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官趙高?現在都說是宦官趙高聯合丞相李斯發動‘沙丘之變’,但我記得不是說趙高是中車府令嗎?”
追評:“有可能沒有閆干凈。”
追評1:“除了清朝是全閹,其他朝代好像都是只言魔丸的。”
追評2:“別說了,我一想到紫禁城里全是把不住門的尿騷味,就對皇權徹底祛魅了。”】
......
清朝
雍正皇帝大呼冤枉,他可是皇帝,天底下最大的體面人,怎么可能讓皇權象征的紫禁城充滿了污穢!
“哪來的野史?”康熙怒拍桌案,氣得胡子直抖,剛要繼續開口卻是又被氣笑了:
“我堂堂愛新覺羅,天下至尊至貴之家,豈能這般不講體面?”
“野史!定是漢人詭計!”
“大清朝從來沒有這等規矩!”
乾隆時期
弘歷抹了一把冷汗,感覺冥冥之中有一道道來自西郊的目光正在注視著他。
“哪有味啊!”乾隆不服的對彈幕調侃進行抗辯,“紫禁城里用的都是上等的熏香!”
“怎么可能有那......”
體面人難以啟齒那話語,最后還是憤憤道:
“朕只是為了杜絕后宮隱患罷了!”
乾隆不想再解釋自辯了,怕自己的話落在旁人耳中再被曲解了意思。
朕只是杜絕宮闈陰私事兒,直接一刀切,至于在怕什么,你別管!
......
朕那仁厚孝順的孩子,從不忤逆朕的好兒子......
如果朕真的要賜死他的話,天幕沒有出現之前,那個未曾做到如今這般蛻變的扶蘇,或許真的會......
他緩緩地,一寸一寸地,將那雙蘊含著無盡殺意的眼睛,從天幕上移開。
目光,落在了殿下那兩個已經面無人色的身影上。
“趙高。”
“李斯。”
皇帝的聲音很輕,很平淡,沒有一絲怒火,卻讓整個大殿的溫度驟然降到了冰點。
“陛下,老奴有罪!”
趙高撲通一下跪在了地上,手腳并用如狗一樣爬行到臺前,身子伏得很低,屁股撅得老高。
無論后事再怎么講,他做的事兒已經無法洗白了,扣下皇帝遺詔,篡改詔書......
“陛下,老奴有罪,老奴萬死不辭,求陛下看在老奴侍主多年的份上,放過老奴的家人吧!”
“老奴從小就跟著陛下您一塊兒長大,老奴......也是宗室啊!”
“閉嘴!”沒待嬴政開口,九卿之一的大宗正立馬嚴聲喝道:
“妄你知道自己是個秦人,居然干出這等禍國之事。”
“你也配稱宗室?”
大宗正喝罵完,走出來作了一揖道:“陛下,此等逆賊國賊奸賊,臣今日即以家法先處置了他!”
“自今日起,嬴姓宗族將趙高除名!其家族及子嗣概一而同!”
趙高霎時間臉色變得蒼白,只要皇帝沒有追究他的家族,就算他死了,家族依然能得到宗室的庇佑,而如今,他要被宗室除名。
本就在商公變法后,宗室家族的力量就削弱了,他家若是連這層低保都拿不了......
嬴政沒有言語,只是蹙眉嫌棄殿內忽起的騷味。
甲士會意,直接將趙高拖到了殿外,怎么處置也不是他該知道的。
始皇帝這才略帶贊賞的開口道:“大宗正乃我嬴姓翹楚,您處置的很公允,這等敗類若是繼續留在族中,盡是糟我嬴姓名聲。”
大宗正頷首,行禮退下。
“李斯。”嬴政目光落下,聲音很輕,“朕很失望。”
李斯跪在地上,身子顫抖,嘴唇抿了又抿,卻最終無言。
任何解釋都是蒼白的,秦王未曾辜負他,他卻辜負了賞識信賴他的秦王。
“陛下,罪臣愿聽從任何處置。”
嬴政默然,目光又回到了天幕上。
他現在還是不太相信,扶蘇會老老實實的服從亂命,更何況他手中可是有三十萬大軍啊!
讓你死你就死啊?你傻啊?
最大可能應該是扶蘇忽然暴斃......
......
畫面繼續播放
“大秦皇帝詔曰:......賜死!”
“荒謬!陛下怎么可能下達這種詔書。”蒙恬拔劍而起,寒芒架在了傳旨的宦官脖子上,扭頭對扶蘇道:
“殿下,國內定然出現了叛亂,我們必須南下澄清玉宇,還天下一個太平啊!”
扶蘇沉浸在難以置信的震驚中,對蒙恬的話恍若未聞。
蒙恬氣得大忒一聲,揮手讓人將小宦官先行看守起來,隨后來到扶蘇面前,言辭懇切道:
“殿下,我蒙氏乃秦國四代上卿,您信我不信?”
扶蘇愕然抬首,“...信!”
“既如此,殿下莫要自誤,先讓末將領人往咸陽探查消息一二,再做決策,如何?”
“但聽將軍所言...”
畫面悠悠一轉。
蒙恬帶領一隊親隨尚未離開多久,營中便有疾馳的兵卒趕上了他。
“將軍,大事不好了!”
“出什么事兒了?”蒙恬眼皮子直跳。
“長公子自刎歸天了!”
親兵的話如同一記重錘狠狠的砸在了蒙恬的腦門上,一霎那,耳朵轟鳴,頭暈目眩,宛若有千人嘈雜,有數不清的人影陸離在視線上晃動,直直的跌落馬下。
“將軍,將軍!”
親隨們扶起蒙恬,此時的他面色枯白,眼神中充滿了絕望和無助,竟嗚咽咽的顫聲道:
“蒙恬愧對國恩啊!”
......
「當矯詔送達上郡時,扶蘇雖心中疑惑,但浸染了數十年的儒家忠孝之道,卻成了他靈魂的枷鎖。
最終手握三十萬邊軍的他,沒有選擇揮師南下,澄清玉宇,而是在悲憤與困惑中,引頸自刎。
一代儲君,就此落幕。
史載扶蘇“剛毅而武勇,信人而奮士”,其人格魅力甚至讓陳勝吳廣起義時,仍以“吾聞二世少子也,不當立,當立者乃公子扶蘇”為號召。
秦失其鹿,天下群雄并起,華夏大地再次陷入了短暫的分裂與戰亂中。
直至漢高祖劉邦的興起,才再次統一了華夏。
說到底,扶蘇的有兵無膽,最終讓權謀的毒箭射穿了大秦的國運。
幾百年秦人的奮斗,六世明君的努力,二世而亡。」
秦朝
咸陽宮眾人:???
長公子就這么自刎歸天了?
嬴政的瞳孔急劇收縮,眼神里滿是震撼,他是知道兒子仁孝寬厚的,但從沒想到這孩子的本分會這么實誠!
唐太宗李世民是二代皇帝,只有八百人就敢發動玄武門之變。
那永樂大帝亦是如此。
“人家永樂皇帝在豬圈里吃了幾年的豬食都要造反搏正名,你你你......”
嬴政指著好大兒,手直哆嗦,話也不完整了:
“......你說說你是怎么尋思的呢?”
“額給了你三十萬大軍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