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賢良師張角手拿九節杖要杖死褚燕,幸虧被褚燕項上的道心珠救了他一命。
張角明白,自己當年在森林里遇到了上甲真人于吉,也送給了自己一個道心珠,還有他的嘔心之作,并且告誡自己,道心雌雄同珠則天下大統,否則一事無成。
張角不得不另眼看待褚燕,給他一次改過自新的機會。
只不過張角也在狐疑:有了道心珠就等于有了道家傳教的尚方寶劍,這眼前的少年才俊以后會不會也學自己那一套,編造一個迷信故事來迷惑群眾,創立另一個宗派?
想當年自己確實在森林里遇到于吉師父,師父也確實給了自己道心珠,并且把自己瀝血之作《太平經》傳給自己,但是張角編了一個神奇的故事給自己漲粉:一日,自己遇到了一個神仙,那神仙從天而降,據說是中黃太乙的弟子南華老仙,持九節杖、道心珠、《太平經》授予自己,讓自己在人世間傳道。
張角給自己披上一層神秘的色彩,眾教徒也把張角奉為神仙轉世,對張角言聽計從、頂禮膜拜。
張角進一步神話教會、神話自己,他把“中黃太乙”奉為至尊天神,把自己稱作至尊真人、大賢良師,兩個弟弟也是神仙轉世輔佐自己的,一個是地方天尊,一個是人方天尊。
今天又出現了一個手持道心珠的褚燕,假若有一天自己老了,他會不會也用這一套迷惑別人!
張角的教徒遍布幽、冀、青、徐、荊、揚、兗、豫等八州,張角很是聰明,他為了便于管理,把自己的教徒分成三十六方,每方由每方的渠帥管理,各方的渠帥可以購買兵器,但不能私自發展教徒,不能私立規矩,任何事必須經天尊自己同意,否則逐出教會。
張角對張牛角私收褚燕極大不悅。
張角這個落魄秀才,計策確實比陳勝技高一籌,也比綠林赤眉理想遠大得多,這識字確實與不識字就是不一樣。
他不但延續了陳勝的方法,而且把他的方法發揮的淋漓盡致。想當年陳勝吳廣起義,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的隊伍,念鬼威眾,把寫有“陳勝王”的布條塞到魚肚子里,而且裝狐貍點鬼火嚇唬兵卒。張角就更加厲害,他發展教徒創立教派,把自己奉為至尊。
張角利用教派起義,可以說是首創,其直接影響了中國歷史幾千年,太平天國起義更是把教會造反發展到頂峰。
張角有心殺了眼前的褚燕,就怕道心珠真顯了靈,害了自己大事。
褚燕力舉貔貅,驚了四座,就連力掰牛角的黑山頭號寨主張牛角也嚇了一跳,這得多大的力氣呀!
張角看得目瞪口呆,張梁的臉色略微有點尷尬。
“張將軍,請賜教!”
張梁看了看那貔貅,又看了看自己的胳膊,他顯點心虛,這要是舉不起來丟了面子,多么后怕的事情!沒想到褚燕這小小年紀竟然有如此大的神力。
張梁無奈,只得硬著頭皮來到貔貅面前,他也挽起袖子露出手臂,也夾住那貔貅,雙膀用力,使出洪荒之力抱那貔貅。
只見張梁青筋暴起,臉色變得通紅,汗珠子噼里啪啦落在地上,貔貅搖搖晃晃離開了地面,壓在張梁的大腿上再也起不來。
張梁抱著貔貅,就像騎在老虎的屁股上,待又待不住,下又下不來。那身子哆哆嗦嗦就像一個即將傾倒的大樹。
可把張角嚇壞了,萬一堅持不住,被貔貅砸在身上,自己的親兄弟可就嗚呼哀哉了!
”誰來救……救……天尊……”
四座嘩然一片,都齊刷刷把眼光投向褚燕。褚燕并不想傷害張梁,他一個箭步跨到張梁面前,只見他雙手抱住貔貅的脖頸,用力往懷里一帶,說了聲“松手”,張梁急忙向后退去,大口氣的喘,褚燕將貔貅丟到一邊,硬生生在地上砸出一個坑來。
褚燕彈了彈身上的灰塵,神情淡然自若,張梁長出一口氣努力將氣息屏住。
“小英雄果然天生不凡,也果然是上天賜予我的。本尊賜于你太極上使,與張牛角渠帥一起管理黑山!”
張角瞪了唐州一眼,生氣地說:”今后你跟著馬元義去箭荊州吧,以后再惹出什么麻煩定把你處死!”
唐州叩頭謝恩!
褚燕與張牛角回到黑山之事不必再提,但說張角把張梁張寶兩人留下細說起義之事。
張角說:“兩位賢弟,我們現在教徒遍布九州,有百萬之眾,我昨晚夜觀天象,看那眾星億億,正天方的巨星搖搖欲墜,而東方的一顆黃星非常明亮,這表明蒼天即將死亡,黃天就要取而代之,我看時機已經成熟了!”
“哥哥你就發布命令吧,我們一切聽從!”
“甲子之年,正是大吉之年,三月五日,也是大吉之日。我計劃密令三十六方渠帥,甲子年三月五日凌晨,同時在各地發動起義!”
“如何策反教徒?”
“我們要推翻這**的大漢朝廷,建立一個太平黃天,那里無剝削壓迫,沒有饑寒災難,沒有詐騙偷竊,人人太平幸福,這個國家就叫黃天至尊!”
“如何與敵人區分?”
“起事那日都穿黃色道裳,頭圍黃色絲帶,你們看如何?”
“甚善,一切聽從安排!”兩個人齊著說。
”不過哥哥,我覺得褚燕為人桀驁不馴,野蠻過人,沒有尊敬之心,根本就沒有把哥哥放在眼里,我覺得若重用此人,某一日事成,肯定對我等帶來麻煩!、
張梁憂心忡忡,上前勸諫道。
“大敵當前,不應當搬弄是非、挑撥離間、貌合神離,而應當齊心協力、上下一心、同仇敵愾,誰若有本事就應當重用他,方能取得成功!”
“大哥!”那張梁急了,一下子給張角跪下了,“他可是也有道心珠呀,據說于吉師父也送給了他一本書呀!”
張寶也在一旁勸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小心一點還是好,必定他還年輕!”
張角聽了,長出了一口氣,他也在怨悵師父于吉:這個世界為什么不唯獨愛他,既然把道心珠、《太平經》傳給他,為什么又把道心珠、《天師要紀》傳給褚燕,莫非真像師父說得那么邪乎,只有雌雄同珠才能辦成大事,今天我就不信了!
張角要召見三十六方渠帥,商量著要像陳勝、吳廣一樣舉大計!
東方微醺,月亮還沒有落,又一個明媚的朝陽冉冉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