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剛那如同實質般的銳利目光,仿佛兩柄無形的手術刀,試圖將林楓的靈魂從這具孱弱的軀殼中剝離出來,放在陽光下仔細審視。周圍的空氣,似乎都在他那番驚人的論斷中凝固了。
李鐵臉上的肌肉僵硬著,他完全無法理解吳剛話語中蘊含的深意。什么叫“用子彈校準身體”?在他看來,射擊就是瞄準、擊發,打得準就是好兵,脫靶就是廢物,簡單明了。可這位全師都赫赫有名的“槍王”吳剛,卻從林楓那堪稱恥辱的十三環成績中,看出了截然不同的東西。
而林楓,在那雙探究的目光注視下,心中第一次泛起了波瀾。
他低估了這支軍隊。
他原以為,這里只是一群遵循命令、進行程式化訓練的士兵。卻沒想到,竟有如此眼光毒辣之人,能透過現象,直抵問題的本質。
他不能承認,也無法否認。
沉默,是此刻唯一的選擇。
他只是靜靜地回望著吳剛,那雙古井無波的眸子里,沒有絲毫的慌亂,只有一片坦然。仿佛對方談論的,是另一個與他毫不相干的人。
這種極致的冷靜,反而讓吳剛心中的驚疑更盛。他從這年輕士兵的眼中,看不到任何被揭穿后的心虛,也看不到任何被誤解后的委屈。那份平靜,深邃得如同萬年寒潭,讓他這個見慣了風浪的老兵,都感到了一絲心悸。
“你……”吳剛喉結滾動了一下,還想再追問些什么。
但林楓卻搶先一步,立正,敬禮,聲音不大但清晰異常:“報告教官,我不知道您在說什么。我的成績很差,我會努力訓練,爭取下次不再拖九班的后腿。”
他巧妙地將問題拉回到了成績本身,用一種近乎謙卑的姿態,堵住了對方所有的追問。
一拳打在棉花上。
吳剛深深地看著他,足足看了有十幾秒。他知道,再問下去也不會有任何結果。這個新兵,心智的堅韌程度,遠超他的想象。
“好,很好。”吳剛緩緩地點了點頭,語氣莫測,“歸隊吧。”
“是!”
林楓轉身,抱著槍,邁著沉穩的步伐,回到了九班的隊列中。從始至終,他的背影都挺得筆直。
周圍的嗤笑聲已經消失了,所有人都被剛才那段高深莫測的對話搞得云里霧里。他們雖然聽不懂,但他們看得懂吳剛教官那前所未有的凝重表情。能讓“槍王”如此對待的人,絕不可能是個簡單的廢物。
吳剛沒有再看林楓,而是轉向李鐵,用一種不容置疑的語氣命令道:“李鐵,你們班這個兵,體能是弱了點,但射擊方面的天賦,是我見過最好的之一。你,給我盯緊了。別讓他因為體能,把這份天賦給埋沒了!”
此言一出,全場皆驚!
李鐵更是如同被雷劈中一般,當場愣在了那里。
天賦最好之一?就那個打了十三環的成績?
他張了張嘴,想要辯解,卻看到吳剛那不容置疑的眼神,只能把滿肚子的疑問都咽了回去,大聲回答:“是!保證完成任務!”
射擊訓練在一種詭異的氛圍中結束了。
回去的路上,九班的隊列鴉雀無聲。所有人的目光,都有意無意地瞟向那個走在隊尾的孤獨身影。林楓在他們心中的形象,已經徹底從一個“孱弱的廢物”,變成了一個“無法理解的怪物”。
而林楓,對外界的一切都恍若未聞。他的心神,完全沉浸在剛才的射擊體驗所帶來的巨大沖擊之中。
那份無力感,如同附骨之疽,深深地刺痛了他。
他清晰地認識到,自己最大的問題,并非是缺乏意志,也不是缺少技巧,而是這具身體,這臺性能爛到極致的“硬件”,已經嚴重拖累了他那頂級的“軟件”系統。
靈魂與**之間的巨大鴻溝,在后坐力撞擊肩膀的那一刻,被血淋淋地揭示了出來。
如果不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對這具身體的徹底改造,那么他前世所有的經驗和技巧,都將是空中樓閣,毫無用武之地。他將永遠只是一個跑五公里都費勁、打靶只能打十三環的“理論王者”。
不!
他絕不允許自己淪落到那般境地!
一股前所未有的緊迫感,如同鞭子般狠狠抽打在他的心頭。他必須立刻、馬上,制定一個更科學、更高效的身體改造計劃。
深夜加練,只是第一步,是單純的“消耗”。而一個完整的改造計劃,必須包含三個核心環節:消耗、補充、恢復。三者缺一不可。
消耗,他已經在做了。那么接下來,就是補充與恢復。
補充,即營養。
恢復,即科學的休息與肌肉修復。
林楓的腦海中,迅速浮現出了前世組織里那些頂級營養師和運動康復專家為他們量身定制的方案。那些方案,每一個細節都建立在最前沿的運動科學和人體生理學基礎之上。
“蛋白質,優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微量元素……”一個個名詞在他腦中閃過。部隊的伙食標準極高,頓頓有肉有蛋,營養均衡,油水也足,足以保證一個正常新兵超高強度訓練下的能量消耗。
但對于林楓這種將身體壓榨到極限,甚至進行遠超常規訓練量的“變態”而言,白天吃飽的那頓飯,經過一下午的訓練和晚上的秘密加練,到了深夜睡覺前,能量早已消耗殆盡。饑餓感如同蟲子般啃噬著他的胃,不僅影響睡眠質量,更阻礙了肌肉在夜間的黃金恢復期進行超量恢復。
他需要加餐,需要在睡前補充足量的、易于吸收的蛋白質,來修復和重構他那被一次次撕裂的肌肉纖維。
最簡單、最直接的蛋白質來源,就是雞蛋和牛奶。
可是,在紀律嚴明、一切按標準供給的軍營里,想獲得額外的食物,談何容易?
林楓的目光,變得深邃起來。
他知道,這將是他面臨的又一個挑戰。一個與體能無關,卻同樣考驗智慧與勇氣的挑戰。
……
第二天中午,食堂。
第二天中午,食堂。
經過了一上午高強度的隊列和戰術基礎訓練,新兵們早已饑腸轆轆,一個個如同餓狼般撲向打飯的窗口。
飯菜豐盛可口,一大份米飯,一大勺紅燒肉燉土豆,一勺清炒時蔬,外加一碗飄著厚厚蛋花的紫菜湯。對于普通新兵來說,這足以讓他們吃得心滿意足,能量滿滿。
林楓也同樣狼吞虎咽,他知道,這是他下午訓練能量的主要來源。
他打好飯,沒有立刻找位置坐下,而是端著餐盤,徑直走到了負責打菜的窗口前。
窗口后,是一個身材壯碩、腰上圍著白色圍裙的胖乎乎的老兵,肩上掛著一級士官的軍銜。他便是新兵連的炊事班長,外號“胖大海”的張海。
張海正忙得滿頭大汗,見林楓打完飯還不走,便不耐煩地吼了一句:“看什么看?打完飯趕緊找地方吃去,別堵著后面的人!”
林楓沒有被他的氣勢嚇到,他將餐盤放在窗口的臺子上,用一種平靜而誠懇的語氣說道:“班長,您好。我想跟您申請一下,能不能每天額外給我提供兩個煮雞蛋,或者一杯牛奶?”
這話一出,周圍瞬間安靜了。
排隊的新兵都用看白癡的眼神看著林楓。就連九班的戰友,也都停下筷子,不敢相信的看了過來。
在部隊搞特殊?還是找脾氣最爆的炊事班長要?這小子瘋了!
果然,張海先是一愣,跟著就好像聽到了天大的笑話,夸張的大笑起來:“哈哈哈!你說什么?我沒聽錯吧?你要額外加餐?還要雞蛋牛奶?”
他把手里的鐵勺往桶里一放,發出“當”的一聲巨響。
“小子,你當這里是你家開的五星級酒店啊?還帶睡前宵夜的?”張海的臉沉了下來,指著林楓的鼻子罵,“我知道你們白天訓練累,晚上餓得快,哪個新兵不是這么過來的?別人都能忍,就你不行?到了部隊,就得一視同仁!憑什么就你特殊?”
面對這毫不客氣的訓斥和周圍的哄笑,林楓的表情沒有一點變化。
他早料到了這個結果。
他沒有爭辯,也沒有退縮,只是用那雙清澈又堅定的眼睛,直視著張海,緩緩的說道:“班長,我不是覺得伙食不好,部隊的伙食非常好,我每頓都能吃飽。但是我身體底子太差,為了跟上進度,我必須進行超量訓練,能量消耗比別人大得多。”
他頓了頓,語氣更誠懇了:“晚上我總被餓醒,這影響休息,更影響肌肉恢復。吳剛總教官說我射擊天賦很好,不能因為體能給耽誤了。想快速提高體能,除了拼命練,就必須有足夠的營養。我不是想搞特殊,只是想變強,不拖累集體,不辜負吳教官的期望。希望您能理解。”
這番話有理有據,不卑不亢,讓張海準備好的一肚子罵人話都憋了回去。
他皺著眉,重新打量著眼前這個新兵。關于林楓的傳聞,他也聽過一些。格斗場上戲耍教官,內務是藝術品,射擊倒數第一卻被槍王吳剛點名表揚……這些事湊在一起,讓他也對這個年輕人很好奇。
“哼,說得比唱得還好聽。”張海撇了撇嘴,但語氣明顯緩和了一些,“部隊有部隊的規定,我不能為你一個人破例。再說了,誰知道你小子是不是在找借口偷懶?”
林楓知道,事情有了轉機。
他立刻說道:“班長,我可以用我的訓練成果來證明。您可以給我定一個標準,比如,五公里成績每提高一分鐘,或者引體向上多做一個。只要我能達到,您就獎勵我一個雞蛋。如果我達不到,我不僅不要加餐,還愿意來炊事班幫廚一個月,洗碗削土豆,什么都干。”
這是一個對賭協議。
林楓將自己的尊嚴和未來的努力,都壓在了賭桌上。
周圍的新兵們都驚呆了。用訓練成績換雞蛋?還賭上了一個月的幫廚?這簡直是聞所未聞!
張海也被林楓的提議給鎮住了。他看著林楓那張寫滿了認真的臉,心中的那點輕視,不知不覺間已經煙消云散。他當了十年兵,見過各種各樣的刺頭和孬兵,卻從未見過用這種方式,來為自己爭取權益的新兵。
這個兵,有點意思。
張海沉吟了片刻,粗大的手指在灶臺上有節奏地敲擊著。他在思考。林楓的提議,既給了他臺階下,又符合部隊“按勞分配”、“鼓勵先進”的原則,如果操作得當,甚至可以作為激勵其他后進兵的典型。
“好小子,有種!”張海眼中閃過一絲贊許,“行!我跟你賭了!”
他伸出一根粗壯的手指:“標準我來定!從今天起,一個星期!只要你的五公里成績,能跑進23分鐘,我就破例,每天給你兩個煮雞蛋!要是跑不進,你小子就給我老老實實地過來削一個月的土豆皮!敢不敢?”
23分鐘!
這個數字一出,周圍響起一片倒吸冷氣的聲音。
新兵五公里的及格線是23分30秒。林楓昨天的成績,是慘不忍睹的28分多,距離及格線都還有著天壤之別,更別說跑進23分鐘了!一個星期的時間,要提高五分多鐘,這根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所有人都覺得,林楓輸定了。
李鐵在不遠處聽著,眉頭緊鎖,他覺得林楓太沖動了。
然而,林楓卻毫不猶豫,挺直了胸膛,大聲回答:“好!一言為定!”
“有種!”張海哈哈大笑,對這個新兵的觀感徹底改變,“行了,滾去吃飯吧!這一個星期,老子等著你來給我削土豆!”
“謝謝班長!”
林楓端起餐盤,在眾人復雜的目光中,轉身離開,找了一個角落的位置,安靜地吃起了飯。
他知道,自己已經成功了一半。
……
解決了營養補充的問題,剩下的,就是科學的恢復。
當天深夜,當營房里再次響起均勻的鼾聲時,那個孤獨的身影,又一次出現在了營房樓后的那片空地上。
他依舊重復著那些基礎的體能動作,俯臥撐、深蹲、平板支撐……將自己壓榨到每一絲肌肉纖維都發出痛苦的哀嚎。
但與以往不同的是,在力竭之后,他沒有立刻回去休息。
他靠在冰冷的墻壁上,大口地喘息著,等心跳稍微平復了一些后,便開始了另一套截然不同的訓練——恢復性訓練。
他先是進行了一組靜態拉伸。每一個動作都保持三十秒以上,他能清晰地感覺到,自己那因為過度使用而緊繃、僵硬的肌肉群,正在一點點地被拉開,舒展。酸痛感,在這種持續的牽拉中,奇跡般地得到了一絲緩解。
這是最基礎的恢復手段。
接下來,才是關鍵。
他坐了下來,將一條腿伸直,用雙手的大拇指,開始在自己的大腿肌肉上,進行深度的按壓。
他的手指,如同最精密的探頭,在他的肌肉組織中,緩緩地移動,尋找著那些因為訓練而產生的“激痛點”——也就是俗稱的肌肉硬結。
這是前世的運動康復專家教給他的“扳機點療法”。通過對這些激痛點進行持續、深度的按壓,可以有效地放松緊張的筋膜,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加速乳酸等代謝廢物的排出,從而極大地提高肌肉的恢復速度。
“嘶……”
當他按壓到股四頭肌外側的一個硬結時,一股劇烈的、酸爽無比的痛感,瞬間如同電流般傳遍全身,讓他忍不住倒吸了一口涼氣。
但他沒有松手,反而加大了力道,用一種近乎自虐的方式,持續按壓著那個點。
他的額頭上,汗珠滾滾而下。
三十秒后,他緩緩松開手指。那股劇痛如潮水般退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種難以言喻的舒暢和輕松。他能感覺到,原本如同鐵板一塊的大腿肌肉,似乎變得柔軟了一些。
有效!
林楓心中一喜,繼續用這種方法,處理著自己小腿、臀部、背部、乃至手臂上的每一個激痛點。
整個過程,痛苦而漫長。
他就這樣,在深夜的孤燈下,像一個最嚴謹的工匠,一點一點地,修復、打磨著自己這具殘破的身體。
時間,就在這種日復一日的極限消耗與科學恢復中,悄然流逝。
林楓的生活,變得規律到了極致。
白天,他跟著大部隊進行常規訓練,依舊是那個掙扎在及格線上的后進兵。
中午,他在食堂里,用最快的速度吃完飯,然后去炊事班,換取那來之不易的兩個煮雞蛋。他總是將蛋黃分給身邊看起來同樣體虛的戰友,自己只吃蛋白,因為他知道,蛋白才是純粹的蛋白質。
晚上,他進行一小時的極限體能加練,再用半小時進行深度的拉伸與自我按摩。
他的改變,是悄無聲息的,是潤物細無聲的。
起初,并沒有人注意到。
直到一個星期后,那場決定他是否要去削土豆的五公里考核,如期而至。
當林楓站在起跑線上時,沒有人看好他。就連李鐵,也只是拍了拍他的肩膀,讓他盡力而為,別受傷就好。
然而,當發令槍響后,奇跡,發生了。
林楓不再是那個跑一公里就臉色發白、兩公里就開始掉隊的身影。
他的步伐,雖然依舊沉重,但卻充滿了某種獨特的節奏感。他的呼吸,雖然依舊急促,但卻不再紊亂。他緊緊地跟在隊伍的中后段,像一塊頑固的礁石,任憑疲勞的浪潮如何拍打,他始終沒有被沖垮。
最后一公里,當許多人都開始掉速時,他甚至還有余力,完成了一次……超越!
當他沖過終點線,按下計時器的那一刻,在場的所有人,包括班長李鐵和特意前來觀望的炊事班長張海,全都石化了。
計時器上,鮮紅的數字,清晰地顯示著——
22分5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