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飛向下翻動著評論區,一個網友先開起了大清的玩笑后,各路網友都要來湊湊熱鬧。
你根本搞不清楚,諸夏一個禁迷幻的國家,為什么人們總能想出這么抽象的評論和“金點子”!
“不行了!我得歇一會,笑得肚子疼!”
趙飛緩了好一會后,被其中一條網友的評論吸引,索性自己點開了搜索框。
我倒要看看這事兒真的假的!
「《大英國檄》」
天幕上畫面悠悠一轉,四個大字率先映入古人們眼簾。
大英國檄?
檄文?
英國?
一時間,就連許多老學究們也在自己的知識海洋里翻找著關于這個國家的記載。
尤其是明朝的一些學術大師。
“大明之后是女真人的清朝,之前肯定沒有這個英國!”
“所以,這是清朝之后的國家?”
“英者,超群、睿眾也。”
“不知道出自易經還是哪里?究竟寓意什么?”
“肯定是開國皇帝想要臣民道德高尚,人人英雄氣唄!”
“兄臺果真高見!”
......
「說一個很奇葩的歷史冷知識,帶英在發動鴉片戰爭之前,曾對清朝打出了一個旗號:
反清復明!」
清朝:???
漢人反抗我們很合理,老鄉的刁民反抗也有些合理。
但是?。?!
帶英!你特么來湊什么熱鬧?
哥們你是諸夏人???
你連黃種人都不是??!
「鴉片戰爭開戰之前,英國確實發布了一篇名為“三大恨討清檄文”」
是不是聽著很熟悉,但是又很奇葩?
我們都知道,明朝萬歷年間,建州女真逐漸崛起,并在薩爾滸大戰中戰勝了明朝,一舉扭轉了明清局勢。
萬歷四十六年,努爾哈赤建國后發布《七大恨檄文》禱告天地,宣布不承認與明朝的附屬關系,起兵反明。
......
奉天殿上
朱元璋逐字查看七大恨上面的內容,還沒看完,惱火就上來了:
“荒唐,普天之下皆為王土!”
“我大明在自己的領地上做事還需要他一個蠻子指指點點?”
“你個韃虜,你還恨上咱大明了!”
一眾文武看完后紛紛氣笑了,先不說大國行事何須跟你解釋。
你跑來我大明種地,經過允許了嗎?
這叫侵占大明土地懂不懂?
驅趕你不是應該的嗎?
當時的主官到底是誰?怎么沒一刀殺死這群搬弄是非的蠻子!
武將們看得手都癢了,藍玉抖擻了一下肩膀,咧嘴道:
“上位,俺是看出來了滅咱大明的主兇了!”
“請上位給俺個機會,俺替您收拾了他們!”
李文忠呵呵一笑:“陛下,您應該知道微臣在漠北的事跡的,這種活讓微臣來干最合適不過了?!?/p>
藍玉張大了眼睛瞪著李文忠,不就是殺過幾個人嗎,搞得我藍二就沒你能殺一樣。
其余的武將也紛紛不甘示弱,嚷道自己也可出戰。
“閉嘴!讓咱先看天幕!”
“東北的女真人,不過抬手的事兒,沒有先吃瓜重要!”
......
畫面一轉,一群白皮膚的異族人陡然出現在天幕里。
“我嘞個乖乖,這是鬼嗎?怎么皮膚這么白?”
“這眼睛,這頭發,好丑啊!”
“???哪來的蠻夷?”
白人們坐著遠洋大船,載著吃飯的家伙一路飄零到了清朝關外。
有樣學樣的按照諸夏的規矩,焚香凈手一番禱告天地。
領頭的洋鬼子表情肉疼的掏出在絲綢上書寫的檄文,用著蹩腳的漢語開始誦讀。
「帶英于是有樣學樣的復刻了滿清入關前的檄文,將七大恨搞成了三大恨!」
「不清楚的,還以為老倫敦的爵士們受了啥天大的委屈。」
「在這篇檄文里,帶英是按照諸夏自古以來的道理通篇書寫的。」
畫面給到了檄文內容上,旁白聲在一旁講解著:
帶英一上來,就先給自己封了個“統轄西牛賀洲大狼山三十六島大英國主。”
大狼山指的是如今的好望角,西牛賀洲指的是殖民地天竺。
三十六島則是指帶英本土及其其余殖民地。
老爵爺們上來就是先訴苦,將自己擺在了正義的地位:
俺不辭辛苦大老遠的飄了半個世界,就為了和你們做生意!
而你們卻閉關鎖國,禁止貿易,難道不知道互通貿市是對你我都有好處的嗎?
我國雖小,卻有大國風范,愿意遵守國際規范。
你雖大國,卻目光鄙夷,上不能撫順番邦,下不能安諸夏黎民。
我們在嶺南本來老老實實做生意,奈何你的官員言語和武力多次挑釁,擾亂了我們的貿易,這是大國風范嗎?
甚至還過分的強行扣留我國的普通商人,這嚴重侵犯了國際規范!
滯留我國商船,此乃一恨也!
......
天幕下,古人們的頭腦瘋狂著運轉著,怎么聽著這群洋鬼子講的這般有道理?
本來我諸夏就是天朝上國,歡迎小國來做生意,學習先進的諸夏夢的。
遠來是客也!
諸夏身為天朝上國,自然沒有拒絕抱著謙虛心態過來膜拜的小國。
但是,鴉片是什么?
當天幕適時的放上鴉片的解釋后,各時空的先輩們恍然大悟!
好家伙,這玩意不就是加強版的五石散嗎?
唐朝
“跑我諸夏來販賣五石散這種墮人心志,壞人身體的毒物,也有臉叫屈?”
“諸夏費盡心思,才禁斷了五石散,可不能讓這群蠻夷破壞了!”
“夷狄亡我諸夏之心不死啊?!?/p>
“咱大唐律令上都說了,吸食五石散的不得科考與出仕,這玩意誰敢碰??!”
“蠻夷就是蠻夷!顛倒是非!”
......
「貴國浙江省定海、舟山等地,本是我國原有領土?!?/p>
「前朝倚仗強權侵占竊取,劃入內地版圖,挫我國威,奪我土地?!?/p>
「此事耿耿于懷至今,是為二恨也?!?/p>
明朝:???
“咱大明和這鬼蠻夷打過交道嗎?”朱元璋有點摸不著腦袋了。
他自己都是第一次見到這種番邦人,之前大元朝的色目人都比他們膚色黑,五官好看一點。
這群沒見過的蠻夷,太奇怪了!
群臣搖了搖頭,“陛下,興許是后世的大明朝跟他們打了交道?!?/p>
朱元璋微微頷首,“浙江本我天朝自古以來的領土,何曾屬于這群番邦人?”
“胡攪蠻纏!”
“咱后世的子孫也是個蠢貨,遇到這群蠻夷就該一巴掌全都拍死!”
崇禎九年
朱由檢沉默半天后,“傳旨張鏡心,給朕往死里打!”
“跑了一個,讓他拿頭過來?!?/p>
......
至于鴉片一事,本是我國藥材物產,偶爾吸食以抵御海上瘴氣。
保養品懂不懂?
跟貴國的茶葉是一樣的道理。
只是...
湊巧有奸商夾帶至諸夏內地,企圖牟利。
又湊巧引誘了貴國百姓沉迷此物而已。
——豈能將罪責歸咎于我國?
我國雖偏居一隅,但漁業、畜牧、珠玉等各類珍寶無不豐足,民富國強豈遜于貴國?
貴國君主為何偏信庸碌臣子妄啟事端?
試想:嚴禁貴國百姓吸食尚屬合理,但將販賣鴉片引誘民眾之責獨歸我國
——此言何其荒謬!
更甚者,貴國不法文武官員每日強行登船搜查鴉片,趁機搶劫行徑如同倭寇,實在有失國體,令人憤慨。
此為三恨也。
......
天幕下的古人們有的并不了解事件發生的背景,天幕料想到了這種情況。
在每一段檄文的旁邊,都會注釋白話,還貼心的將一些背景故事順便附上。
更是將帶英的檄文,主動的翻譯成了人話:
我們帶英承認:
百姓吸食鴉片是有害的,但是販賣鴉片的我們就要承受這樣的罪過嗎?
況且!
我帶英只負責制作和售賣而已。
我們就是一群老老實實做生意的好人。
你們應該責罰的是販賣鴉片的清國官員和商人,而不是將一切罪責都推到我國身上。
秦朝
扶蘇瞪大了眼睛,一向儒雅的他長了這么大,第一次見到這么不要臉的人。
老秦人時常罵當年的晉國不要臉,現在他發現了,老秦人說得不對。
這世界上還有比大晉更壞的國家:
帶英比晉國還不要臉??!
孔夫子說邦周的天下禮崩樂壞了,沒救了。
扶蘇卻忽然覺得,咱們諸夏的道德標準貌似一直都挺高的!
“我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