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澤維爾這番提議,軍長布雷迪采納了他這個建議,
“澤維爾你說的很對,確實要向咱們詹姆斯指揮匯報這件事,得讓他派遣援軍。
按照目前看來,志愿軍的主攻方向基本可以確定就是我軍所在的漢城。
現在即刻將這個消息傳遞給詹姆斯指揮。”
................
很快,關于美第9軍的這個緊急軍情,就傳到了位于后方的美第8集團軍指揮詹姆斯手里。
詹姆斯在獲取這個消息后,立馬召開了臨時作戰會議,
“各位,剛從漢城方面傳來的最新消息,志愿軍似乎打算以該地區作為主攻方向,美第9軍已經正式向我申請增派援軍。
但我個人卻不這么認為,根據前線的戰報來看,志愿軍應該會選擇比較薄弱的東線,而不是選擇在漢城死磕。”
面對指揮官詹姆斯提出的這番疑惑,在場的一眾參謀開始就這個問題進行了一番激烈的商討。
大概過了10分鐘,參謀奎克利給出了最終的商討結論,
“詹姆斯指揮,我覺得咱們還是應該重視一下美第九軍的一個情報。
畢竟漢城對我軍而言是至關重要的,如果這里丟了,不僅會影響我軍后續的作戰部署,甚至會讓我軍徹底陷入被動局面。
故而,我們參謀團長一致認為,漢城必須要派遣援兵馳援,就算志愿軍聲東擊西,我們也可以利用強大的機動力,進行快速支援。”
詹姆斯聽到參謀團給出的這個作戰建議后,并沒有反駁,也沒有反對,而是直接采納了這個建議。
“好,就按照你們說的來吧。”
.......................
隨后,位于中路的美第25師,英28旅,美第24師,都朝著漢城方向移動。
李云龍在炮擊結束后就派遣了64軍,65軍,38軍,輪番對漢城發起了進攻。
雖然志司給予的作戰任務是佯攻,但為了吸引美軍注意力,也為了演得更加逼真,李云龍臨時決定假戲真做,拿出真正的實力和這些守在漢城的美聯合軍磕上了。
東線的第9兵團,在北韓人民軍第2, 第3,第5軍團的配合下,在漢城攻堅戰打響后,第一時間對著勿老利和雪岳山發起了進攻。
到了5月17日清晨,他們就先后搶占餓后坪里,鎮東里等要地,徹底斷絕了南韓第3,第9師的南撤路線。
并在上南里地區,擊潰了南韓第5,第7師。
到了5月18日,第20軍又對困在縣里地區的南岸第3,第9師發動追擊,剿滅其大部分兵力。
而第3兵團,在同一時間向九城浦里放棄突擊,徹底將南韓軍和美軍的聯系割裂開來,在一定程度掩護第9兵團以及北韓人民軍各部作戰。
由于李云龍所在的西路軍牽制了大量的美聯合軍部隊,這讓東線部隊進展十分順利。
此刻整個半島戰場,志愿軍方面完全按照之前制定的作戰計劃進行著。
而美第8集團軍指揮詹姆斯在獲悉前線傳來的最新戰報后,整個人怒不可遏,
“該死的,被志愿軍擺了一道,現在即刻傳令給東線的部隊,給我拖延時間,利用空間換取時間。”
隨后,詹姆斯第一時間調遣麾下的第10軍主力朝著東線移動。
另外將美第3師,從京安里調到下珍富里,在這里設置防線,用來堵住此次戰役的缺口。
至于南韓軍方面,緊急調遣第8師前往平昌地區。
隨著詹姆斯的這番調整,原本岌岌可危的美軍防線,在這一刻又連成了一線。
到了5月21日,志愿軍方面見美軍已經補住了缺口,雙方又進入了僵持局面,故而結束了第二階段的作戰。
此刻位于平昌的志愿軍臨時指揮所,志司的一眾領導,正在這里部署下一階段的作戰計劃,
“同志們,咱們此番進行的第二階段作戰,總體來說完成的還是不錯。
尤其是西路軍的李云龍表現遠超預期,成功的將美聯合軍給騙了過去,讓他們誤以為我軍的主攻方向在漢城,迫使他們派遣了大量部隊進行增援。
這也直接為我軍的東線作戰計劃,造成了便利,唯一可惜的就是美聯合軍第一時間發現了我軍意圖,并利用強大的機動能力堵上了東面防線的缺口,要不然我軍便可以直搗黃龍。
現在看來,這個美第8集團軍指揮官詹姆斯,并不是什么泛泛之輩,而是相當的有能力。
目前美軍又重新將東西兩頭的防線連接在一起,重新變成了南北對峙的一個局面 ,似乎又回到了原點。
所以對于第三階段的作戰,是戰是退,大家有什么好的建議沒?”
主要領導說完這些話后,在場的一眾志司領導便開始就這個問題討論起來。
經過一番激烈的爭論后,其中一名領導站了起來,
“領導,我覺得咱們應該趁著這一次機會,繼續集中兵力攻打下珍富里,只要突破這,我軍就可以長驅直入。
最重要的一點,我志愿軍如果不把握住這一次機會,下一想要突破三七線,可就不是那么簡單了。”
待他話音剛落,另外一名領導就說出了不同的看法,
“我不同意你的看法,我覺得目前我軍的狀態非常差,根據軍需官的匯報,我軍糧食補給只能支撐不到半個月,而我軍的彈藥補給和不足。
如果再貿然作戰下去,會使我軍陷入一個彈盡糧絕的的尷尬局面,到時候美軍可能不需要什么吹灰之力就可以吃掉我軍的主力。
這樣一來,不僅會讓我軍之前占領的所有的土地都吐出來,甚至還會影響之前好不容易收獲的戰果。
我個人認為,我們應該提前進入休整期,退守到38線一帶,等待后續的補給和增援。”
而就兩位領導干部提出的這兩個不同的作戰方案。
眾人再次進行了一番激烈的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