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
雍正作為過來人,再度看到建文時期的歷史,仍是搖頭嗤笑,“前朝的朱允炆當真是天底下頭號的蠢人,削藩都削不明白?!?/p>
又是想起來他那群讓他頭疼的弟弟們,嗯,已經不是弟弟了。
尤其是被他改名的阿其那,賽斯黑。
雍正忍不住嘆道:“要是都能學一下前明的周王和二爺就好了?!?/p>
做個賢王,讀讀書,聽聽曲,不好嗎?
朱橚:???朱允炆他也沒放過我啊???
「隨后,建文初年四月,齊王朱榑、代王朱桂被貶為庶人。
六月,岷王朱楩流放漳州。
朱元璋十四子朱柏被以私造寶鈔、私藏甲胄等罪名貶為庶人,被詔令進京受審。
與此同時,朝廷秘密派軍偽裝成商隊,隨后突然發難包圍了湘王府,試圖逮捕朱柏。
湘王朱柏無以自明,不堪受辱,便舉家**,以死明志?!?/p>
天幕上,一個又一個的天生貴胄的朱家王爺被兵士逮捕,舉家被貶為庶人,隨軍流放。
曾經有多高高在上的他們,在被削藩的那一刻便成了罪人。
湘王府中,烈焰焚燒了昔日繁榮的王府,朱柏的妻女抱作一團,滿臉的淚痕卻目光堅毅,等待著大火燃燒掉他們的生命。
朱柏舉著長劍,仰天長嘯,“本王乃高皇帝血胤,豈能受辱于傖徒?!?/p>
「朱柏,非嫡非長非幼非愛,十四歲就藩,既不是軍權在握的九大塞王,也不是封地富裕的中原和江南。
沒有兒子,平日素愛與王妃游山玩水,與文人吟詩作對,酷愛修仙訪道。
在其**后,建文朝上謚號曰“戾”?!?/p>
漢朝
漢武帝劉徹是真看樂了,第一次見人削藩能削到這種地步的。
“縱使強如朕這樣的千古一帝,削藩時都要小心翼翼啊!”
劉徹就像看傻子一樣,他很懷疑朱元璋這樣的皇帝怎么會選一個這樣的繼承人。
“周王這種嫡系王爺也敢削這么慘,其他宗室誰還敢支持你?”
唐朝
李世民的眼睛瞇了起來,突然釋懷的笑了。
他想到自己當初想要削減名爵和封地的時候,作難的程度幾乎讓他和大臣們不眠不休的議論很久,也好不容易說服了老爹。
削藩絕不是因為想要故意打擊你的威信,削藩是大唐為了開源節流,更好的治理天下。
“自古以來,削藩都是小心翼翼的事兒,生怕動一下就出了大事。”
怎么到了明朝建文皇帝眼里,削藩跟喝水一樣輕松了。
北宋初年
趙匡胤看得眼睛發紅,怎么人家明朝的皇子皇孫一個個就這么有骨氣呢?
“好一個有血性的孩子?。∫俏掖笏蔚淖訉O就更好了。”
明朝
朱元璋喘著粗氣,竭力想要平息心底的憤怒,咱怎么選了這么個白眼狼當皇帝呢!
馬皇后拍著老朱的背,心疼的幫他順氣,作為一國之母,淮西集團真正主人,她自然也不是表面那種只會母儀天下的模子女人。
馬皇后鳳眼一瞥,淡淡的開口道:
“標兒,你自己的兒子,你想怎么處理?”
朱元璋沒有開口,但他的心其實也早就淡了。
一開始的憤怒和其他負面情緒是人正常會有的,但作為皇帝,若是一點養氣功夫都沒有。
還一直為未來沒有發生的事生氣,這并不值得。
既然朱標因為意外去世,導致了朱允炆的登基,那他絕不會讓這個意外再次發生。
同時,朱標也是他培養了幾十年的太子,不可能因為這種事說廢就廢掉的。
都當了這么多年的太子,無論手段還是權謀都是在線的,所以老朱也默然妻子把這樣的問題拋給了朱標。
“標兒,你自己的兒子,自己去處理?!?/p>
爹娘都已經說話了,諸王和群臣也傾著耳朵聽著。
朱標眼睛里布滿了血絲,朱允炆做出這樣的事可以說是辜負了朱元璋的寄托,也敗壞了朱標在洪武朝的人緣。
“父皇,呂氏向來有不敬太子妃的心思,兒臣想要休掉側妃?!?/p>
他想要直接斷了朱允炆登基的念想,虎毒尚且不能食子。
忠孝是大明治國之根本。
他是太子,為天下表率,更不能做這樣的事。
況且,大家都知道,沒有母親庇佑的孩子,在深宮中的處境......
朱元璋微微點頭,接受了朱標的話。
這樣既能安撫淮西勛貴的心情,給他們心底加一把鎖,他對太子朱標的信賴依舊。
太孫朱雄英的位置也很穩固,依然是常氏嫡出的孩子。
同時,朱允炆這種昏君這一次絕不會有上位的機會。
【“可以說,朱允炆這一手直接暴露了他真實的政治才能,蠢到了極致?!?/p>
“朱柏是一個正常的王爺,也是絕大多數王爺的底線,他被逼自盡,宗室就徹底會與建文決裂?!?/p>
“你要知道老十二和朱允炆年齡差不多大,倆人名義上叔侄關系,沒就藩前那就是一塊玩長大的,這可是叫發小的關系啊?!?/p>
“世人皆知十二爺最沒野心,長相俊秀卻潔身自好與妻子關系極好,手上有護衛軍卻不結黨營私,偏偏就逼死了最老實的一個王爺,其他人怎能不人人自危?”
“我覺得老五也沒啥毛病啊,就喜歡擺弄草藥,鉆研醫術,為啥先搞他?”
追評:“因為周王是嫡子,還和九大塞王實力最強的朱棣關系極好?!?/p>
追評:“因為最先被貶為庶人的幾個王爺都是國喪期間上書質疑:為什么老子死了當兒子的不能回去。”
追評:“都知道周王爺醫術天下一流,野史記載朱元璋病重期間他還回去診過脈?!?/p>
“朱元璋真的是為朱允炆上位能做的都做了,一手好牌打得稀爛也只有他了。”】
洪武二十九年
閉眼假寐了半晌的朱元璋睜開了雙眼,此時的他雖然面容蒼老,但兩眼卻宛如深淵般不可窺視。
“傳旨!”
“朕之嫡四子棣,自幼聰慧,人品貴重,其志剛毅,其德寬廣,深肖朕躬,必能克繼大統。”
“故廢皇太孫允炆,立朱棣為太子!”
內錄官飛速的在下筆,在朱元璋說完時,一篇潤色好的詔書也寫好了。
朱棣激動的跪在地上,重重的叩拜道:
“兒臣定不負父皇隆恩信賴!”
朱元璋拿起詔書看了一眼,“加一句,即日起代朕監國,行軍國大權,可便宜行事?!?/p>
還有這好事?
都要監國了。
老爹這是真要傳位給他啊。
“抬起頭來,讓朕看看你?!?/p>
朱棣抬起頭,就對上了父皇那雙渾濁的眼珠,這個在天幕上叱咤風云,留下洪武盛世的一代大帝,此時眸中竟然帶著深深的懇切之意。
曾經,他也是風華絕代的天下英雄。
攪動了元末天下風云的豪杰。
咚!咚!咚!
這一刻,朱棣感到了自己急促的心跳聲。
他發現,父親老了。
“爹?!?/p>
朱棣囁嚅,隨后語氣堅定的又是深深的叩拜下去,“兒子向你保證,日后絕對會善待弟弟們,還有侄子們!”
這是兒子對父親的承諾。
同時,朱棣眼中閃過一絲狠戾,咬牙說道:“若是他們日后有過錯,兒子也會讓他們安穩度過一生,絕不會將刀槍對著朱家人的脖子!”
朱元璋頷首,重重的點了點頭,他相信老四不會讓他失望。
“若是到了那種地步,就趕到紫金山給咱念念經吧?!?/p>
朱元璋也不想讓老四將來看見有犯罪的兒子發愁,既不能拿他們真怎么樣,不處置不好給天下一個交代。
要是動手了還會留下把柄,再讓人嘮一輩子。
自己的兒子自己打罵也是疼愛,讓人家背地里嘮叨,那是不行的。
所以,朱元璋最后還是松口,當著群臣和諸王的面,給了朱棣一個承諾。
朱元璋終于深呼出一口濁氣,現在他心底的那塊大石頭終于是放下了。
天幕上發生的是未來的事。
對于他而言,最好的便是讓他知道了,朱棣其實已經是太子去世后,留給他的最好選擇了。
「此外,建文登基之后,廢除朱元璋時期《大誥》、《大明律》等多項法律,以彰顯新帝仁慈。」
「在經濟上,由于江南富庶而地主囤地積多,洪武時期朝廷一直對江南實行重稅,朱允炆登基后,廢除了這些稅制,并減免賦稅。
在文化上,朱允炆提高文官地位待遇,并銳意復古,要實行井田制,并對大明的官員官名官制模仿《周禮》進行修改。」
貞觀二十二年
“咳咳咳......”
太子李治上前為老父拍著背,眼神關切。
“父皇,洪武大帝也是被后人列為千古一帝的皇帝,看他的功績也不像眼光很差的人啊?!?/p>
李世民苦笑道:“自古帝王家事最難評說啊?!?/p>
就連他自己,選擇李治作為太子,不也是看中了他仁孝的性子嗎?
手心手背都是肉,可位置只有一個。
朱元璋英明了一世,最后在這種關頭絆了腳,豈不讓人憐嘆!
李世民深吸了一口氣,他扭頭看著兒子,“雉奴,答應阿耶一件事。”
太子爺捶背的動作一滯,立馬恭敬的來到李世民身前跪下,“阿耶,您說。”
“古人言,一朝君子一朝臣?!?/p>
“阿耶不求你能做的比阿耶好,但你要記得,一朝國政不是可以隨意廢除的?!?/p>
“阿耶,兒臣明白。”李治說道。
“政策也像水一樣,早上的和晚上的是不一樣的。”
“兒子絕不是朱允炆這樣的只讀圣人書的腐儒之人,也不是隋煬帝那樣的好大喜功之人?!?/p>
李世民點了點頭。
他已經沒了一個兒子了,到了這個年紀很多事也想明白了。
孩子大了,不好管了,有自己的想法很正常。
他就是怕李治也像朱允炆一樣一旦登基,急于證明自己的能力,結果步子太大了...
洪武二十九年
朱元璋差點忘了,剛只顧著立太子了,沒注意一旁瑟瑟發抖的朱允炆。
他朝著朱允炆露出一抹自認為很親和的笑。
好孫子,當皇帝最怕的就是人亡政息了,沒想到你這么狠,一上位就廢。
李治都等了八年,才敢修改貞觀之政,你比李治厲害。
“來人,將朱允炆貶為庶人,拖下去到宗人府圈禁。”
“皇爺爺,我......”朱允炆囁嚅著還想說些什么。
老朱默然,開口道:“去吧,孩子?!?/p>
【“洪武三十一年的閏五月初一,朱元璋當時病入膏肓,在彌留之際急召燕王朱棣進京,許多學者認為是朱元璋最終猶豫了。
其實歷史的疑云有很多,朱元璋在死的時候上吐下瀉,朱允炆奉旨登基第一件事就是不讓藩王進京,然后火速安葬,老朱被毒死的幾率其實很大的。
主要是老朱死的很撲朔迷離,而且明朝的文官大家都知道,在宋朝之后文官權力極大,明朝好些皇帝都讓這群人害死了。
當然,也有很多人認為這些是杜撰的?!薄?/p>
秦朝
“文官?”嬴政睥睨的看著臺下瑟瑟發抖的群臣。
“天幕上在說明朝的文官,你們怕什么?”
漢朝
劉邦又飲了一壺美酒,其他朝代的事情,他一直當成樂子來看。
這可比看美女跳舞,看村東頭的狗打架有趣多了。
“建文皇帝要是真坐實這樣的事兒,就是又蠢又壞,還不忠不孝,非君非臣非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