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城的城門在封閉半月后終于緩緩開啟,生銹的鐵鏈發出刺耳的吱呀聲。
晨曦中,厚重的城門像兩片枯葉般被秋風推開,露出城外泥濘的官道。
城外的空氣裹挾著自由的味道涌入,引得城內百姓歡呼雀躍。
“城門開了!城門開了!“
孩童們蹦跳著叫喊,聲音在擁擠的人群中此起彼伏。
衣衫襤褸的百姓如潮水般涌向城門,推著獨輪車的農夫、挑著擔子的小販、抱著孩子的婦人,所有人都擠作一團。
半個月的封城讓糧價飛漲,餓瘋了的百姓早已顧不得體面,你推我搡地沖向城外,仿佛那里有救命的糧食。
李定國站在城墻箭樓上,銀甲在晨光中泛著冷光,臉上沒有表情,只有那雙鷹隼般的眼睛死死盯著城下涌動的人潮。
“李將軍。“徐州總兵李成棟快步走來,鐵甲發出沉悶的碰撞聲:“這樣放百姓離開,豈不是讓那朱由檢有機會混出去?“
李定國沒有立即回答,而是瞇起眼睛看向遠處的地平線。半晌,他才緩緩開口,聲音里帶著幾分譏誚:“李總兵是擔心崇禎混在人群里溜走,還是擔心他活著回京后治你附逆之罪?”
李成棟眼神閃爍,下意識地后退半步:“當、當然怕。在下也是為將軍考慮,萬一讓那昏君跑了……“
“昏君?“李定國突然轉身,銳利的目光如刀般刺向李成棟,“李總兵半月前還口稱'陛下',如今改口倒是快。“
城墻上的風突然大了起來,吹得李成棟的衣袍獵獵作響,他臉色一陣青一陣白。
沉默了半會,李成棟突然大笑起來:“將軍說笑了。正所謂識時務者為俊杰,如今大明氣數已盡,在下也也要為自己謀條后路。現如今能取得天下的不是闖王就是將軍您的義父。闖王那邊……嘿嘿,自然不會再收留我李某。”
李定國臉上不可置否,但內心冷笑,這個李成棟是個見風使舵的三姓家奴,先隨李自成造反,后降大明,如今又暗中投靠義父張獻忠。
如此反復小人,連野狗都不如,至少狗還知道忠于一個主人。若非此刻還需他控制徐州駐軍,早該一刀結果了!
這時李成棟眼珠轉了轉湊近低聲道:“李將軍,不如……不如就直接宣布崇禎已死?反正這半月城里餓死病死的流民不少,隨便找具尸體……“
“李總兵好計謀。不過……“
李定國拍了拍他的肩膀,力道大得讓李成棟一個趔趄,他話鋒一轉:“我義父要的是活皇帝,死人可換不來的那些大明忠臣的投降。“
李定國拍了拍手,兩名親兵立刻押著一個衣衫襤褸的老者走上城墻。老者滿臉血污,卻仍挺直腰桿,渾濁的眼中透著不屈。
“王公公!“
見到此人李成棟頓時倒吸一口冷氣失聲叫道,隨即意識到失態,急忙閉嘴,顯然他是認出了這位崇禎的貼身太監。
王承恩抬起腫脹的眼皮,冷冷地掃了李成棟一眼:“李總兵好記性,還認得咱家。“
李定國撇了一眼李成棟:“今早在城南一處破廟里抓到的,這老東西想要去其他縣城求援,可惜我們的人都在路上埋伏著……“
李成棟聽了當即大笑一聲:“李將軍真是有如天助,有這位崇禎最親近的司禮監大太監在手,不愁那昏君不現身。“
王承恩抬起頭,渾濁的老眼掃過二人,冷哼一聲:“雜家勸二位莫要高興太早,陛下洪福齊天,自有神明庇佑,而某些背信棄義之輩定不得好死!“
李成棟聞言臉上一黑剛要開口說話,這時候一個親兵突然匆匆跑來,在他耳邊低語幾句。李定國注意到這個墻頭草的臉色一變。
“將軍,在下有些軍務要處理……“李成棟抱拳道,眼神飄忽。
李定國深深看了他一眼,那目光如刀般銳利,似要剖開李成棟的偽裝。直到對方額頭滲出冷汗,他才揮了揮手:“總兵請便。“
當李成棟匆忙離去的背影消失在階梯處,李定國的心腹湊上來低聲道:“將軍,要不要派人跟著?“
“不必。“李定國搖頭,“一個跳梁小丑罷了。“
李定國不再理會,轉而望向城外蜿蜒的官道。
不知為何,他心頭突然涌起一陣莫名的不安,像是有什么重要的東西正在離他遠去。
這種感覺很奇怪,他的父母血親早在他年幼時的災荒年間就餓死了,如今世上能讓他牽掛的,唯有義父張獻忠,但……
“義父坐鎮大營,有千軍萬馬護衛,怎會有事?“李定國低聲自語,卻壓不下心頭那股不安。
“將軍說什么?“一旁的親兵問道。
李定國沒有解釋,只是深深看了一眼遠方。那種不安感像毒蛇般纏繞著他的心臟。
義父……漳州……那個所謂的“圣主“……
-----------------
距離徐州城不遠處的官道上,一輛破舊的驢車緩緩前行,車輪在泥濘中留下深深的車轍。
良坐在車轅上,手中把玩著那塊溫潤的玉佩。陽光透過玉佩,映出內部細膩的紋理和一絲幾不可見的血沁。
“這絕對是皇室之物。“良瞇起眼睛,這玉的質地,他在洛陽福王府見過類似的,是專屬于皇室的貢品。
良不由回想起在徐州城中打探到的消息,半個月前的一個深夜,有個漁夫看見運河上駛過一支懸掛五爪金龍旗幟的船隊,隨后徐州境內便開始戒嚴封城。
車廂內,滿穗正為“朱五“更換腿上的傷藥。半個月的東躲西藏讓這位自稱商人的男子憔悴不堪,但那種與生俱來的威嚴卻始終無法掩飾。
“朱先生忍著點。“滿穗熟練地撕開被血浸透的布條,露出深可見骨的傷口。她從小包袱中取出珍藏的藥粉,輕輕撒在傷口上。
朱五緊咬牙關,額頭滲出豆大的汗珠,卻硬是沒發出一聲呻吟。
朱五看著在場的兩人,心中百感交集。曾幾何時,他坐在金鑾殿上,對這樣的平民生死予奪;如今卻要靠他們才能茍活。
“多謝姑娘,若非你們二人相助恐怕我早已經被那李定國抓去。“崇禎聲音嘶啞。
滿穗抬頭對他笑了笑,深藍色的眼睛在陽光下如同清澈的湖水:“朱先生客氣了。您給的玉佩,夠我們吃一輩子了。“
車廂外,良將玉佩收入懷中,眼神變得銳利。他早就懷疑這個“朱五“的身份,那舉手投足間的氣度,那不經意流露的威嚴,還有談及天下大勢時的見解,絕非尋常商賈所能有。
可惜這半月內朱五一直沒有對他們袒露真實身份,問他也是支支吾吾的打混過去。
“與皇帝有關嗎?“良低聲自語,腦海中閃過那個雨夜在巷子里撞見“朱五“時的情景。當時李定國近在咫尺,而這個男人眼中閃過的不只是恐懼,還有一種君王被冒犯的憤怒。
驢車轉過一個山坳,遠良回頭看了眼車廂,正好對上滿穗探詢的目光。少女對他眨了眨眼,手指悄悄在脖子上一劃,做了個“別說破“的手勢。
良心中一凜,原來滿穗也早看出了端倪。他無奈地搖搖頭,這丫頭總是比他機靈。
“前面有茶攤,歇歇腳吧。“良高聲說道,同時用眼神警告滿穗保持警惕。無論這個“朱五“是誰,帶著他都如同揣著一塊燒紅的炭,隨時可能引火燒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