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的第一天,太平洋上萬里無云。
“向陽紅10”號船與“J121”船在瑙魯共和國和吉伯特群島之間海域通過赤道。
這代表著中國第一次南極科學考察隊正式從北半球進入了南半球。
迄今為止,兩船共航行了3532.8海里,全航程已過三分之一。
沒有風浪的機會彌足珍貴,于是郭坤和張船長決定在赤道海域停泊一日。
一是維護保養船只機器;二是隊員修整;三是再次對物資加固的情況進行全面檢查。
另外按照國際慣例,當船只通過赤道時,還需要舉行慶?;顒?,每一位船員都必須虔誠地祭祀海洋王國的“神王”。
這種“迷信”習俗起源于中世紀,當時航海家們并沒有具備那么先進的技術和堅固的大船,所以為了祈求航行期間的平安,所以才會把食物和金銀財寶供奉給居住在大海里的“神明”。
隨著時代的進步,落后的思想雖然已經被淘汰,但赤道慶祝這一活動卻被保留了下來。
只不過形式演變成了由人來扮演“海神王”和“妖魔鬼怪”,通過“驅逐鬼妖下?!眮肀磉_對于未來航行平安無事的愿望。
既然是“角色扮演”,那也算文藝活動的一種。
郭坤和幾位副隊長、班長一合計,覺得也應該趁此機會給飽受暈船折磨的隊員們放放松。
所以便給新聞班和后勤保障班下達了新任務,要組織舉辦一場有特色、有活力、有溫度的赤道狂歡。
至于牽頭人,倒沒有多少分歧,考察隊的幾位領導基本上是毫不猶豫地都把票投給了趙陽。
這結果讓他是感到又激動又光榮,但冷靜下來一想,自己沒半點藝術細胞,卻要“指揮”隊員們搞出一場別開生面的聯歡來,這難度好像不是一般的大。
人在面對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時,總是會本能地拖延一下。
之后的幾天,趙陽“沉迷”于其他工作,到最后差點真把搞狂歡活動的事給忘了。
等想起來的時候,距離抵達赤道海域只剩下了兩三天的時間。
大驚失色的他已經顧不上面子問題,當晚就找到楊明和馬舒舒想對策。
“趙陽,我只是和你一起出個黑板報,你怎么還賴上了,搞聯歡關我什么事?”
“舒舒姐,陽哥這不是看你多才多藝嘛,有你帶著我們一起搞,這節目質量肯定蹭蹭往上漲?!?/p>
“大人講話你插什么嘴?找你幫忙的時候就會在床上裝暈船,聽到搞活動反倒這么積極,楊明你是不是故意消遣我?!?/p>
“舒舒姐你絕對誤會了,不信你問趙陽,那天我真是吐到站都站不起來?!?/p>
楊明和馬舒舒兩人你一言我一語,讓趙陽看在眼里甚是欣慰,心想自己果然沒找錯搭檔,這么有活力肯定能一起把赤道聯歡搞好。
活動的重頭戲就是“神王驅鬼”,想要演好這場戲,裝扮行頭是關鍵。
最后馬舒舒還是被趙陽的執著所“感動”,巧手之下不過兩個晚上,就制作出了十幾張風格迥異的面具。
那成品惟妙惟肖,有嘴吐獠牙、暴珠豎眉的兇悍神祗;有眉目清秀、五官端正的尋常人像;還有翹嘴皺鼻,細眉小眼的動物丑角。
后來趙陽才知道原來馬舒舒的祖上生活在巫峽深山,多年來一直在傳承某種儺面的制作技藝,雖然到了她這代已經生疏了很多,但應付普通的聯歡活動那是綽綽有余了。
有了面具加持,三人信心倍增,抓緊最后一點時間給新聞班和后勤保障班的隊員們做了“緊急特訓”,這場萬眾期待的狂歡開場秀就正式準備就緒。
只聽見汽笛一聲長鳴,人、“鬼”、“神”同時登上了直升機起降的平臺。
在趙陽的指揮下鑼鼓聲漸漸響起,隊員們一下子變成了形態各異的角色。
除了“精致”的面具以外,大家伙的其他裝備只能說是因地適宜。
有的把水果穿上鐵絲線充當項鏈,有的把破床單披在身上變成斗篷,有的拿著掃把呼喊著說這是三叉戟,有的掏出自制的竹傘拋飛到空中。
但不管如何,在迪斯科舞曲的助興下,甲板上的每個人都不由自主地扭動起了腰肢,沒有固定的舞蹈動作,也沒有標準的祭祀咒語,只有暫時忘記海上生活孤獨與枯燥的肆意狂歡。
活動的效果出奇的好,到最后身為隊長的郭坤都專門下場一展歌喉,張松和董乾明兩位副隊長更是比起了掰手腕,最后身材瘦弱些的董隊長竟是以弱勝強,得到了全場隊員的喝彩。
平靜的休息日太過難得,幾乎所有隊員都等著這一天,其中有些“釣魚愛好者”更是早早就做好了準備。
他們在上海的時候就提前購置好了釣具,比如各種大小型號的魚鉤、魚浮子和魚形錘,還有適合海釣的較粗魚線。
最厲害的一位老兄直接從床底下掏出一副現代化折疊魚竿,瞬間就引來了一眾“釣魚佬”羨慕的目光。
不過裝備再好,最后還得靠著成績來說話。
隊員們紛紛找好自己心儀的釣點,魚線劃過蔚藍的天空,隨后便是滿懷期盼的等待。
不知道是誰發出一聲“來了”的尖叫,所有人都循聲而去,只見興高采烈的隊員來回交替拉回魚線,最后一條30多厘米長的小魚躍出水面,在半空迎著陽光不斷掙扎。
大家趕緊找來水桶裝上,一伙人就好像沒見過魚一樣里里外外圍了好幾層,那魚通體橙紅,腦袋呈現三角形狀,魚鰭細長,看起來很不一樣。
討論了半天也沒人知道這是啥魚,最后還是請來了船上的生物學家才得到解惑。
而與此同時好幾個釣點都傳來了上魚的消息,慢慢地那水桶已經放不下了,只得找來更大的臉盆和箱子來盛放。
歡聲笑語就這樣持續了一整天,直到遠方的天空微微泛起紅暈,太陽將身子躲進大海之中,這場赤道上的狂歡才漸漸落下帷幕。
人群散去,夜幕降臨,做完收尾工作的趙陽、楊明和馬舒舒三人終于有機會躺在甲板上看一眼星空。
他們都沒有講話,就這么靜靜地凝視著璀璨耀眼的蒼穹,享受著難得的閑暇時光。
考察隊的每個人都知道,當太陽再次升起,巨輪重新起航,前方等待著的又會是驚濤駭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