫護人員抬著擔架,飛奔而至。
一組人小心翼翼地,解開了那個包裹著孩子的、沉重而滾燙的濕被子。當那個滿臉煙灰、雙眼緊閉,但胸口仍在平穩呼吸的小男孩暴露在空氣中時,人群中爆發出了一陣壓抑的、混雜著慶幸與喜悅的驚呼。
“有呼吸!他還活著!”一名護士迅速檢查了孩子的瞳孔和脈搏,用顫抖卻又無比清晰的聲音喊道。
另一邊,情況則要嚴峻得多。
醫護人員試圖將昏迷的林楓翻轉過來,讓他平躺在擔架上,但這個簡單的動作,卻變得異常艱難。他背部的衣物早已燒光,皮膚與血肉,和地面上的一些融化的瀝青顆粒,發生了恐怖的粘連。
“小心!不要造成二次撕裂!”一名經驗豐富的急救醫生立刻制止了粗暴的移動,他跪在地上,用專業的醫用剪刀,一點一點地,剪開林楓身上殘存的、早已被燒得破爛不堪的衣物,同時指揮著其他人,用最輕柔的動作,將他側移到擔架上。
當林楓的正面,終于暴露在眾人眼前時,即便是見慣了慘烈場面的醫護人員,也忍不住倒抽了一口涼氣。
那是一張年輕得過分的臉,雖然被煙熏火燎得一片烏黑,但依然能看出硬朗俊朗的輪廓。他的眉毛被燎光,嘴唇干裂出血,臉上布滿了細小的劃傷和燙傷的水泡。而他裸露在外的雙臂和胸膛,肌肉線條流暢而結實,充滿了力量感,但此刻,上面卻布滿了猙獰的、深淺不一的燒傷痕跡。
尤其是他的右臂和整個后背,燒傷面積之大、程度之深,觸目驚心。有些地方,甚至已經露出了皮下的、焦黑的組織。
這是一個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硬生生從地獄里搶回一個孩子的英雄。
“快!建立靜脈通道!上心電監護!”
“初步判斷,重度燒傷,面積超過30%,伴有嚴重的吸入性損傷和一氧化碳中毒!”
“氧氣面罩!準備氣管插管!”
急救醫生語速極快地發出一條條指令,護士們緊張而有序地執行著。冰冷的針頭刺入他尚算完好的左臂血管,維持生命體征的藥液,開始緩緩注入他那殘破的身體。
“我的孩子……我的英雄……”
那位早已哭得失聲的母親,在看到孩子安然無恙的那一刻,積攢的所有力量仿佛都被抽空,雙腿一軟,若不是旁邊的人及時扶住,險些再次癱倒。她看著那個被緊急處理的孩子,又看著那個躺在擔架上、生死不知的年輕背影,嘴唇哆嗦著,卻一個字也說不出來,只能用手死死地捂住嘴,任由無聲的淚水,將臉上的煙灰沖刷出一道道溝壑。
而此刻,在警戒線外的圍觀人群中,一個站在后排的、戴著眼鏡的年輕女孩,正用顫抖的雙手,緊緊地攥著自己的手機。
她叫蘇曉雯,是京海大學新聞系的一名大三學生。今晚,她只是路過這里,準備去買一杯奶茶,卻意外地被卷入了這場驚心動魄的災難。
從一開始,她就和所有人一樣,懷著恐懼、好奇與同情,遠遠地觀望著。她看到了消防員的奮不顧身,看到了被困者的驚恐絕望。她的手機里,也和許多人一樣,錄下了一些模糊的、嘈雜的火場視頻。
直到,那個黑色的身影,逆火而行。
直到,那個燃燒的男人,托舉著生命,從地獄歸來。
那一幕,帶給她的震撼,是顛覆性的。它超越了她新聞課堂上學到的一切理論,超越了她看過的所有英雄電影。那是一種最原始、最純粹、最滾燙的、足以擊穿靈魂的力量。
在所有人都被驚得呆若木雞時,是她,憑借著一名準新聞人的本能,下意識地,舉起了手機。
她沒有開錄像,因為她的手,抖得連屏幕都看不清。
她只是瘋狂地,按下了拍照鍵。
一張,兩張,三張……
而在她所有的照片中,有一張,是完美的。
那是在林楓剛剛沖出濃煙,跪倒在地的瞬間。他背上的火焰,正燃燒到最旺盛的程度,如同為他披上了一件用烈焰織就的、悲壯的戰袍。他托舉著那個巨大的、生命的包裹,虔誠地、穩穩地,將其置于身前。遠處的消防車紅藍警燈,在他身上投下了一層迷離的光暈。
火焰的橘紅,警燈的魅藍,濃煙的死灰,以及英雄跪倒的剪影……
所有的元素,構成了一副充滿張力與神圣感的、宛如宗教油畫般的驚世奇景。
此刻,看著手機屏幕上這張無意中捕捉到的、堪稱“神作”的照片,蘇曉雯的心臟,依舊在狂跳不止。她能感覺到,自己手中握著的,不僅僅是一張照片,更是一枚即將引爆輿論的核彈。
她深吸一口氣,強迫自己顫抖的手指,點開了微博。
她沒有過多地思考,只是將內心最真實的感受,轉化成了文字。
“今夜,京海市,XX小區。我不知道他是誰,我甚至沒看清他的臉。我只知道,在所有人都向外逃離的時候,他一個人,沖了進去。我只知道,當所有人都以為希望已經斷絕時,他,披著一身烈火,托著一個孩子,從地獄里走了出來。他不是神,因為他會受傷,會倒下。但他勝似神,因為他用凡人之軀,行了神明之事。請記住這張照片,請記住這位無名英雄。他,就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帥的逆行者!”
沒有華麗的辭藻,只有最樸素的記述和最真摯的情感。
她將這段文字,連同那張最震撼人心的照片,以及一段記錄著醫護人員緊急搶救的、只有十幾秒的模糊視頻,一起發布了出去。
然后,她按下了“發送”鍵。
……
起初,這條微博,就像是投入信息海洋里的一顆小石子,只在蘇曉雯自己那幾百個粉絲的小圈子里,泛起了一絲微不足道的漣...
它像一?;鹦?,落入了最干燥的、鋪滿了公眾情緒的草原。
“轟——!”
一場前所未有的網絡風暴,在短短的十幾分鐘內,被徹底引爆!
“臥槽!這是P的圖吧?現實中怎么可能有這種場面?!”
“樓上的,我就是現場的!我拿我的人格擔保,這全是真的!那個男人簡直不是人,他是神!!”
“我的天啊!看哭了!這背影!這托舉!這才是真正的英雄?。 ?/p>
最初的質疑,在更多現場目擊者上傳的、不同角度的照片和視頻的佐證下,被瞬間沖垮。取而代之的,是山呼海嘯般的、壓倒性的震撼與感動。
蘇曉雯的那張照片,憑借其無與倫比的視覺沖擊力和故事性,被網友們命名為——《烈火中的托舉》。
它以一種病毒式的、幾何級數增長的速度,開始瘋狂地傳播。
從微博,到微信朋友圈,再到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幾乎所有的社交媒體,都在頃刻之間,被這張燃燒的照片所占領。
各大新聞媒體的官方賬號,也以最快的速度,跟進了報道。
火人英雄#烈火中的托舉#尋找京海市最帥逆行者#
一個個滾燙的、充滿了敬意的標簽,被迅速創建,并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沖上了熱搜榜。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短短半個小時內,熱搜榜前十,被同一個事件,牢牢霸占!
整個華夏的互聯網,在這一夜,徹底沸騰。
無數深夜還在網上沖浪的年輕人,無數剛剛結束一天工作的疲憊中年人,無數早已入睡卻被手機提示音驚醒的老人……無數的人,在不同的地方,通過一塊塊小小的屏幕,看到了同一張照片,感受到了同一種直擊靈魂的震撼。
照片下方的評論區,早已成為了全民情感宣泄的海洋。
“查!必須查出來他是誰!這樣的人,不該是無名英雄!”
“求求了!一定要把他救回來!他救了一個孩子,我們不能失去他!”
“我一個三百斤的壯漢,在被窩里哭得像個傻逼。沒什么好丟人的,這才是我們民族的脊梁!”
“消防員嗎?還是軍人?看那身手和意志力,絕對是!向我們最可愛的人致敬!”
輿論的熱潮,從線上,迅速蔓延到了線下。
京海市的市長熱線、公安局、消防局的電話,幾乎在同一時間,被無數熱心的市民打爆。他們只有一個訴求:英雄現在在哪里?情況怎么樣了?
……
而此刻,在這場滔天輿論風暴的中心,那輛載著林楓的、呼嘯的救護車,剛剛抵達了京海市第一人民醫院——全省最好的燒傷科,就在這里。
醫院門口,早已接到通知的燒傷科專家團隊,嚴陣以待。
車門打開,當醫護人員將那個渾身焦黑、生命垂危的年輕英雄,從車上抬下來時,即便是見慣了生死的醫生們,眼中也閃過一絲動容。
“直接送進搶救室!啟動最高級別應急預案!”
“通知血庫,準備足量血漿!”
“麻醉科、呼吸科、ICU,全部到位!”
一道道指令,在寂靜的醫院走廊里,顯得格外清晰。
林楓被飛快地,推進了那扇亮著紅色“搶救中”燈光的、冰冷的大門。
門外,是焦急等待的醫護人員。
更遠處,是喧囂沸騰的整個世界。
門內,是與死神之間,一場無聲的、殘酷的拉鋸戰。
而此時此刻,沒有人知道他的名字,沒有人知道他的身份。
他就像那張照片一樣,只有一個代號——英雄。
而他的傳奇,才剛剛開始。他的昏迷,則為這個傳奇,拉開了一場席卷全國的、尋找與關注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