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家宏的行動在無聲無息中悄然展開。
他的第一個目標,鎖定了平湖地產。根據情報,陸陽正是從平湖地產手中一次性拿下了東山麓園整整1000套房子!
相比于大海撈針般去無數家銀行探尋陸陽的貸款詳情,從源頭——出售房產的開發商入手,顯然要便捷得多。
而且這樣做目標非常清晰,只有三家主要的房地產公司。
而中海市的銀行體系盤根錯節,一家家去查探、疏通、索要敏感信息,不僅耗時耗力,更要消耗徐家極其寶貴的人情資源。
作為徐家未來的掌舵人,徐家宏深知這些人脈關系如同家底,用一分便少一分,必須用在刀刃上。
幸運的是,徐家宏恰好掌握著通往平湖地產的一條關鍵人脈,平湖地產公司的一位重要股東,林永盛。
徐家宏在逐步接手家族事務的過程中,與這位平湖地產的股東林永盛有過幾次接觸。
沒有絲毫猶豫,徐家宏拿起手機,撥通了林永盛的私人號碼。
······
平湖地產總部,一間寬敞氣派的辦公室里。
林永盛正審閱著一份項目報告,桌上的手機震動起來。
他瞥了一眼屏幕,看到“徐家宏”三個字時,眉頭不易察覺地挑了一下,眼中閃過一絲意外。
這位徐家的繼承人,平日里可不會輕易聯系他。
“喂,小徐總?”
林永盛接起電話,語氣帶著一絲恰到好處的熟稔和客套。
在徐家,真正的掌舵人仍是徐老爺子,業內尊稱一聲“老徐總”。
至于徐家宏,盡管已開始參與核心事務,但在林永盛這些老江湖眼里,暫時還只能算“小徐總”。
電話那頭的徐家宏,聽到“小徐總”這個稱呼,嘴角幾不可察地向下撇了撇,一絲不悅迅速掠過眼底。
他厭惡這個稱呼。
“林叔客氣了。”
徐家宏的聲音立刻調整得熱情而謙遜:
“您看您說的,沒事就不能問候問候您這位前輩了?家父常教導我,要多向您這樣的行業翹楚請教學習呢。”
他熟練地搬出父親的名頭,既是恭維,也是提醒對方徐家的分量。
林永盛靠在舒適的老板椅上,臉上露出一絲受用的笑意。
雖然明知徐家宏這話多半是場面話,但能得徐老爺子一句贊揚,哪怕是借兒子之口轉述,也讓他這個在競爭激烈的中海地產圈摸爬滾打多年的老將感到幾分舒坦。
“哈哈,小徐總,你這張嘴是越來越會說了。”
林永盛笑著打趣道,語氣輕松了些。
“不過嘛,你們徐家人向來是無事不登三寶殿。說吧,這次找我,是有什么指教?”
他與徐家有過項目合作,關系還算熟絡,說話也少了些客套,多了點直來直去。
見林永盛點破,徐家宏也不再繞彎子,順勢切入正題:
“林叔真是快人快語。是這樣,我聽說去年年底,貴公司東山麓園那個項目,有人大手筆,一口氣吃下了整整1000套?有這事吧?”
林永盛臉上的笑容微微一凝,眼神中透出幾分探究和警惕。
徐家宏突然打聽這件事,讓他有些摸不著頭腦。
這交易雖然金額巨大,但并非絕密,業內不少人都知道。
他謹慎地答道:“是有這么回事。怎么,徐家對這事兒也感興趣?你們家……應該沒有急著要出手的住宅項目吧?”
他特意點出住宅項目,是因為徐家的核心是商業地產。
林永盛的疑惑不無道理。
年前年后,他確實接到過不少電話,都是其他房地產公司的老總,拐彎抹角想打聽那個神秘買家“陸陽”的聯系方式。
他們的目的很明確——也想效仿,把自己手里積壓的住宅盤出去,緩解資金壓力。
但徐家不同,他們是商業地產的“大地主”,坐擁黃金商鋪收租,現金流相對穩健,按理說沒有這種迫切需求。
徐家宏聽出了林永盛的試探,立刻滴水不漏地解釋道:
“林叔誤會了,我們徐家暫時沒有出售項目的打算。”
“只是……我對這位能一口氣拿下1000套的‘豪客’實在好奇得很!能有如此魄力和實力的年輕人,在中海可不多見啊。”
他話鋒一轉,發出邀請:
“林叔,晚上有空嗎?我在‘江南薈’訂了個安靜的包廂,想請您吃個便飯,順便……好好聊聊這位神秘的買家,也向您請教請教當下的市場行情。您看如何?”
徐家宏的意圖很明確。
想從林永盛這里拿到陸陽與平湖地產簽訂的詳細購房合同,購房合同里面必然包含關鍵的付款方式、貸款銀行信息,這種事絕不可能在電話里三言兩語就辦成。
這需要面對面的溝通、利益的交換,或者人情的施壓。
僅僅一個電話,遠不足以讓林永盛心甘情愿地提供如此敏感的商業信息。
一頓精心安排的飯局,才是撬開這道門的鑰匙。
“小徐總親自請客,這個面子我哪敢不給啊。”
聽到徐家宏的邀約,林永盛爽快地應了下來。徐家在中海地產界的地位舉足輕重,這份人情世故他必須周全。
同時,他也確實好奇,這位徐家接班人葫蘆里究竟賣的什么藥?
晚上七點,林永盛準時抵達“江南薈”會所。
令他頗感意外的是,徐家宏竟然已早早等候在門口。看到林永盛的車停下,徐家宏立刻滿面笑容地迎了上來。
“林叔,您來了!快請進!”徐家宏熱情地招呼著。
林永盛心中詫異更甚。這位徐家繼承人平日里可很少如此“禮賢下士”,更別提親自在門口恭候了。
以徐家的體量和他林永盛的份量,這姿態放得未免有些低了。事出反常必有妖!
“哎喲,小徐總您太客氣了!怎么好意思讓您在這等!”
林永盛連忙快走兩步,臉上堆起受寵若驚的笑容,與徐家宏用力握了握手。
“應該的,應該的!”
徐家宏笑容不減。
“等林叔您,那是天經地義嘛!”
林永盛年過四十,比徐家宏年長十幾歲。
若在平時,徐家宏未必肯叫這聲“叔”,但此刻有求于人,姿態自然要擺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