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了!我成了!我趙方將紙做成了!”
章臺宮外,一個臨時建起的工坊里傳出一聲激動的聲音。
原本都低頭推著小車向工坊內運送著樹皮、漁網等等隨處可見的“垃圾”的工匠,都因這一句話而抬起了頭。
他們看到,在滿地的飛舞的纖維碎屑當中,喊出這句“我成了”的趙方正用兩只手捏著一根木桿子的兩端。
在桿子的下面,是一張泛黃的,看起來皺皺巴巴的,上面寫了歪歪斜斜的“方技”二字的紙。
但在所有人的眼中,這張紙就是一塊寶玉!
“給我看看!”
率先反應過來的李斯瞪大了血絲密布的雙眼,就要用手去拿趙方手中這張紙。
卻被趙方側開身子一閃:
“不要!別用你的臟手碰它!這是我趙方做成的紙!這是我方技家的成果!我要將其獻給大公子、獻給陛下!”
“做成了?朕就在這兒,快呈上來給朕看看!”
工坊門外,本想著照例前來視察一下進度的贏政急忙大步走進。
他的眼眶也有著明顯的漆黑,眼中的血色更是比起這些工匠還要濃重。
在他身旁,扶蘇的狀態也和他**分相似,本就蒼白的臉更白得虛弱和病態。
不過他們二人卻像是完全不知自己身體的情況,眼中閃爍著期待的光芒,死死盯著趙方手中的紙。
自從上次離開詔獄后,扶蘇已經連著兩天沒有去聽姜承奕講課了,甚至將造紙術的構想告訴贏政之后,便干脆離開了詔獄。
而贏政也沒說什么,而是默許了他的這項逾越的行為。
因為他們心里都很清楚,姜承奕口中的紙如果能造出來,那不僅僅能讓大秦國運延壽數百載。
更是能讓他們這些參與發明之人名垂青史,受到萬眾敬仰!
所以在第一時間,嬴政就叫人加班加點建造了一個工坊,負責按照姜承奕話中的思路,用那些接連不斷從城中四處運來的“垃圾”,進行研究和試錯。
同時,嬴政以左丞相李斯和將作少府趙方為主管,將咸陽中的諸多少府、尚方令、考工事令、太史令、博士,乃至主管水利工程的都水長、主管宮廷醫藥管理的太醫令全部召集前來參與實驗制造。
他還承諾無論是誰,只要第一個造出姜承奕口中的紙張來,就直接連升三級,為大秦的座上賓!
可以說,只要是和科技有一點點關系的人,嬴政就讓他們全部停下了手中的工作,在這兩日之中不眠不休的地在工坊中進行實驗。
而扶蘇也沒閑著。
建造書院的消息早就放了出去,不少百家諸子都已經進入了咸陽城中,只等書院建好之后成為大秦的夫子。
扶蘇便要了一份大秦主管科技發明方面的將作少府趙方的手信,同時借著自己的名聲,在城中召集了一大批墨家與方技家的人才和英杰。
整個臨時工坊之中,幾乎有了一百多號人,一同在進行造紙術的實驗與試錯。
而扶蘇和嬴政雖然都默契地對姜承奕的存在閉口不談,但也一直在探討和造紙術相關的問題,更是時不時來工坊督查一下。
眾人眼看著這兩人都不眠不休,還有著升官三級的誘惑,自然也就干勁十足,開始不眠不休。
哪怕是見多識廣蒙毅看到這般場面,也不由得感嘆當真是無比壯觀。
別說是咸陽了,就是放眼整個大秦,也已經許久沒有有過這么熱火朝天的時候了。
他甚至也開始對姜承奕有些尊重和敬佩起來了。
他雖然不太清楚姜承奕之前在獄中說的話有什么意義,但他實實在在看到了嬴政和扶蘇的巨大變化。
也看到了死氣沉沉的大秦煥發出了新的生機。
而這一切,都是姜承奕的功勞!
自從嬴政開始膨脹起來,開始追尋長生不老之后,他就像是陵銅馬車上一個有些生銹的齒輪一般,逐漸減慢了轉動的速度。
扶蘇一心和嬴政對著干,也很少再投身有關百姓的事務。
而大秦失去了嬴政和扶蘇這兩個身處最核心處的主動齒輪,那些作為傳動齒輪的官吏貴族等人得到的動力也就慢慢下降。
貪腐、暴政、懶政如同傳染病一般,迅速在官吏之中傳播下去,而民怨也因此隨之沸騰。
可就是這么一個搖搖欲墜的國家,卻在姜承奕的三個隨口而出的辦法之下,一點點變好。
這自然讓蒙毅無比欽佩。
嬴政和扶蘇行動極快,在蒙毅還在感慨姜承奕的神秘的時候,已經將那張紙翻來覆去看了數次。
雖然紙張顏色暗黃,但是對于他們這種還在用翠綠的竹簡的人而言根本算不得什么。
嬴政和扶蘇都親自上手試了試,發現這種紙的厚度和對墨水的吸收能力都恰到好處,完美避開了剛開始他們碰到的問題。
他們已經可以確定,這絕對就是姜承奕所說的紙!
畢竟原料比竹簡還要便宜,但效果卻是要比絲綢還好得多的紙,想必世間也沒有太多。
這造紙術,的確是成了!
而這樣的超凡脫俗的發明,他們甚至只用了兩天就將其做了出來!
如此效率,就算是換作古代有名的能工巧匠來了,恐怕都是不可能做到的。
而嬴政的反應也極快,開始命令道:
“李斯去把成功的原料和步驟記錄下來,帶一批人盡快將造紙術投入生產;趙方升官三級,掌管大秦所有發明創造之要,帶他們繼續改進造紙術!”
“其余參與者,全部官升一級!升無可升者,賞金銀細軟、異邦珍寶!”
嬴政很是開心。
他心中一塊石頭落了地,也就立刻豪爽地將自己的承諾兌現。
眾人迅速撲在地上高呼萬歲。
尤其是連升三級的趙方喊得最為大聲,也最為真心。
嬴政感受完眾人的擁戴和感恩之后,也就揮揮手,叫他們去忙活了。
而他則是看向了扶蘇。
這一次嬴政的策略和之前建造藏書閣與大學堂的時候是一樣的,都是先叫人做好準備,等到扶蘇上疏后立馬施行。
所以明面上,這項技術能夠問世,最大的功臣其實是提出造紙術理論的扶蘇。
算上上次的奏疏,在嬴政的有心為之后,扶蘇已經結結實實在眾朝臣面前露了兩次臉,改善了不少朝臣對他的印象。
而這兩樁事情都稱得上是大功一件。
這樣的功勞絕對比他在朝堂上嘴臭嬴政的罪要大得多!
別人都或多或少得到了賞賜,若是扶蘇沒有賞賜的話,就顯得有些太不公允,也會引發朝臣猜忌了。
“你這兩次做得都很好,就不用繼續待在詔獄里了,該有的賞賜我會叫蒙毅給你送去的?!?/p>
嬴政有些不太情愿地說道。
他內心里其實是不太想讓扶蘇出獄的。
否則他豈不是聽不到姜承奕講課了?
但是只要賞賜,就肯定避不開要讓扶蘇出獄的話題,他也只能有些不情愿的說道。
而扶蘇卻像是忽然想起了什么,面色慌張:
“兒臣謝過父皇!可兒臣是自愿在詔獄中待著,那些賞賜兒臣就不要了,還請父皇批準!”
雖說是一個請求,但扶蘇卻沒等嬴政的回答,而是急急忙忙跑離了工坊。
他沒看到,嬴政在聽到他說自己不出獄后緩緩舒了一口氣。
......
扶蘇一路小跑到了詔獄之中。
還有兩天就要上刑場的姜承奕本來在心情極好地哼著小曲兒,忽然看到扶蘇跑了過來。
“我就知道你上次找借口逃走就是為了不給我帶燒雞的!這次別想白嫖我的課,我將一直沉默直到你將燒雞帶來!”
姜承奕先發制人。
但扶蘇卻是搖了搖頭,上氣不接下氣道:
“姜先生,燒雞我已經叫人在準備了,等下就能送到這里?!?/p>
“但我今天來,不是為了聽課,是想跟先生您說.....”
“咱們越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