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宇文章書房——
宇文章上下打量著宇文瑅紀:“費城之事...洪帥信中有所瑅紀。你...親眼所見?”
宇文章最關心的——兒子是否被那慘狀壓垮?心志是否堅定?雖然兒子回來之時他心中已有判斷,但他始終不放心。
宇文瑅紀迎著父親銳利的審視,眼神沒有絲毫閃躲,反而更加堅定:“回父親,孩兒...親眼所見,親歷戰場...費城慘劇...刻骨銘心。”
沒有回避痛苦,坦然承認。
宇文章眉頭微蹙,正要追問。
宇文瑅紀緊接著道,聲音不高卻充滿力量:“正因親見,孩兒更知肩上之責。洪帥教導鐵血,章師傳授仁心,孩兒幸得恩師點撥,得窺高祖之理念,以武止戈之道。”
宇文瑅紀將自己的領悟道出,沉穩有力,沒有絲毫迷茫。
宇文章聽著兒子條理清晰、信念堅定的回答,眼中精光連閃。
他沒想到兒子不僅沒有被慘狀擊倒,反而從中淬煉出了屬于自己的路。不似他當年,心灰意冷選擇從政,他的心志遠超他當年!
那份深藏的欣慰瞬間沖破了嚴厲的外殼。
宇文章猛地一拍桌子:“好!這才是我宇文章的兒子!洪老匹夫果然沒有看錯你!章先生教得好!高祖的遺志,正需要我等后輩去踐行!”他看向宇文瑅紀的眼里,充滿了前所未有的認可和驕傲,那是一個嚴厲父親對兒子真正成長的贊許。
心里卻想到:當年若不是先帝慘死,瑅紀應該也會在京州學院繼續留著,甚至得見先帝一面......
“還有一事。”宇文章拿出洪偉濤寄來的信函。
“臨陣斬敵四十七...你洪叔用‘虎雛’喻你,”
宇文瑅紀凝視著父親的眼眸說道:“虎雛嗜血,卻護不住費城的百姓。”
“看來你是真的明白了。”
隨即,他在宇文瑅紀面前收斂了激動,恢復威嚴,只是語氣柔和了許多:“道理明白就好,路還長,莫要松懈!你且出去,叫淺紫進來...”
宇文章心里想著:十七年前,若不是先帝,我也未見得能走出那次南征帶來的陰影......
宇文章的思緒回過神來,落到安靜侍立在一旁的蘇淺紫身上時,那層嚴厲的冰霜瞬間消融殆盡!眼神變得溫和慈祥,嘴角也帶上了一絲難以察覺的笑意,語氣更是如同春風拂面:“淺紫啊,這幾日辛苦了吧?月兒那丫頭整日就念叨著你,得空多來府上看看。”
“你伯母也是整天念叨你,給你準備的房間都讓人收拾了好幾遍了。有什么不習慣的,盡管跟你伯母說。瑅紀性子悶,路上沒少讓你操心吧?”他笑著搖搖頭,帶著點對兒子“不懂事”的無奈和對蘇淺紫“包容”的感激。
“這次回來多住些日子!府里冷清,有你在,你伯母跟月兒也多個伴兒,也...熱鬧些。”宇文章看著蘇淺紫的眼神,充滿了長輩的關懷和一種莫名的溫和期許。
這種態度,與面對宇文瑅紀時的嚴厲期許截然不同,是發自內心的接納與親近。
“伯父,師兄已經出師了,師傅讓我跟著師兄一道。”蘇淺紫被宇文章極為親切的對待,白皙的臉上飛起淡淡的紅暈,心中溫暖而安定,輕聲應著宇文章的話,舉止溫婉得體。
“哎呀,是嗎?!那臭小子都出師了,你也一道下山了...真好。”宇文章老臉的笑容更是燦爛。
廳堂外,炭火劈啪作響,宇文瑅紀聽著父親對蘇淺紫毫不掩飾的溫和態度,心中了然,也涌起一股暖流,但也免不了尷尬的撓了撓頭,心里想著:我有父親說的那么差勁嗎?
嚴厲的父親,慈愛的母親,沉穩歸來的兒子,被當做準兒媳般呵護的師妹,活潑的小妹...這頓年關前的家宴,在經歷了風雨和成長后,終于迎來了久違的、帶著更深沉情感與期許的團圓。
宇文章那復雜的父愛,如同宇文瑅紀腳邊的炭火,外表看似平靜,內里卻蘊藏著足以溫暖整個寒冬的熱度。
他對兒子的嚴厲是期待他成材,對蘇淺紫的溫和是早已將她視為家人。
這份不動聲色卻厚重的接納與期許,正是這位軍人,這個軍人家庭最獨特的溫暖。
就這樣安安穩穩的過了數日——
午后的郡守府邸,雖然大年已至,府內是張燈結彩的,年味濃濃。
宇文章處理完公務,難得閑暇,在書房與溫伯父密談。
宇文瑅紀則是在庭院中精練武藝,蘇淺紫跟宇文月在一旁安靜地看著。
書房門窗緊閉,炭火盆燒得正旺,宇文章坐在主位上,眉頭微鎖,帶著一絲疲憊與凝重。
溫光坐在下首,端著茶盞,姿態恭敬卻自有風骨。
宇文章壓低聲音詢問道:“光老,景公子近來的課業如何?子衿那丫頭...心思似乎越發沉靜了。”語氣中帶著長輩的關切和更深的責任感。刻意放低的嗓音里既有長輩的溫情,更有一種深切的、如履薄冰的憂慮——這份溫情本身便是危險的源頭。
溫光放下茶盞,聲音平和卻清晰:“宇文大人,景公子天資聰穎,經史策論皆有進益,尤善權衡之道,隱隱有其父...遺風。只是...”
溫光頓了頓,眼中閃過一絲憂慮,“少年心性,有時難免追問過往,追問...身份。”
宇文章連忙問道:“光老如何作答?”此時的他,上身前傾,放在膝上的手瞬間收緊,目光如鷹隼般鎖定了溫光,書房內的空氣仿佛凝固了一瞬。這份銳利是軍旅的本能,更是對守護秘密條件反射般的警覺。
溫光回道:“老夫只道是北方遭難的故人之后,身負血仇,需隱忍自強,以待天時。郡守大人庇護之恩,老夫與幾位公子......銘感五內。”他的話語滴水不漏,既安撫了秦景的疑惑,又點明了現狀,也有對宇文章的感激,也是無聲的承諾。
宇文章神色稍緩,嘆了口氣:“委屈公子們了,子衿呢?”
溫光眼中露出贊賞:“子衿小姐...性情外柔內剛,蕙質蘭心。琴棋書畫皆通,更難得的是處事沉穩,心思細膩,頗有...”
溫光看了看四周,確認無人后用極低的聲音說道:“母儀之風,子衿小姐深知處境,從不逾矩,對弟弟妹妹照顧有加,是瑞公子、羽欣小姐和雪小姐的主心骨。”
宇文章點點頭,眼中閃過一抹悲傷:“她像她母親...很好,年關已至,府里準備了些年禮,晚些讓瑅紀隨你送去,讓...讓孩子們也松快松快。”
雖然掩蓋得很好,但是宇文章端起茶盞的手在半空中停頓了一下,茶水微蕩,映出他眼中一閃而過的痛楚和對遙遠未來的沉重期許,那一句“她像她母親...很好”,尾音輕微發顫,十七年前,明帝勞軍的那一天,真的讓他久久難以忘懷。
執掌天下最高權利之人、母儀天下之人對他們一群輕卒士兵噓寒問暖。
溫光感激躬身:“那老夫就多謝郡守大人厚意,瑅紀公子南中歸來,英姿勃發,虎雛之名,老夫也有所耳聞,實乃棟梁之材啊。”對兒子的信任與培養,讓宇文章決定讓兒子去送這份年禮。
宇文章嘴角微不可察地上揚,隨后又恢復了嚴肅:“他還需磨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