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兩點,急診室燈火通明,警報聲與心電監護儀的滴答聲交織在一起,空氣中彌漫著消毒水和汗水混合的味道。
老吳被推進搶救室時,已經臉色發青,冷汗不斷從額頭滑落,呼吸急促而微弱。
護士迅速剪開他沾滿灰塵和血跡的衣服,露出明顯鼓起、起伏劇烈的胸腔。
“血壓210/130毫米汞柱!心率130次/分!”一名護士緊張地匯報。
林修遠站在床邊,目光緊鎖在老吳身上。
他的手指輕輕搭上病人手腕,脈搏跳動如擂鼓般強勁而紊亂,再配合病人的劇烈胸痛、大汗淋漓以及極高的血壓波動——幾乎可以斷定,這是一例急性主動脈夾層破裂!
這是極其兇險的急癥,死亡率極高,每拖延一分鐘,病人就離死亡更近一步。
他深吸一口氣,轉身對正在趕來的王志斌急聲道:“患者疑似主動脈夾層,必須立刻安排手術準備!不能等CT結果!”
王志斌是今晚的值班主治醫生,三十出頭,身材瘦削,臉上帶著一絲不耐煩。
他冷冷掃了林修遠一眼,皺眉道:“你一個實習醫生,懂什么?沒有影像學確認,誰敢做這種高風險手術?”
林修遠眉頭一皺:“時間就是生命,一旦夾層破裂,根本來不及搶救!”
“那你來簽字?”王志斌語氣森然,“要是誤診,出了事,誰來擔責?”
林修遠一時語塞。
醫院有規定,任何重大手術都必須由主治醫師及以上級別醫生簽字,否則無法進行。
而此刻,王志斌的態度非常明確:拒絕手術。
“先鎮靜止痛,觀察病情變化。”王志斌果斷下令,“準備嗎啡注射液。”
“不行!”林修遠聲音陡然提高,“嗎啡會掩蓋病情,甚至加速夾層破裂!”
“你說什么?”王志斌臉色頓時沉了下來,眼神中透出一絲怒意。
他知道林修遠最近風頭正盛,尤其是前幾天搶救蘇晚照后名聲大噪,如今竟連他也敢質疑自己的判斷?
“我說得沒錯。”林修遠冷靜道,“這位患者長期從事高強度體力勞動,生活作息不規律,飲食混亂,再加上現在突發劇烈胸痛、血壓飆升,體征完全符合主動脈夾層的臨床表現。我們沒有時間等待!”
王志斌冷笑一聲:“你說的倒是頭頭是道,可惜你不是主治醫生。我才是這個夜班的負責人。”
他揮了揮手:“執行我的命令,準備鎮痛藥。”
幾名護士面面相覷,猶豫地看向林修遠。
林修遠知道,此刻再多爭辯也無濟于事。
王志斌的權限高于他,而且他顯然不愿承擔手術失敗的風險。
但如果不立即采取行動,老吳最多還能撐二十分鐘。
他咬緊牙關,心中飛快思索對策。
這時,蘇晚照匆匆趕來,看到情況后立刻明白了林修遠的焦急。
她走過去輕聲問:“林醫生,我能幫上什么忙嗎?”
林修遠看了她一眼,點了點頭:“幫我記錄患者的生命體征數據,特別是血壓波動曲線和意識變化。”
蘇晚照點點頭,立刻拿出隨身攜帶的記錄本,開始詳細記錄。
而林修遠則站在床邊,一邊觀察病人狀態,一邊在腦海中飛快調用前世積累的“智能診斷算法”模型。
這套算法是他當年在醫學人工智能研究領域最重要的成果之一,結合了數百萬個病例數據庫、病理生理模型和實時數據分析系統。
即便在沒有CT掃描的情況下,也能通過癥狀、體征、生命體征波動趨勢等參數,做出高度精準的初步診斷。
他將老吳的年齡、職業背景、疼痛部位、血壓變化、心率波動等信息一一輸入腦海中的“算法模型”,并快速匹配歷史案例。
瞬間,數百個相似病例浮現在他腦海中,每一個都標注著最終的確診結果與治療方案。
其中,超過95%的類似病例最終確診為急性主動脈夾層破裂,且大多數在發病后30分鐘內死亡,若未及時手術干預,存活率不足5%。
林修遠的眼神愈發凝重。
“不能再等了……”他喃喃自語。
然而,現實是殘酷的。
王志斌已下令讓護士推來鎮痛藥物,眼看針劑即將注入老吳體內。
林修遠握緊拳頭,
可眼下,他不過是個實習醫生,權限有限,權威不足,強行干預只會讓自己陷入更大的麻煩。
怎么辦?
他在心中一遍遍問自己。
突然,一個念頭閃現。
或許,他可以利用“未來信息差”——提前預測病人的下一步發展,并以最快速度做出應對策略。
他悄悄翻開隨身攜帶的小本子,在上面寫下幾個關鍵參數和時間節點。
然后,他抬起頭,目光堅定地盯著床上的老吳。
“既然你不讓我動手,那我就只能靠腦子贏你。”
林修遠心中暗暗發誓。
他要在這場與死神的賽跑中,贏下這一局。
哪怕只有一線希望。
此刻,他站在床邊,腦海中飛快調用前世積累的“智能診斷算法”模型,結合病史、體征、血壓波動曲線進行快速分析……
林修遠站在床邊,腦海中飛快調用前世積累的“智能診斷算法”模型,結合病史、體征、血壓波動曲線進行快速分析。
他的思維如同高速運轉的處理器,在短短幾秒內完成了一套復雜的醫學判斷流程。
——主動脈夾層破裂的可能性高達97.6%,誤差率僅0.4%。
他閉了閉眼,將數據重新核對一遍,確認無誤后,眼神驟然一凝。
不能再等了!
時間一分一秒地流逝,老吳的生命正在悄然滑向深淵。
而王志斌卻仍慢條斯理地站在床邊,似乎已經把這當成一場無關痛癢的普通急診處理。
林修遠猛地轉身,目光在搶救室內掃視一圈,最終落在正站在角落里準備離開的麻醉科醫生高曉琳身上。
她三十出頭,干練冷靜,是醫院公認的“手術臺上的定海神針”,尤其擅長高危病人的麻醉管理。
“高醫生!”林修遠快步走過去,語氣急促,“如果我能在三分鐘內說服你,你愿意配合我嗎?”
高曉琳挑眉看了他一眼,神情復雜:“你一個實習醫生,要來說服我?你知道你在說什么嗎?”
林修遠深吸一口氣,沉聲道:“我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患者極有可能是急性主動脈夾層破裂,現在每拖延一分鐘,死亡風險就增加百分之五。我們沒有CT結果,但已經有足夠的臨床證據支持立即手術。”
高曉琳微微皺眉,雖然她不信一個實習醫生能做出如此精準的判斷,但她知道林修遠最近名聲不小,前幾天在校慶晚會上成功搶救蘇晚照的事跡還在院內傳得沸沸揚揚。
她遲疑了一下,點頭道:“好,你說說看。”
林修遠沒有浪費任何時間,立刻拿起聽診器再次檢查老吳的心音與胸腔雜音,隨后快步走向墻角的白板,迅速寫下幾個關鍵癥狀與推理鏈:
1.劇烈胸痛(撕裂樣)
2.極高血壓(210/130毫米汞柱)
3.心率過速(每分鐘130次)
4.冷汗、意識模糊、呼吸微弱
5.職業背景:長期高強度勞動,飲食作息不規律
“這些信息都指向一種致命疾病——急性主動脈夾層。”林修遠一邊寫,一邊講解,聲音冷靜而有力,“這是一種血管壁結構突然撕裂導致血液進入動脈中層的疾病,如果不及時手術,死亡率極高。”
他頓了頓,轉頭看向高曉琳:“而我們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立即開胸探查,找到夾層位置并修復。哪怕只是懷疑,也必須當真!”
高曉琳眉頭緊鎖,內心開始動搖。
林修遠繼續說道:“我知道你現在很難相信我。但請你想想,如果我們等CT結果,病人很可能在途中就失去生命;如果我們現在用藥鎮痛,病情會進一步掩蓋,甚至加速破裂……”
他說著,抬手指向床邊的老吳:“他已經出現了意識模糊和四肢冰冷的癥狀,這是休克前兆。再拖下去,連手術的機會都沒有了。”
高曉琳沉默了幾秒鐘,終于開口:“你打算怎么做?”
林修遠毫不猶豫地回答:“我需要你幫忙做術前麻醉評估,一旦手術室騰出來,我就立刻簽字申請緊急開胸探查術。”
高曉琳看著他堅定的眼神,又看了看床上情況愈發危急的老吳,終于點了點頭:“好,我幫你爭取時間。”
兩人達成共識后,立刻分工行動。
高曉琳開始準備術前麻醉所需的藥物與設備,而林修遠則再次回到床邊,親自監測老吳的生命體征變化。
此時,老吳的血壓已經升至220/140毫米汞柱,心率飆到每分鐘140次,指尖發紫,呼吸更加微弱。
林修遠果斷起身,抓起白板,徑直朝門外沖去。
“林醫生!”蘇晚照見狀連忙追上來,“你要去哪兒?”
“去找心外科主任!”林修遠頭也不回,聲音堅定如鐵,“我們必須立刻手術,否則老吳撐不過一個小時!”
夜色濃重,走廊盡頭燈光昏黃,林修遠的身影在空曠的樓道中顯得格外孤勇。
而在他身后,老吳的心電監護儀發出刺耳的警報聲——
滴——滴滴滴滴!!
危險正在逼近,時間所剩無幾。
但他知道,這場與死神的賽跑,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