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對于富人來說是蟄伏,對于窮人來說就是自然的屠殺。
公元183年的冬天,天氣特別寒冷,百年不遇的西伯利亞寒流襲擊黃河以北,冀州、幽州、并州這一帶許多老人、孩子忍受不住寒風的折磨,都凍死在家里的炕上。
饑餓難耐的中山狼都從太行山里跑出來搶吃人的尸骸,連衣服都吞了下去,本來就瘟疫橫行的中原大地,寒流來了,更加雪上加霜。
老百姓都盼望春天的來臨,春天到了,可以吃樹葉,挖野草,吃老鼠,吃蟾蜍,凡是能吃的東西都吃,甚至吃樹皮,吃觀音土,再后來易子而食,實在沒法活了,就自掘墳墓,躲到里面聽天由命!
“蒼天死,黃天立,甲子年,盼太平,太平來了無饑寒,太平來了無疾病!”
“蒼天有眼頭長角,百姓日子能吃飽!
民間流行著這樣的童謠!
大賢良師張角秘密通知各方渠帥,密謀在三月五日三更十分,人們熟睡之時發動叛變,攻擊縣衙,占領洛陽,力爭一個月之內推翻大漢江山,迎來太平盛世。
張角派張梁秘密召回荊州揚州渠帥馬元義。
“甲子之年是大好之年,三月五日是大好之日,現命令你把荊州揚州的教徒秘密聚集到鄴城,我在巨鹿,張曼成在宛城,我們三方遙相呼應,對洛陽形成包圍之勢。再加上汝南的彭脫,東郡的卜已,一旦機會成熟,我們同時出兵,兵發洛陽,成功之日不遠矣!”
“唯良師是瞻,不過那洛陽城高池深,士兵眾多,又多堅兵利器,恐怕一時半時難以攻下,時間久了,洛陽城里有皇甫嵩、朱儁等人,青州有曹操、河內有袁紹,都是虎狼之師,到時候把我們分割開來,形式恐怕不妙!”
“不用擔心,我們的教徒遍布整個洛陽城,而且朝廷之中也有內應,那中常侍封谞、徐奉都是我的學徒,到那時里應外合、三角夾擊,定能推翻這昏庸朝廷。”
馬元義聽罷非常高興。他當即回到揚州渠帥府內,即激動又緊張,激動的是能干一番轟轟烈烈的大事;擔心的是自己的女兒貂蟬,才年方二八,萬一有什么閃失,他覺得對不住女兒。
恰在這時,貂蟬過來給父親問好,馬元義看著即懂事又年輕漂亮的女兒,心潮澎湃無限感慨。
“今天父親憂心忡忡,莫非有什么心事?”
父親見女兒看了出來,也沒有隱瞞:“女兒啊,你現在已經長大了,父親作為教會首領,以后的任務會越來越多,恐怕不能再照顧你,豫州刺史王允是我的至交,我曾經救過他的命,為父想讓你去王允家住上幾天!”
“爹爹,女兒不管你今后遇到什么事情,我絕對不會離開父親!”
“別傻了,父親活到現在,什么事情都想得明白,甚至死都毫不在乎,我以后要做一件大事,一件驚天地泣鬼神的大事,事成之后我定把女兒接回來,失敗之后,你一定記著,不允許說是我的女兒。你現在還小,還有未來,聽父親的話就是孝順!”
窮家難舍,貂蟬自然不想離開父親,但是也拗不過,父女倆哭了一夜。
到了第二天,馬元義派幾個得力干將把女兒送到王允家里。
再說馬元義送別女兒,命令各小方方長過來開會,務必于甲子元月把教徒都聚到鄴城。
荊揚之地距離鄴城,不下一百公里,還得渡過黃河,數十萬人辛苦輾轉到鄴城,有些方長想不開,怨言頗多。
這里面就有唐州。
“荊州、揚州地大物博,又在江南,一下子都聚集到鄴城,吃穿都是問題,我實在想不通!”
馬元義看了看唐州說:“這是大賢良師的命令,我們只要服從就是,不該問的就不要問,知道多了不見得是好事!”
唐州走后,馬元義命令手下葛根氏送信給彭脫大方,要他在元月務必把教徒遷徙到黃河以北。
葛根氏出來,正碰上與他要好的唐州,兩人都是濟南人,從小一塊長大,可以說無話不談無話不說。
“這是要去哪里?”唐州詫異地問。
“奉渠帥之命,去彭將軍那送信?”
葛根氏搖搖頭,似乎有點不愿意去。
”渠帥交給的任務,服從就是了,此去汝南,不知幾百里地,至少一個月回不來,不如我們小聚一下,弟弟給你餞別!”
葛根氏推辭不了,只好答應。兩人來到唐州家里,唐州妻子早已經準備好了飯菜。
葛根氏幾天沒有見過葷菜,見到那一碟子牛肝,一碟子羊肉,涎水都快流了出來。
幾杯酒下去,葛根氏覺得熱乎乎的,就把道裳脫了,又喝了幾杯,就覺得肚子內咕咕之響,想去五谷輪回之所解衣方便。
葛根氏去罷,唐州偷偷地把信箋取出來,內心的緊張全體現那手上,哆哆嗦嗦像癲癇病發作,生怕被葛根氏發現。
唐州將信取出,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了一跳,內容如下:
彭脫弟,見信如見愚兄,大賢良師命令汝率眾向洛陽聚集,等我方抵達鄴城,三月五日三更,三軍兵發洛陽,城門自開!
唐州嚇了一跳,汗珠子立即滲了出來。他恍然大悟,怪不得十幾萬教徒都齊聚鄴城,這是要聚眾造反啊。
葛根氏走后,唐州忐忑不安,心驚肉跳,酒立刻蒸發的一干二凈,但是身子連走路都不會走了。
唐州的一舉一動自然瞞不過妻子,妻子追問緣由,唐州驚慌失措地說:”要出大事了,天下要亂了!”
“你喝醉了吧,又沒鬧地震,隕石也沒有從天上落下來,你說什么胡話?”
“真的,要出大事了,你說這造反得是死罪呀,是不是要株連九族,我死之后你一定要把孩子帶好!”
妻子更加疑惑了:”我越來越聽不懂了,到底要發生什么事情?”
唐州就把葛根氏送信的事情詳細地說了一遍,妻子一下子就把唐州的手抓住。
“你說,我們信教的目的是什么?”
“混口飯吃唄,還能為什么?”
“不僅為了吃飯,還為了平安,為了幸福,為了治病救災,為了過上好日子,你說信教為了造反,這還能平安嗎,這不離教會的宗旨背道而馳了嗎?”
“也是,你說怎么辦?”
“怎么辦,我去找渠帥說理去!”
唐州妻子要找馬元義說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