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試又被稱為秋試、秋闈,過了鄉試就可以成為朝廷的候補官員,從此就有了可以做官的職業。
當然最理想的情況,還是參加明年京師舉辦的會試,進士及第后再做官與舉人為官的起點是不一樣的。
舉人為官大多八品九品做起,進士最低也是個七品了。
本次鄉試題目乃是禮部出題,各省主考官都是由皇帝欽點。
今年李瑜他們的主考官叫李敘,是個七十九歲且還精神抖擻的老頭,據說開國時就在禮部干活了,熬了五十年才熬到禮部侍郎的位置。
考棚大門正中懸掛“貢院”二字大匾,燈籠也全部換上了寫有貢院二字的燈籠,四面都被官兵和閑人勿進的牌子圍著。
處處透露著莊嚴和警戒,不知比從前的那些考試嚴格多少。
吳景誠對此很是有些惆悵:“子璇,聽說這次號房也不能去,去了成績可就真的作廢了。”
還是縣試比較爽快,每天上幾趟號房考官都不生氣。
現在一次都不行,這可怎么辦?
他遵從父親的指點,每日辰時一刻就要拉屎排毒的,從小到大早就形成了定例了啊。
“你今天才知道?”李瑜無語反問:“這么多年,謝先生沒有說夠上千遍,也說夠上百遍了吧?”
他還特意強迫自己七日拉一次,可?鄉試卻有九天六夜。
管他的,只要是干的不是稀的就可以了。
和電視劇里考生大包小包不同的是,這些考生們居然全都是兩手空空,別說是被褥吃的就連一支筆也不能帶。
據說四百年前的科舉不是如此,四百年前的科舉連被褥,甚至是吃食都需要考生們自己準備。
后來前朝世宗時,發生了一件震驚天下的科舉舞弊案。
有個考生將毛筆桿中間掏空,將小抄藏在了那里面,帶進了考場,雖然最終還是被發現了。
但是當時的世宗還是很生氣,規定所有考生必須兩手空空進考場。
那筆墨紙硯怎么辦呢?
讓考生提前交筆墨紙硯的考試費,還有被褥使用費,還有考生一日三餐的水費和食費,所有的東西都由朝廷提供。
就這樣大大減少了作弊的機會,李瑜光考試費就交了兩貫錢。
他也不知道交了那么多錢,發飯菜的時候能不能吃上肉。
在考場上用第一頓午飯的時候,李瑜懸著的心終于是死了。
什么肉啊!
就一個白面饅頭,還有一碗溫水,綠葉子菜也沒有一片。
李瑜深吸一口氣:“……”
交了那么多錢,就給他吃這?
那么多考生的考費,都進了誰的兜里了?
這么搞確實作弊機會大大減少,可是官員可以的貪的機會,那不就大大大大地增加了嗎?
李瑜狠狠咬了口白面饅頭,暗暗發誓等他以后當了大官兒,第一個就查這些‘清貴’考官們有沒有中飽私囊。
前面說過從科舉出的試題,就能夠看出一個國家當前的狀態,前世讀書的時候他也有研究過歷史。
比如崇禎皇帝時期,殿試時皇帝出的題有一道是:?
東虜本我屬夷,地窄人寡,一旦稱兵犯順丙三韓不守,其故何歟?
且流寇久蔓,錢糧闕額,言者不體國計,每欲蠲減,民為邦本,朝廷豈不知之,豈不恤之?
但欲恤民,又欲贍軍,何道可能兩濟?
試題都是朝廷面臨的內外困境,想為國求才求治病良方。
雖然鄉試不是皇帝出題,但大多是出題人或者是權力中樞的人,根據國家面臨的問題和朝廷心思出的。
而李瑜手中的這份鄉試試卷,主要都是對考生道德要求,還有對忠君體國的考核罷了。
治國方面,只有試策論救荒之策還算是挑選實干人才。
他明白了!
老皇帝現在肯定是時日無多,因為定了那么小的皇孫為儲君心里又很惶恐,所以便想著給自己的好孫孫扒拉幾個忠臣護著。
這般猜想皇帝的想法,李瑜才著手下筆去寫。
他覺得這次比王知秋出題的那次簡單,那次是真的在考驗考生們的才干。
而這次……
拍馬屁誰都不會拍,無非就是比誰的馬屁拍的更好、剛好,誰的文章技巧更好一些罷了。
可是怎么出彩呢?怎么在這一千六百多名考生之中,成為最后榜上有名的五十人之一呢?
李瑜的目光……落在那道救荒之策的題目上,他覺得要從一堆馬屁精里脫穎而出還是得看這道題。
其實大雍的救災流程很嚴密,就連官員們的差旅費都考慮到了。
可是去年西北大旱,還是有百姓受不了饑餓揭竿起義。
為什么?
救災的過程中的人出了問題唄,戶部給的預算是讓災民吃飽飯蓋新房子、給百姓們治病。
到了地方官手里,就只夠給百姓發點稀粥。
稀粥能不能發到手里也不確定,這是因為朝廷的監察體制出了問題。
第一是選的人不對,御史大多數都是出自進士。
進士有才華自然是對的,可他們要么是文辭有余,政事不足,要么就是貪權慕利之輩,渾身正氣不怕死的那是少之又少。
你看想干御史的吳景城不就是如此,還沒干上御史的時候,就想著如何包庇同窗好友貪污了。
第二是權力過于分散,大雍繼承的是大新的監察制度。
大新的開國皇帝也很像是穿越的,因為他大部分的制度,都是用的明朝老朱那一套手段。
為什么說很像而不是確定,那是因為他居然沒有廢除宰相制,換了自己成皇帝肯定要廢宰相制度的。
除非……那個人穿越老鄉自己是宰相?
都察院、六科、十三道御史,各司其職互不相干。
地方上的巡察御史,雖然表面上都受都察院節制,可是他們實權在握,往往陽奉陰違,不服調遣。
第三是沒有監督之缺,監察御史們糾察百官是好事兒不假,那誰來監察這些監察御史呢?
大雍也沒有設錦衣衛東廠西廠,連類似皇城司那樣的地方都沒有,所以李瑜更覺得另一個穿越老鄉絕對不是皇帝。
如果穿越成皇帝,錦衣衛肯定是要搞起來的。
九天六夜天天吃白饅頭,中午那頓會給點咸菜。
李瑜自己都吃成了個饅頭,臉色雪白沒吃到肉的他雙眼無神,不過他也算是不錯的了。
這九天六夜中,還有考生拉肚子結果和不可描述的肥料待太久生了病,不得不放棄考試被抬出去的。
就連一向穩如泰山的寧源,此時都是滿臉的虛弱。
李瑜在試卷上對大雍的監察制度評頭論足一番倒是爽。
可這卻苦了閱卷官們,這并不是因為朝廷的制度不能批判,他們腦子里此刻只有一個疑問。
那就是:“這小子跑題了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