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冷的觸感毒蛇般噬咬在后腰,金戈的血液瞬間凍結!車輪碾過泥濘村道的黏膩聲響、車內舒緩的音樂、張海和洪龍低聲的討論……整個世界驟然被抽成真空,只剩下腰間那一點尖銳、冰冷、充滿死亡預兆的硬物,隨著車輛顛簸微微調整著角度。
冷汗瞬間浸透薄薄的襯衫,心臟在胸腔里瘋狂擂動,幾乎要撞碎肋骨!是牟咖?是那個在黑暗中窺視的影子?還是……余匕?!
他猛地攥緊手機,指節因過度用力發出可怕的“咔”聲!不敢動,不敢呼吸,甚至不敢眨眼!每一個細微的動作都可能引爆身后那無聲的殺機!
“金老師?”張海的聲音像隔著厚重的水幕傳來,“怎么了?臉色這么難看?”
金戈喉結艱難地滾動了一下,擠出幾個字:“沒……沒事。”聲音干澀得像砂紙摩擦。他全身的肌肉繃緊如鐵,所有感官都死死釘在身后那一點致命的冰冷上。它是什么?刀尖?槍口?下一個動作……會是什么?!
突然!
“哎喲喂!”后座傳來李林穎帶著濃濃睡意的驚呼,“哪個缺德玩意兒把鑰匙串兒塞我兜里了?硌死老娘了!”
仿佛緊繃到極限的弓弦驟然崩斷!那頂在金戈后腰的堅硬物體猛地撤了回去!伴隨著一陣叮當作響的金屬碰撞聲。
金戈幾乎是彈射般猛地扭過頭!
微弱的車內燈光下,李林穎睡眼惺忪,正一臉嫌棄地從自己外套口袋里掏出一大串沉甸甸的鑰匙——鑰匙圈上掛著一個棱角分明、形似微型工具的金屬掛件,在昏暗光線下泛著冷硬的光澤。
“呼……”金戈長長地、顫抖地呼出一口氣,整個人像被抽掉了骨頭,重重靠回椅背,冷汗這才后知后覺地洶涌而出,冰涼地貼在后背上。心臟還在瘋狂跳動,震得耳膜嗡嗡作響。不是刀,不是槍……是鑰匙!是李林穎那個造型奇特的金屬鑰匙掛件!剛才車子顛簸,她睡迷糊了,鑰匙串從口袋里滑出來,那尖銳的掛件不偏不倚,隔著椅背的縫隙頂在了自己后腰上!
巨大的恐懼瞬間退潮,取而代之的是虛脫般的無力感和劫后余生的荒謬。他抬手用力抹了一把臉,指尖冰涼。
“金老師?你……你真沒事吧?”張海也察覺到他剛才瞬間爆發的異常緊張,關切地問。洪龍也停止了討論,投來疑惑的目光。
“沒事,”金戈的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沙啞,努力擠出一個笑容,試圖驅散車廂里驟然凝重的氣氛,“真沒事,就是……剛才做了個噩夢,魘著了。”他擺擺手,重新拿起手機,屏幕的光映亮他依舊有些蒼白的臉,但眼神已經迅速恢復了清明。
指尖帶著微不可察的顫抖,他點開微信置頂的那個名字——琳琳。
【琳琳,剛出礁石村,一切都好。剛才車里一個烏龍,差點把我魂兒嚇飛了!回頭跟你細說。想你。】
消息發送成功的瞬間,仿佛有暖流注入了冰冷的四肢百骸。窗外,懋岡市的燈火越來越近,璀璨而溫暖。他閉上眼,靠在椅背上,深深呼吸。重活一世,這看似平靜的日常之下,原來依舊潛藏著能將人瞬間吞噬的驚濤駭浪。是余匕在暗處窺伺帶來的過度警覺?還是……這重生之路,本就荊棘密布?
“烏龍?!”教師宿舍的小客廳里,暖黃的燈光下,黃琳穿著柔軟的居家服,聽完金戈刻意輕描淡寫的敘述,還是嚇得小臉煞白,手里的水杯都晃了一下,“你是說……那要命的感覺,是李林穎的鑰匙串?”她放下杯子,猛地撲過來,緊緊抱住金戈的胳膊,仿佛要確認他的存在,“嚇死我了!金戈!你下次能不能別這么嚇人!”
溫軟的馨香和真實的觸感包圍著他,驅散了昨夜那深入骨髓的冰冷。金戈反手將她摟緊,下巴輕輕抵在她柔軟的發頂,聲音低沉而帶著安撫人心的力量:“傻姑娘,這不是好好的嗎?虛驚一場。不過……”他頓了頓,眼神變得銳利,“這也給我提了個醒。余匕一天沒真正落網,這根弦,就一天不能松。”
黃琳抬起頭,明亮的眸子里盛滿了擔憂:“他……他真的會那么瘋狂嗎?”
“一個能在教育系統里蛀空根基、鋃鐺入獄又把所有怨恨都記在我頭上的人,你說呢?”金戈的眼神沉靜如水,卻帶著洞察世事的冷冽,“他爬出來,就是為了咬人的。我們必須比他更快,更穩。”
“更快……更穩?”黃琳不解地眨了眨眼。
“對!”金戈眼中疲憊盡褪,取而代之的是一種近乎燃燒的、充滿力量的光芒,“礁石村的經歷,還有昨晚那一瞬間的‘死亡預告’,都像鞭子抽在我身上!單憑一腔熱血和經驗,遠遠不夠!我們需要根!需要能扎進泥土深處、真正改變教育生態的根!”
他松開黃琳,走到窗邊。窗外是廈夂一中清晨的校園,晨曦微露,染紅了遠處海天相接的一線,給整齊的教學樓鍍上柔和的金邊。操場上已經有早到的學生在跑步,青春的身影充滿生機。
“琳琳,”金戈轉過身,目光灼灼,“我想在學校內部,正式成立一個‘教育研究院’!”
“教育研究院?”黃琳驚訝地重復,這個詞聽起來太“高大上”了,不像一個普通高中能承載的。
“沒錯!”金戈語氣斬釘截鐵,帶著不容置疑的決心,“不是空架子,不是應付檢查的花瓶!我們要把它打造成一個真正的研究核心!聚焦教育創新、學習科學、教育心理學……所有能真正幫助孩子、幫助老師、改變課堂的東西!礁石村那些孩子渴望的眼神,那些因為方法不當而事倍功半的嘗試,甚至昨天車上那場該死的誤會帶來的過度應激反應……所有這些,都在逼著我,必須把經驗提升為理論,把實踐轉化為可復制、可推廣的成果!”
他走到書桌前,拿起厚厚一疊在礁石村期間寫滿批注的手稿,紙張邊緣已經卷起,上面密密麻麻記錄著課堂觀察、學生反饋、技術應用的痛點。“我們不能永遠靠零敲碎打的摸索!我們需要系統!需要理論支撐!需要有一批人,能沉下心來,去研究為什么有些方法有效,有些無效;去探索學生認知的規律;去設計更科學、更有吸引力的學習路徑!讓我們的老師,不再僅僅靠經驗和直覺去教學,而是有據可依,有法可循!”
金戈的聲音在小小的客廳里回蕩,充滿了強大的感染力。黃琳看著他眼中那簇跳動的火焰,那是她深愛的、永不疲倦的理想主義光芒。擔憂漸漸被一種油然而生的自豪和激動取代。她走上前,輕輕握住他的手,十指相扣:“好!金戈!我支持你!需要我做什么?”
金戈笑了,低頭在她額頭印下一個溫熱的吻:“我的英語專家,你當然跑不掉!語言學習的心理機制、跨文化溝通在課堂中的應用……這些都是研究院未來的重要課題!而且,”他眨眨眼,“你得幫我,把崔麗、李佳、張海、洪龍這些真正有想法、有熱情的老師,都‘忽悠’進來!”
金戈的行動力,如同他重燃的信念一樣驚人。
三天后,一份措辭嚴謹、目標清晰、規劃詳實的《關于成立廈夂一中教育研究院的初步構想》草案,就擺在了校長陳桂枝的辦公桌上。報告不僅闡述了成立的必要性(結合了礁石村實踐中的深刻反思),明確了研究院的定位(實踐導向、問題驅動、服務一線),還初步規劃了三大研究方向:基于本土學情的教育技術創新與應用評估、學習動機激發與認知規律研究、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實踐。
“金戈啊金戈……”陳桂枝校長戴著老花鏡,逐字逐句地看著報告,手指在桌面上輕輕敲著,臉上神色復雜,既有贊賞,也有深深的顧慮。她摘下眼鏡,揉了揉眉心,“想法是好的,非常好!甚至可以說,眼光超前!但你想過沒有,這需要多大的投入?時間、精力、經費!老師們本身的教學任務就重得像山!誰有精力去搞這些‘陽春白雪’的研究?再說了,研究,那是大學和專門機構的事,我們一個高中……”
“陳校,”金戈坐在對面,腰桿挺得筆直,目光坦誠而堅定,“正因為我們是高中,是教育真正發生的第一線,我們的研究才最有生命力!它不是脫離實踐的空中樓閣,它的根就扎在每一節有困惑的課堂里,扎在每一個遇到瓶頸的學生身上!礁石村就是最好的例子!沒有現成的‘藥方’,我們只能自己摸索,但如果有了研究院這個平臺,把大家的零星智慧匯聚起來,形成系統的方**,下次再有‘礁石村’,我們就能更快、更準地找到解決問題的鑰匙!”
他頓了頓,聲音帶著一種沉甸甸的分量:“至于投入……確實很難。但陳校,教育,不就是最值得投入的事業嗎?老師們的時間是緊張,但如果我們能通過研究,找到更高效的教學方法,減輕他們低效重復的勞動負擔,長遠看,反而是解放生產力!經費,我們可以分步走,先利用現有資源搭建核心團隊,做出一點實實在在的、能解決當下痛點的小成果,用效果說話,再去爭取更多支持!”
陳桂枝沉默著,目光再次落在報告上那幾行加粗的目標上。窗外,下課鈴聲清脆地響起,校園里瞬間充滿了少年人蓬勃的喧鬧聲。這聲音,讓她想起了自己初為人師時的熱血。她重新戴上眼鏡,鏡片后的目光變得銳利而深邃:“金戈,你說服我了。至少……說服我讓你試試。不過,”她豎起一根手指,語氣嚴肅,“動靜不能太大!樹大招風!尤其是現在……有些人,巴不得看我們出錯。先從最核心、最可靠的幾個人開始,小范圍試點,拿出看得見、摸得著的成果!記住,穩扎穩打!”
“明白!”金戈眼中爆發出巨大的驚喜和斗志,“謝謝陳校!我們一定穩扎穩打,用事實說話!”
有了校長的默許(或者說有限度的綠燈),金戈的“忽悠”大計正式啟動。目標明確:那些在礁石村項目中并肩作戰、展現出創新思維和實干精神的戰友們。
物理實驗室里,張海正埋頭調試一臺改造過的光學實驗儀器,額頭上沾著點油污。金戈直接拉過一張凳子坐下,開門見山:“海哥,別光埋頭修設備了。想想礁石村,我們帶去的VR眼鏡,為什么物理組的學生用得最溜?因為物理現象可視化,對他們理解抽象概念幫助最大!但怎么設計才能讓VR真正成為常規課堂的‘神助攻’,而不是偶爾嘗鮮的玩具?怎么評估它對學生空間思維的長效影響?這些,光靠你一個人琢磨不行,得系統研究!”
張海停下手里的螺絲刀,眼睛亮了起來:“你是說……”
“加入教育研究院,我們專門搞一個‘教育技術創新與應用評估’方向!你就是首席技術官!把你的動手能力和教學洞察力,轉化成可推廣的方案!”金戈的聲音帶著鼓動人心的力量。
張海看著自己沾滿油污的手,又看看眼前閃爍著金屬光澤的儀器,猛地一拍大腿:“干了!這比修一輩子設備帶勁!”
語文組辦公室,李佳正為幾個作文總是干巴巴、缺乏真情實感的學生發愁。金戈遞給她一杯剛泡好的咖啡:“佳姐,發愁沒用。想想礁石村那些孩子,為什么在‘家鄉故事’主題下,能寫出那么動人的句子?是情境觸發了情感!我們研究院打算深挖‘學習動機激發與認知規律’,特別是情感驅動寫作的內在機制!你是語文大拿,又有帶班經驗,這塊研究非你莫屬!找出規律,設計模板,讓更多孩子能‘我手寫我心’!”
李佳端著咖啡,若有所思,礁石村孩子們那些真摯的文字片段在腦海中閃過,她眼中逐漸燃起研究的火焰:“情感驅動寫作……機制……金戈,你這個切入點,絕了!算我一個!”
化學實驗室,洪龍正小心翼翼地處理一組反應后的溶液。金戈靠在門框上:“龍哥,別光盯著試管了。想想礁石村,為什么我們臨時加的‘生活中的化學’小實驗,能把最調皮那幾個小子都吸引住?是探究欲!是動手驗證帶來的成就感!我們研究院的‘學習動機激發’組,迫切需要研究這種基于真實問題解決的探究式學習,如何設計任務鏈,如何點燃不同層次學生的‘化學之火’!你的實驗設計和課堂掌控力,是核心資源!”
洪龍放下滴管,推了推眼鏡,臉上露出科學家發現新課題般的興奮:“任務鏈設計……點燃探究欲……有搞頭!金戈,你這研究院,我入伙了!”
金戈的辦公室更是成了臨時“戰略指揮部”。崔麗被金戈和黃琳聯手“圍攻”。
“麗姐!德育和心理健康,現在多重要!光靠班會課喊口號、心理老師單打獨斗,效果有限!”金戈指著構想草案里“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實踐”方向,“你在礁石村處理學生情緒問題那么敏銳!我們需要研究如何在學科教學中自然滲透心理引導和價值觀塑造!設計融合案例,培訓老師!你就是這個方向的定海神針!”
黃琳在一旁助攻,搖著崔麗的胳膊:“就是啊麗姐!你想想,要是每個老師都能在講《背影》的時候,自然引導學生體會親情的厚重與責任;在講牛頓定律時,滲透堅持探索的信念……那該多好!這研究,功德無量啊!”
崔麗被兩人說得哭笑不得,但眼神卻越來越亮,最終無奈又堅定地點了頭:“行了行了!別給我戴高帽了!你們這對‘學術伉儷’都打上門了,我還能說不?不過說好了,實踐案例我來抓,理論提煉金戈你得多費心!”
核心班底,初具雛形!張海(技術應用)、李佳(語文與動機)、洪龍(理科探究)、崔麗(德育心育融合),加上金戈和黃琳(統籌與語言心理)。一個以解決真實教育痛點為使命、成員互補、充滿實干精神的微型“研究院”,在陳桂枝校長“低調行事”的指示下,悄然開始運轉。金戈特意選了一間位置相對偏僻、曾經堆放舊教材的庫房作為他們的“秘密基地”。幾個人利用課余的碎片時間,甚至周末,在這里碰撞思想,梳理礁石村的得失,確定第一批小而精的研究課題。
然而,世上沒有不透風的墻。尤其當這堵墻旁邊,時刻徘徊著幾雙充滿嫉妒和惡意的眼睛。
牟咖捏著手機,屏幕上顯示著一張偷拍的照片——金戈、張海、洪龍幾人抱著厚厚的資料,正走進那間舊庫房。照片有點模糊,但目標明確。他陰鷙的臉上扯出一個冰冷的笑容,手指在屏幕上快速敲擊:
【朱哥,金戈那小子最近鬼鬼祟祟,糾集了幾個人,在舊教材庫房搞小團體!肯定沒憋好屁!你那邊‘貨’備得怎么樣了?是時候給他這剛點起來的‘爐灶’,澆上一盆夠味的‘冷水’了!】
他按下發送鍵,眼中閃爍著毒蛇般的光芒。金戈想搞研究?想出風頭?想繼續踩著他們往上爬?做夢!他牟咖,絕不會讓金戈的日子好過!那盆早已準備好的“臟水”,正等著潑出去的時機。他仿佛已經看到金戈身敗名裂、被所有人唾棄的狼狽模樣,一股扭曲的快意涌上心頭。金戈,你的好日子,到頭了!
夕陽熔金,將廈夂一中染成一片溫暖的橘紅。金戈抱著厚厚一疊剛剛整理好的、關于“基于情境的寫作動機激發”初期訪談資料,走出那間承載著希望的小小“研究院”庫房。連日的腦力激蕩和伏案工作,讓他眉宇間帶著深深的倦意,但那雙眼睛,卻比天邊的霞光還要明亮。腳下是堅實的土地,心中是清晰的路徑,那種充實感足以抵消一切疲憊。
他穿過靜悄悄的走廊,準備回辦公室放下資料就去找黃琳。走廊盡頭,高大的玻璃窗外,是沐浴在落日余暉中的操場和遠處波光粼粼的海面,美得像一幅濃墨重彩的油畫。這重生而來的奮斗,不就是為了守護這份寧靜與美好嗎?
就在他沉浸在這片刻的寧靜與滿足中時——
“金老師!”一個急切的聲音自身后響起,帶著奔跑后的喘息。
金戈心頭一跳,猛地轉身。是張昊!他那個總帶著陽光笑容的學生,此刻卻臉色煞白,眼神里充滿了驚惶和一種難以置信的恐懼,仿佛看到了什么極其恐怖的東西!
“張昊?怎么了?”金戈的心瞬間沉了下去,快步迎上去。
張昊沖到金戈面前,雙手死死抓住金戈的手臂,手指因為用力而指節發白。他大口喘著氣,胸膛劇烈起伏,聲音帶著劇烈的顫抖,幾乎語無倫次:“金老師!那邊……后門……圍墻……樹后面……有人!那個人……那個人……”他猛地咽了口唾沫,巨大的恐懼讓他幾乎失聲,他用盡全身力氣,才從牙縫里擠出那個讓金戈血液瞬間再次凍結的名字:
“余……余匕!是余匕!!他……他在盯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