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瑜聞言只是笑了笑,沒再說話。
努爾哈赤父子兩代征服蒙古,尚且用了七十二年,更何談后期長期統治又費了多少年時間與心血?
你仗都不想打就想統治草原?
怎么可能呢?
秦維禎見他不說話,心中頓時大大滴松了口氣。
若是這小子要慫恿皇帝再次打仗,他肯定第一個撲上去。
前三次他都支持那是因為該打,可要是再打下去他可就真的不答應了。
哪怕是刀子架在他脖子上,他也沒有錢給朝廷發動大型戰爭了。
為了國庫,死諫他也不是不能干。
趙翊見李瑜不說話也沒有繼續再問,只是下朝后,便將李瑜單獨留在紫宸殿中陪著自己用早膳。
君臣分桌而食。
早膳是肉糜粥與三道咸菜,還有包子餡餅與蝦餃。
食不言,寢不語。
可惜他們老趙家貌似沒有這個規矩,拳頭那么那大個兒的肉包子,趙翊一口就去了大半個。
“子璇,朕還是預備在草原屯軍。”
除了徹底安穩草原以外,他實在是想不出還有什么樣的功績,能讓自己的功績蓋過殺侄奪位這件令人詬病的事兒來。
何況如今草原最大的兩個部落,已經被自己給打散了,這會兒不抓住機會徹底收服草原那不是傻嗎?
李瑜放下手中碗筷,對屯軍這種事有些不太支持。
“陛下,咱們漢人屯兵便是種地,可草原不適合種地,將士們根本沒有辦法實現自給自足。”
老劉家的漢武帝,曾經就是在河套地區設立了邊郡,試圖通過屯田和駐軍控制草原。
可游牧民族的位置是波動的,根本就沒有辦法靠這個統治草原。
趙翊咽下口中食物,皺著眉道:“朕也知其中難處,可若不如此我朝邊疆永遠不能安寧。”
見他是鐵了心要控制草原,李瑜無奈地放下了手中的筷子。
“陛下若是真的下定了決心,那就只有臣說的那條路走,咱們只能先通過武力征服各部。”
要么打,要么不打。
但是絕對不能不打,在家坐著就想等別人對你俯首稱臣。
他要是草原某部的首領,他肯定也不能服氣的啊。
趙翊咀嚼的動作慢了下來:“秦維禎那小子就差把‘沒錢’二字寫在臉上,朕要說要繼續打,他只怕就要朝堂上撞柱死諫了。”
他絲毫不懷疑,這個秦維禎真的能干出這事兒。
李瑜:“那……或許陛下還可以派出能干的大將,學著游牧民族的樣子,在草原上一邊自給自足,一邊收服各部落嘛。”
之所以打仗耗資巨大,無非就是出征需要有排場,后方供應起來費錢嘛。
那好。
那他們就學著草原的人樣子,將草原各部一個個“搶”了。
草原人吃什么他們就吃啥,草原人喝啥他們就喝啥。
娶他們的女人,嫁自家的女兒,逐步實現蒙漢一家嘛。
他本來想說可以派肅王去,可想著那位只想躺平的趙家老二……
李瑜最終還是沒說,他可不想趙家到時候老二來找自己事兒,責怪自己壞了他的躺平大計。
更何況就他們老趙家這樣的習性,待趙老二真打通了蒙古的時候,只怕他們又該不高興了。
生怕人家造反吧?
趙翊聞言陷入了沉思,哪個皇帝敢派大將這么干事兒?
若是真的這么干的話,那些酸文人罵幾句自甘墮落倒都是小事,他可以做到將那些話當耳旁風。
怕就怕自己派出的將軍,習慣了草原上的弱肉強食以后,到時候又反過來攻打大雍。
這就不是養虎為患了,這就是把自己養肥了還往老虎嘴里送呀,可是他是真不想就這么停手。
想做出功績是真的,更何況若是自己就這么停手的話,不出意外要不了十年邊疆又會不寧。
趙翊死死捏緊了拳頭,這個仗他覺得還是得打下去。
北伐,必須要北伐。
就算只是短暫控制草原二十年,哪怕是只是十年他也要這么做,誰也不能阻止他這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