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寓的話,說到了李克用的心頭,陳從進堅守營寨,死守不出的話,那他肯定不能在這里久耗下去。
沙陀主力騎兵都在自己手上,父親守振武軍已經是勉力維持,麟州折家已經有投靠朝廷的跡象,天德軍也在向中受降城方向逼近。
草原上赫連部,契芯部也在持續的騷擾勝州云中一帶,李國昌的壓力也很大,前些日子已經催促李克用,希望讓其遣些兵馬,馳援勝州。
時間,不在李克用身上,所以,李克用才急著解蔚州之圍,若是能和陳從進密談休戰,那自然是最好不過了。
蓋寓隨后又表示,即便相商無果,也能探查到陳從進的口風,看看此人究竟是個什么樣的人。
因此,聽完蓋寓的話后,李克用略一沉吟,隨即同意了蓋寓的建議,至于陳從進有沒有可能把蓋寓扣下來,或是殺掉,這個可能幾乎等于無。
且不提蓋寓此時還只是一個籍籍無名之輩,便是有名,扣殺使者這頂臭名聲的帽子,想來陳從進也是不想戴的,再說了,陳從進和李克用本就沒有什么深仇大恨。
不久后,蓋寓輕騎簡從,不攜兵刃,抵至大營外。
數十名隨扈被留在營外,只有蓋寓一人入得軍營,蓋寓入營后,迎面便是凜冽如刀的軍陣肅殺之氣。
蓋寓行至營中,忽有巡營軍正率眾緩步而過,整齊踏步的聲音,再加上甲胄摩擦聲,這些士卒腰背挺直,眼神銳利,一舉一動,無不在訴說著,這是一支精銳勇悍軍隊。
蓋寓不知道這是陳從進故意釋放的信號,還是幽州軍皆是如此,但無論如何,蓋寓也知道,幽州軍鎮守北疆,其戰力一直就沒弱過。
僅以目測,蓋寓在心底認為,無論是軍隊的數量,還是質量,若是正面對決,李克用怕也很難擊敗幽州軍,所以,蓋寓心中暗下決心,一定要說服陳從進,止戈罷戰。
入帳前,蓋寓被軍卒好一頓搜身,雖然粗暴了些,但蓋寓卻依然是面不改色,毫無怨氣。
進入帳中,陳從進見蓋寓衣裳不整,笑道:“使者勿怪,從軍征戰,當以小心戒備為上?!?/p>
蓋寓聞言,正色道:“大帥此言謬矣,昔者,曹沫執匕劫桓公于壇上,專諸魚腸刺吳王于炙鼎,豫讓吞炭漆身謀趙襄子,要離斷臂焚家刺慶忌。
春秋以降,刺客橫行,五步喋血之事,史不絕書,今兩軍交戰,安能不防,由此可見,大帥治軍之嚴,令在下心悅誠服。”
陳從進聽后,頗感詫異,此人條理清晰,歷史典故信手拈來,于是好奇的問了問使者的名字。
蓋寓回道:“在下姓蓋名寓,蔚州人氏,祖父三代皆為蔚州衙將?!?/p>
“蓋寓”陳從進喃喃自語道,這個名字,好像有一點點的熟悉感。
聽聞其是蔚州人氏,陳從進有些了然,李克用擔任過蔚州刺史,那此人一定是那個時期投靠的李克用。
對于名人,陳從進覺得,賢才易得,缺的只是發現賢才的野心,其實以陳從進治幽州的經驗來看,陶師琯,蕭郗等人,隨著經驗的豐富,其治理地方的才能,也未必遜色于他人。
這時,陳從進笑道:“蓋先生此次前來,可有何事?”
見轉入正題,蓋寓正色說道:“大帥據幽州以自專,盧龍乃強藩,歷來便受朝廷忌憚,今若與大同軍鏖戰于野,縱使勝之,亦必師老兵疲,府庫虛竭。
彼時朝廷若以移鎮之名,迫大帥離鎮,若拒之,則遣諸道之師壓境,大帥將何以御之?大帥,自古有云,鷸蚌相爭,徒使他人坐收漁利!”
陳從進聞言,哈哈一笑,道:“蓋先生果然好口才,只是大軍南下,所耗頗大,僅以口舌之利,便想讓某全師而退,那先生卻是想的簡單了。”
蓋寓聽后有些啞然,李國昌,李克用父子已經是遍搜府庫,仍有不足,沒看李克用連續侵襲析代二州,其中很大一個原因,便是要掠奪錢糧。
自身錢糧都不足用了,哪來多余的錢帛來喂飽數萬幽州軍。
蓋寓沉吟許久,又道:“不知大帥,有何條件,方可使兩軍免于兵戈?”
“簡單,將蔚州交于本帥,則此番出兵,對朝廷便有了交代,錢糧財帛,本帥自取之,便不用你家軍使操心了。”
這個要求,李克用根本不可能接受,若是能接受,他就不用驅兵而來,解蔚州之圍了。
籌碼太少,根本不足以打動陳從進,蓋寓有些無奈,這些軍頭只注重實利,僅靠口舌,確實很難。
蓋寓有些不甘心的說道:“大帥,我家軍使只要抗住了河東軍,時間一久,朝廷自會下詔承認,日后幽州大同振武三鎮,必然同氣連枝,若是為敵,對幽州,也未必是件好事?。 ?/p>
對于這話,陳從進心中嗤之以鼻,當年河朔三鎮也是同氣連枝,但到了現在,三鎮不也是互相看不順眼,況且李克用此人,陳從進也并不是很相信他的承諾。
“朝廷有令,諸鎮共討,蓋先生在本帥面前說這些,并無用處,還不如回去勸說李克用,讓他接受朝廷的調令,則戰事立休,天下復歸安寧。”
這種口水話,已經是很明顯了,蓋寓見陳從進拒絕,只能無奈告辭。
陳從進內心對李克用是有強烈的戒備心理,能趁此機會削弱李克用,陳從進何樂而不為,當然,陳從進也只是打算以守為攻,耗著李克用,并沒有想和其全面決戰的**。
而李克用得知了談判的經過,勃然大怒,言:“陳從進,匹夫也!某他日必將其生擒活捉,凌遲處死。”
隨后,李克用疾馳出城,親自觀察陳從進設下的大營,他已經決定,先破幽州軍前鋒兩寨。
(注,在歷史上,幽州節度使李可舉出兵李克用的時候,剛開始水的比主角還嚴重,是到了后期,李克用陷入頹勢后,幽州軍才大舉出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