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此時此刻也有從未來穿越回來的人,其實一下子就能明白楚晨這個節目的核心。
所謂《人形少女的不要做挑戰》本質上就是利用一種規則,來反復實現“預期違背”以及“幸災樂禍。
B站上“小潮院長”的經典節目《不要“做”挑戰》也是利用的這個效果。
就像這一期節目,布景看起來其實很普通,就是左邊一張三人沙發,右邊一個獨立的沙發,然后中間有個桌子。
背景掛了一些裝飾,可能燈光稍微專業點,其他的預算基本上都花在了三個小姐姐的妝容和服裝上。
節目的規則也很簡單,“終末戰線”四個字而已,感覺只要稍微用心一點,就能不出錯。
可實際上,卻完全不是這么回事,要知這個規則只是節目的一個設定,節目本身也有大量的內容。
就比如“讀評論”環節。
聲優們不僅要讀玩家們在B站,微博,等平臺的評論,還要在讀的時候時刻注意,一旦遇到“終”、“末”、“戰”、“線”這四個字中的任何一個,就必須想辦法換個詞。
這種在快速閱讀中進行精準識別和規避的操作,簡直是量產名場面的絕佳機制。
除了姜月創新的把“終末戰線”讀成可愛的“嗯嗯啊啊”之外。
其他人也是不遑多讓,一開始還是楚晨發動進攻,誘導她們說出這些臺詞。
很快,就被幾個女孩就意識到了這一點,開始反過來整楚晨,再到最后,幾個女孩相互之間開始下陷阱。
節目效果是節節攀升,再加上這個是錄播,當天錄制了接近2個小時,最終剪出來的半個小時,簡直就是精華中的精華。
一開始,在剪輯節目,做節目策劃的時候,還有人擔心。
這種“笑點”會不會太單一,可事實上,這個完全是多慮了,就姜月看彈幕,這群人幾乎是從頭笑到尾。
“白絲即是正義!踩我!”
“‘嗯嗯啊啊’戰線,太搞笑了!”
“莫辛甘納,我的莫辛甘納!!”
翻完了視頻,又繼續往下看評論。
這一條條評論看下來,姜月的臉頰不自覺地又開始發燙。
錄節目的時候,她光顧著緊張和不犯錯了,根本沒意識到自己的那些反應在觀眾看來原來是這樣的效果。
“這...這也太厲害了吧...”
看著滿屏的彈幕,和還在滾滾刷新的評論,姜月是完全楞住了。
這個體驗可太新奇了,其實不僅僅是她,其他幾個上了節目的聲優也都是差不多的想法。
在簽約之前,她們大部分都和姜月一樣,都是以個人身份參加的配音工作,雖然有些經驗,但工作卻不穩定的。
她們之所以簽星辰,其實就是為了拿點底薪,以及有一個穩定的項目。
至于其他什么“更多的宣傳資源”,“幫忙推薦其他配音工作”,很多人,包括姜月在內,其實都是沒有什么特別期待的。
但萬萬沒想到。
對方居然是來真的。
雖然這個節目的錄制看起來有些簡陋,可這流量卻是實打實的,而對于聲優來說,人氣這東西就跟簡歷一樣。
人氣越高,自然就更容易獲得工作。
姜月看著右上角關注信息提示欄那個鮮紅的“99 ”提醒,莫名的,眼角有些濕潤,有一種自己終于走上了大道的感覺。
“對!對了,這,這時候得給晨總發個感謝吧..”
“會不會顯得做作啊..”
~~~
對姜月來說,這個節目讓她感覺自己的聲優之路終于踏上了正道。
而對于楚晨來說,這個節目還有更加重要的意義。
他要用這個節目解決一個問題,一個現在看著一點問題沒有,但在未來卻會影響無數二次元游戲廠商的大問題。
那就是社群問題,或者更準確的說,是廠商與玩家的溝通機制。
作為完整經歷過,二次元社群從大家一起喊老婆,一起舔白絲,一起喊著白毛萬歲,再到黨同伐異,烏煙瘴氣的社群。
楚晨其實還是挺感慨的,畢竟,這一切原本是可以解決的,而且其實真的不難解決,特別是對于廠商而言。
因為只要你仔細觀察,就不難發現一個很有趣的點,那就是在傳統游戲的社群,大量玩家噴廠商基本上都是噴廠商的氪金系統。
到了二游,除了氪金問題之外,還有大量和氪金無關的問題頻繁出問題。
而且出問題的方式,往往是,一開始大家都覺得不是什么大問題,把問題改了,道個歉給點補償就過了。
誒..可莫名其妙的,廠商就是要冷處理。
然后玩家開始不滿,越鬧越大,廠商下場不情不愿道歉。
玩家更不滿了,最后事件再次升級,廠商這時候,要不就干脆直接裝死不回應了,要不實在被沖得不行,就是再給一個道歉。
然而無論最終廠商是什么決策,最終的結果就是,每一次“問題”出現,都會造成一批玩家的流失。
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其實就是廠商的決策層,沒有搭建一個和玩家直接溝通的有效渠道。
楚晨很清楚,作為一個項目的制作人,你要是偷懶不去聽玩家的聲音,那么你下面的中下層,不僅自己不會去聽,反過來還會不讓你聽。
這個道理,但凡是有過職場經驗的小伙伴應該都能理解。
中下層遇到問題,第一時間絕不是往上報。
不報,瞞報,謊報,才是常態。
這也是為什么,楚晨要在節目中加入讀評論的環節。
一方面,楚晨讀評論這個環節,真的會拉著主創團隊一起讀評論,選出其中有趣的,抱怨的。
不要以為現在《終末戰線》人氣高,就沒有人抱怨了。
事實上互聯網上抱怨的人不算少,目前主要集中在玩法單一,新版本只更了劇情沒有更新玩法,部分陣容強度過高,或者過低。
這些內容,楚晨也是直接拿到節目里讀了的。
并且也做出了一些回應。
有些是很認真的回應,有些則是以輕松的形式回應的,就比如玩法單一的內容,楚晨就認真的講述了一下正在開發中的內容。
而陣容問題,楚晨則是調用了游戲后臺的數據。
“不是..這個陣容小局勝率都47%了...還強啊..這我要再削一刀下去,我感覺第二天就能被WA2000的粉絲追著錘..”
楚晨很清楚,玩家之所以抱怨,是希望廠商能聽到抱怨。
這就跟戀愛吵架的時候,你之所以吵,是希望對方能感受到你的情緒做出反應,如果這個時候對方直接擺出一副不聽不聽王八念經。
直接冷暴力,不回復,甚至是摔門直接一走了之..
這其實就不叫建立了有效溝通。
那為什么又要耗費這么多人力物力,又是請聲優,又是搞節目效果?
答案則是,楚晨不僅要建立這個溝通渠道,還要讓更多的人都看到溝通過程,而要讓更多人看到。
俗話說“輿論的高地,你不去占領,就自然有人去占領。”
前世,二次元社區輿論一塌糊涂,除了廠商沒有建立溝通渠道的問題之外,大量所謂的“意見領袖”也是“大功臣”
無論是領著廠商工資“這角色必須抽??!”的“意見領袖”,還是吃黑流量狂噴廠商“玩XX的就是XX”的“意見領袖”
本質都是一樣的。
他們真的愛這個游戲嗎?他們真的恨這個游戲嗎?
可能吧..
就楚晨而言,真正對廠商有幫助的,是能創造出“芙寧娜吃戒指”“團子今汐”這樣的二創博主,這群人才是廠商應該給“商單”給創作激勵的人。
而不是某些只會瞎吹廠商的“意見領袖”
因為這群人,并不能幫助游戲破圈。
反過來,他們還會利用玩家社區的對立,通過“排它”言論,來獲取流量。
而且嚴格來說,哪怕是領著廠商商單的這群“意見領袖”,也不是廠商自己掌握的社群渠道。
因為他們也沒辦法幫廠商去覆蓋他們真正要覆蓋的對象。
也就是已經對游戲不滿,但還在玩游戲的人,這群人其實才是廠商應該花精力的人群。
如果搞不清楚這一點,還在相信“意見領袖”代表了社群,那么很容易就會陷入,明明看起來似乎一切欣欣向榮,但玩家的總體量卻越來越小,拉新越來越難的奇怪現象。
所以,楚晨很清楚。
自己需要的,是一個能“真正能為自己發聲”的渠道。
這也是為什么楚晨要做動態壁紙的原因,也是為什么他要把這個本質上就是“讀評論”的節目,包裝出來,包裝成綜藝節目的原因。
因為只有這樣,這個渠道才能覆蓋足夠的用戶。
只有這樣,用戶才能第一時間聽到來自楚晨這個制作人的聲音,楚晨也才能聽到更多玩家的聲音。
某種程度上,這也算是他重鑄二次元市場的一個開始..
即便在其他人眼里,這又是一筆“冤枉錢”,但楚晨覺得這個錢,得花。
至于說他這么做了,其他廠商跟不跟,那是其他廠商的事情。
如果跟,楚晨覺得是好事,社群氛圍好,對大家,對整個二次元這個新興市場都是好事。
如果不跟,那更好,前世沒有廠商這么做,大家一起擺爛自然沒問題,可現在我做你不做,那楚晨覺得,玩家肯定是會用腳投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