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嶺!
“我滴個乖乖,這八路軍到底是來了多少人啊?”
“怎么這么多?”
“你瞅見沒,這些部隊的肩章都是八路軍。”
“聽說八路軍特一縱特別能打,這么多八路軍南下了,這一仗該不會出現變數吧?”
一名青天黨軍士兵,吞咽了口口水說道。
“蘇長青,蘇將軍啊!”
“國都之戰中,小鬼子氣勢如虹。”
“最后被教訓成什么樣子了?聽說國都之戰中,小鬼子的腦袋都被剁了下來,堆成了小山!”
“這仗怎么打!”
另外一名青天黨士兵,也是被數量龐大的八路軍給嚇了一大跳。
盡管堂部目前的軍隊數量,并不少。
為了圍剿新四軍。
青天黨軍拉出了與小鬼子進行大規模戰役時,才動用的軍隊規模。
但面對數量超出預期的八路軍,青天黨軍方面還是投鼠忌器。
畢竟!
在抗戰初期,青天黨軍與東洋陸軍正面展開戰斗時,往往是幾倍于敵。
就拿臺兒莊戰役來說。
大夏國在臺兒莊戰役中的總兵力約為29萬人,這些部隊包括了來自不同地區的多個兵團,如川軍、桂軍、魯軍等。
主要參戰部隊有孫的第2集團軍、堂的第20軍團、龐的第3集團軍、張的第59軍等。
而小鬼子在臺兒莊戰役中的總兵力約為5萬人,主要由第10師團和第5師團組成。
具體包括第10師團的瀨谷支隊和第5師團的坂本支隊,這些部隊都是小鬼子的精銳力量。
這場由大夏**隊獲得勝利的戰役,兵力比為6:1。
而像武昌會戰,大夏**隊:總計14個集團軍,50個軍,作戰飛機約200架,艦艇30余艘,總兵力近100萬人。
小鬼子包括第2軍和第11軍,共約25萬兵力,以及海軍第3艦隊,約120艘艦艇,空軍約300架飛機。
兵力對比,也達到了4:1。
而特一縱能夠在正面戰場上擊敗東洋陸軍,其實力更在小鬼子陸軍之上。
想要與蘇長青指揮的八路軍特一縱對抗,其難度可能還在與東洋陸軍對抗之上。
也難怪固、淌等人在沒搞清楚蘇長青到底帶了多少人南下的情況下,僅僅是聽到蘇長青這三個字。
就被嚇得不輕。
畢竟在大夏國這片戰場上,蘇長青就是一個異數。
當然,對于這一點!
蘇長青也是知道的,所以在南下只能統領兩個騎兵團的情況下,蘇長青就在考慮如何震懾這些青天黨軍。
想來想去,也只有疑兵之計這一條路。
在擁有數千年戰爭史的大夏國,疑兵之計不止一次被使用過。
其中!
最為出彩的,當屬戰國時期的孫臏。
公元前343年,魏國攻打韓國,韓國向齊國求救。齊威王采納孫臏的建議,決定救援韓國。
孫臏率軍直逼魏國都城大梁,迫使魏軍回師救援。
孫臏命令齊軍在進入魏國境內后,第一天埋設十萬個做飯的灶,第二天減為五萬個,第三天減為三萬個,制造出齊軍士兵大量逃亡的假象,誘使魏軍輕敵追擊。
根據魏軍追擊速度,孫臏判斷魏軍追兵將于日暮時分到達馬陵,此地道路狹窄,旁多險阻,利于設伏。
他命士兵將路邊一棵大樹剝去樹皮,上書“龐涓死于此樹之下”,并挑選萬名善射的弓箭手埋伏于道路兩側,約定以火光為號,一齊放箭。
結果,龐涓果然中計,放棄步兵,親率輕騎追擊,至馬陵道時,被齊軍伏兵萬弩齊發。
魏軍大亂,龐涓自刎而死,齊軍乘勝追擊,全殲魏軍,俘虜了魏軍主將太子申。
既然有“減灶計”。
與減灶計相對的,自然是“增灶計”。
東漢時期大臣虞詡,卻反其道而行之,首創了“增灶減兵”之計,與孫臏的套路正好相反。公元115年,西北地區的先零羌部族出動大批騎兵,入侵漢朝西北邊疆。包圍了武都郡。朝廷任命虞詡為新任武都太守,奉命帶兵前去增援武都郡。
但由于漢朝方面不明敵情,虞詡只帶了3000多士兵來到西北,到了之后才獲知,先零羌人實力強大,僅僅騎兵部隊就有上萬人,虞詡的部隊根本不敷使用,途中還要不斷在險關要隘之處留駐兵力,手下兵員數量不斷減少。
此時虞詡身陷險境,無論繼續前進或者撤退,都可能遭到優勢敵兵的圍攻。
但虞詡鎮定自若,他一方面下令部隊加快速度繼續前進,直撲武都郡,“日夜進道,兼行百余里”。
同時他讓士兵做飯時,每個人必須壘兩眼灶火,過幾天改為每人壘四眼灶火,再過幾天改為每人壘八眼灶火。
先零羌人不知虞詡帶來多少兵力,每天都派人去漢軍留下的營壘中清點灶火數量,發現漢軍的灶火數量迅速成倍增長,不由得起了疑心,懷疑漢軍在不斷暗中增加兵力,于是一直不敢貿然對漢軍發動攻擊,虞詡乘機得以進入武都郡,最終成功擊敗了先零羌人。
蘇長青手頭的兵力不足,但豫皖蘇邊區的新四軍部隊,以及新四軍的縣大隊、區小隊的數量是不少的。
在這種情況下,蘇長青將從五臺山根據地軍衣廠生產出來的八路軍“肩章”,分發給新四軍部隊。
無非是繡一繡肩章的權宜之計。
八路軍特一縱的部隊,在短時間內便達到了一個極為恐怖的數據。
這也成功的震懾住了淌、固等人。
甚至連坐鎮指揮的柏參謀、禾司令二人,對于突然出現在江南的八路軍具體數量。
有些摸不著頭腦。
“這蘇長青,他到底帶了多少人過來。”才參謀看著地圖,皺起眉頭。
八路軍的具體實力,青天黨一向是摸不清楚。
尤其是特一縱的實力。
對于皖省一帶,突然冒出這么多的八路軍。
柏參謀震驚之余,又感到極度的疑惑。
至于禾司令,則是大驚失色之余。
立刻將這一消息傳回了山城。
如果特一縱的精銳主力真的南下的話,局面將會變得極為復雜。
新四軍在淮泗一帶的兵力,青天黨始終摸不透。
八路軍特一縱如果來了個三萬左右,那對于青天黨軍絕對是個巨大的威脅。
如果以青天黨軍對東洋陸軍的兵力比,想要對付三萬八路軍特一縱部。
青天黨軍起碼得派出十五到十八萬大軍。
如果八路軍特一縱與新四軍聯手的話,誰成為獵物。
還真不一定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