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候,志司領導開口了,他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同志們,根據目前我軍的一個狀態來看,我主張暫時休養生息。
經過兩個階段的連續作戰,咱們志愿軍無論是兵力,糧草,彈藥都已經進入了捉襟見肘的局面了。
如果此刻我軍繼續發動進攻,美聯合軍很可能會選擇利用空間換時間的方式,進一步消耗我軍。
真要是出現這樣的情況,我軍就會徹底進入被動局面。
最關鍵的的一點,根據最新傳來的戰報,美軍的后續增援已經提前抵達了,對方看來馬上就要反撲了。
為了應對美軍的反撲,保存我軍主力,我覺得我軍應該先撤到38線一帶,在這里布置防線,來阻擋美聯合軍的兵峰。”
聽到志司主要領導的這番論調,在場的一眾領導再次討論起來。
其中一名領導再次插話道:“領導,難道我軍就不能跟之前一樣,在37線一帶布置防線,來進一步遲緩美聯合軍的進攻?”
這位領導話還沒說完,就遭到了志司主要領導的反對,
“這個方法不可取,之前我軍就因為美軍的磁吸戰術,陷入了十分被動的局面。
你們一定要清楚一點,在平原上,我志愿軍和美軍作戰,根本沒有一點優勢,而38線一帶多是群山峻嶺,這些才是最好的天然屏障,不僅可以限制美軍的坦克突擊,還有在一定上起到掩護空襲,炮擊的效果。”
志司主要領導的這番話,有理有據,最后在經過一番投票表決后,最后抗美援朝第5次戰役的第3階段作戰,就徹底敲定了。
就按照志司主要領導的意思,全軍有序的開始朝著38線方向后撤。
而為了掩護主力撤退,志司方面要求每一兵團至少留下一個軍或者一個師的兵力進行阻擊。
來掩護主力撤退,并爭取一定的后撤時間。
此刻,高陽城西路軍臨時指揮所內,這邊很快就接到了志司發來的最新電報。
第19兵團指揮羊武,召開了這一次的臨時作戰會議,并主持該次會議,
“同志們,剛接到志司發來的最新作戰命令,志司要求我們西路軍主動后撤,暫時先行撤到臨津江北岸。”
聽到這個消息后,在場的一眾軍官一片嘩然,唯獨李云龍一臉鎮定,仿佛早就知道這件事一樣。
也正因為他的這個反應,引起了羊武的注意,并點起了他的名字,
“李軍長,看你一副老神在在的樣子,難道你提前收到了咱們志司的這一份通知?”
羊武的這句話,算是有點揶揄李云龍的意思。
李云龍也不慣著這家伙,當著眾人的面解釋起來,
“羊指揮,你誤會了,我怎么可能會提前收到通知。
我只是根據咱們現有的情報,大概算到了這一點。”
羊武聽到李云龍這一番大言不慚的論調,再次追問了一句,
“李軍長,真的么?你要不詳細攤開來說說,給我們大家解解惑。”
面對羊武的這番要求,李云龍忍不住想笑了,他覺得這個羊武真是小聰明不斷,看似在為難自己,實際上則是給自己表現的機會。
不過別人送溫暖,李云龍肯定不會放過這個好機會,故而他開始當著眾人的面說出了自己的看法,
“化各位,我是這么認為,我志愿軍這一次之所以會選擇戰略撤退,主要原因就是我軍補給效率太低,補給線過長,這就導致補給周期變長了。
先不管中路軍和東陸軍怎么樣,就拿我們西路軍來說,目前我們的糧草和彈藥也不多了,已經不能維持太長的時間,更不要支撐我軍進行大規模作戰。
另外,志司方面還有一個更重要的考量,那就是美軍的補給已經提前到位了。
他們隨時都可能進行大規模的反撲。如果在這個時候我軍再進行深入作戰,很容易被美軍進行分割包抄。
在加上目前37線一帶,基本以平原為主,非常適合美軍的機動化部隊作戰。
如果在這里跟他們打,那無疑于以短碰長,并不是很有力。
相反如果我軍能退守到三八線,利用地形堅持到下一波的補給到位,那我軍就又有能跟美聯合軍重新扳手腕的實力。
所以志司領導的這一番作戰決定,是非常正確的的一個戰略選擇。”
李云龍的這一番詳細講解,讓在場原本一知半解的軍官們,全都有了一個更深刻的體會和了解。
此刻他們看向李云龍的眼神中,充滿了敬佩。
而一旁的羊武看到這一幕,心里十分不高興,因為他剛才故意點李云龍的名字,本意就是想要惡心他,結果反而讓李云龍又又威風了一把,賺了一大波的威望。
一計不成又生一計,羊武又開始動起了歪腦筋,只見他轉移了話題,
“同志們,剛才咱們李軍長分析的非常到位,差不多就是這個原因。
另外,志司在電報上還強調了一點,志司方面希望我們西路軍能抽調一個軍出來,來掩護主力部隊撤退。
只有這樣才能避免被美軍反擊部隊追上。“
羊武的這句話,藏著私心,因為志司原話是從每個兵團里調一個軍或者一個師,到了他這里進行了口頭更改。
而在場的一眾軍官聽到這個消息后,全都開始討論起來,因為他們都清楚擔任這個所謂的掩護部隊,可不是什么好差事。
在商討了一番后,羊武便朝著眾人喊道:“不知道你們那位愿意擔此重任?”
在場的一眾干部都沒有吭聲,李云龍也沒有回應,畢竟他們38軍目前的狀態,根本就不適合擔任所謂的阻擊任務。
而羊武見沒人開口,立馬厚著臉皮點起了李云龍的名字,
“李軍長,你們38軍作戰英勇,在之前的2個階段作戰中,表現都非常出色,我覺得這個掩護任務,你們38軍來擔任特別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