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副真實且無比殘酷的亂世景象血淋淋的披露在所有觀眾的面前。
天幕上的畫面繼續演繹著,無常從破廟里醒來,救妹妹的信念驅使她一路的勇進。
慘無人狀的難民,殺。
抵抗侵略的大西軍和明軍,也要殺!
唐朝
貞觀時期
既然天幕講了,這種游戲也是故事話本的另一種形式,便代表著它也可以傾訴某一種導向。
“后世人怎么玩這種肆意屠殺平民的游戲?難道后世的統治者就不管嗎?”
魏征眉頭蹙的很深,“后世的讀書人都是做什么吃的?圣賢書上教人向善的道理都讀到哪了?!”
李世民也看得出后世的游戲,也可以成為教化的手段之一。
只要能夠傳導價值觀的媒介物,都能產生教育意義。
大唐也不是死讀書的朝代,這時候還講究君子六藝。
李世民因此也神色凝重,沉聲道:“為了救自己的妹妹一路造下無數的殺孽,這是在教唆百姓去干什么?“
貞觀群臣大多是從亂世中走出來的,亂世的景象他們記憶猶深。
如果這部游戲展示了亂世氣象之后,讓人們在亂世中行俠仗義、救濟斯民,他們倒還會覺得是一部值得推薦的游戲。
就像《搜神記》,大唐最流行的志怪演義,里面也是各種神仙鬼怪、光陸流離的故事。
可作者卻借著外皮訴說了亂世中人們的精神訴求,這就是積極的導向。
“荒唐!”
魏征面向上首坐著的李世民,拱手拜道:
“陛下,律法不嚴則民無所懼,教化不興則心無敬畏。”
“這后世居然能做出這種罔顧人倫、毫無仁德大義的游戲,定然是后世之法治不嚴,教化不興導致的。”
“我大唐必須深以為戒!”
一旁的房玄齡也拱手道:“魏大夫所言極是。觀此畫面,那無常殺人成性,雖可說是亂世之下道德與秩序崩壞所致的個人失控。”
“但公然展示給普羅百姓,那就是不對的了!”
明朝
元末的亂世同樣是吃人的亂世。
但當大明的亂世也真實的展現在洪武群臣面前時。
朱元璋額上的青筋不受控制的暴躁而起,他眸子中的殺意仿佛要凝成實質。
“咱篳路藍縷在亂世里摸爬滾打,創建了大明朝。”
“這群貪官污吏又把咱的大明害成這般烏煙瘴氣的鳥樣!”
“該死!貪官都該死!”
朱標抿了抿嘴,“父皇,自古王朝有輪回更迭,大明也難免走到末路。”
“走到末路的王朝會有各種各樣的問題,但絕不是三言兩語就能推論是某一種原因導致的。”
奉天殿下,原本瑟瑟發抖的群臣身體一個激靈。
他們感激的看向太子爺,您說的太對了!
這洪武朝本來俸祿就低,律法還嚴,本就不是人過的日子。
再不貪點,一家老小怎么活呀!
“咱可是知道有一句話叫做天高皇帝遠的。”
“那皇帝老子再怎么勵精圖治,離得遠的地方他也一時管不到。”朱元璋氣哼哼的說道:
“倘若再有一個昏君在世,本就為禍鄉里的貪官更會為所欲為了!”
“咱的爹娘當時怎么餓死的?不就是貪官霸道橫行鄉里嗎?”
“這治理天下,首要就是治官!”
朱標并不太贊同老朱的一番理論,他爹的話是對的,可定下的俸祿確實很低。
很多官員本就生活拮據,而且讀書人和官員都要有相應的體面去支撐,若是沒了這些排面,他們讀書得來的地位就無法彰顯了。
可朝廷給的俸祿,只能夠一家人吃喝而已,甚至再多一口人就會不好過日子。
蒜鳥蒜鳥!
勸不住老爹,等孤自己當了皇帝自己做主的時候再改革。
天幕下的觀眾,也有很多的對劇情的不解,為什么要救自己的妹妹就得沿途殺難民?
這群難民已經淪落到了相食的地步了,居然還要被人踩在頭上欺負。
北宋時期
蘇軾聽著熟悉的鄉音,眼淚早就奪眶而出:“我蜀地百姓多難維艱啊!”
“都亂世了,還要被人當成韭菜一樣收割!”
「在這里,我們不禁是要發出詢問了」
「我們的主角不是為了救妹妹而來的嗎?」
「見誰殺誰,也可以理解」
「我們的主角可以在游戲里殺四川老百姓、殺大西軍、殺明軍」
「那此時的清軍怎么就隱身了呢?」
「侵略者去哪了?」
「可游戲的背景設置在公元1647年,這是崇禎皇帝自縊后的第三年」
「1646年的時候豪格便率軍攻陷了四川了」
「在游戲劇情設計中,將張獻忠作為反派BOSS進行了復活,我們可以與之戰斗」
「張獻忠是怎么死的呢?被清軍的弓箭射死的,也就是說,此時清軍是還在四川的」
陰風呼嘯,將搖搖欲斷的枯木吹的四處飄零。
而無常眼前的一處水潭上,潭水波浪不起,在黑夜的月光照射下反射著閃亮的光芒。
隨著鏡頭的拉遠,潭水中的張獻忠拄著一根長矛,深深的插在一頭猛虎腰間,鮮紅色的血正從他的身下向著四周蔓延。
“不孝之人!”
“不仁之人!”
“不義之人!”
“不禮不智不信之人!”
“當誅!”
感知到主角的到來,張獻忠從虎軀上用力的向外拔刀,他的聲調在一點點的提高,伴隨著的刀身的拔出,風聲驟緊,頃刻間紫電掣明。
而那頭身軀龐大,生長著羽翼和利齒的老虎也站立起來,一雙猩紅的虎目直勾勾的盯著無常。
“歸順大明,歸順大明!”
“毋為不義!”
盡管天幕上的手法極其夸張的演繹了張獻忠的形象,甚至可以說是丑化。
可他句句泣血的臺詞卻將一個心懷大義的硬漢形象刻畫至極。
【“張獻忠和他的幾個義子都做成了反派,唯獨漏了個義子之首,您猜怎么著,孫可望他投清啦!”】
【“告訴大家游戲為什么定在1647年。因為,1644年崇禎殉國清軍入關,1645年揚州十日,1646年嘉定三屠,1647年正式頒布剃頭令,四川反抗尤為激烈,于是派出各位玩家前往四川平叛。”】
明朝崇禎年間
張獻忠軍中
營帳中,張獻忠面色陰沉,望著天幕中的內容。“哼,這后世游戲如此顛倒黑白!”
他猛地一拍桌子,眼中滿是憤怒。
“俺堂堂正正的一個漢子,反明那是俺們活不下去了。”
“反清,是說明俺骨子里的血還是漢人滴!”
他的幾個義子也圍坐一旁,個個義憤填膺。
“義父,您將來在面對清軍,可不要以身試險了啊!”劉文秀念及天幕上張獻忠的死因,心有余辜道。
李定國拳頭緊握,滿臉不甘,“義父,這游戲把咱們都寫成反派,實在可惡!”
孫可望卻眼神閃爍,低頭不語。
張獻忠看了他一眼,沉聲道:“不管后世如何編排,咱們行的是正道。我等反抗清軍,保我漢家,問心無愧!”
“是,義父!”其余義子齊聲回應。
李定國囁嚅了幾下嘴唇,想要勸阻義父少造一些殺孽,這樣做實在是名聲不好。
與此同時,崇禎年間的各地百姓眸中更是激起了強烈的情緒。
“這群韃虜,居然要我們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