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11月20日,四九城西郊的一處保密會議室里,二十多位風塵仆仆的科學家圍坐在長桌旁。他們中有的西裝革履,有的穿著褪色的中山裝,但眼睛里都閃爍著同樣的光芒。
錢學深教授站在投影幕布前,手中的教鞭輕輕點著一張西北地圖:"同志們,從今天起,'邱小姐計劃'正式啟動。"他的聲音不大,卻讓整個會議室瞬間安靜下來。
角落里,陳樾悄悄調整了下坐姿。他注意到幾位剛從海外歸來的教授不約而同地挺直了腰板,有個戴金絲眼鏡的年輕人甚至激動得手指微微發抖。
"整個計劃分為三部分。"錢學深推了推眼鏡,"第一部分,在四九城成立理論研究所,負責蘑菇蛋的理論論證和數學模型構建。"教鞭移到地圖上的戈壁灘區域,"第二部分,工程兵部隊將在羅布泊建設試驗場。"最后,教鞭重重敲在桌面,"第三部分,我們的科學家將親赴戈壁,把理論變成現實!"
會議室里響起熱烈的掌聲。陳樾注意到,坐在前排的一位白發老教授悄悄抹了抹眼角。
"下面宣布具體分工。"錢學深拿出一份文件,"理論研究所代號'703所',由我直接負責。試驗場建設由工程兵王震山將軍統籌。"他頓了頓,目光掃向陳樾,"至于各種工程機械、精密儀器的研制工作,交給奉天兵工廠的陳樾同志負責。"
散會后,陳樾剛要走,卻被錢學深叫住了:"小陳,留一下。"
等其他人都離開后,錢學深關上門,從公文包里取出一個厚厚的牛皮紙袋:"這是我從美國帶回來的部分資料,你拿去看看。"他壓低聲音,"特別注意里面關于鈾濃縮設備的那部分。"
陳樾接過紙袋,感覺手里沉甸甸的:"錢教授,這些..."
"都是公開出版物上摘錄的。"錢學深意味深長地笑了笑,"當然,需要一雙慧眼才能看出其中的門道。"
1954年1月10日,寒風呼嘯中,"703所"在四九城西郊正式奠基。簡樸的儀式上,沒有鑼鼓喧天,只有科學家們默默握手的畫面。陳樾站在人群中,看著那塊被紅布遮蓋的奠基石,突然想起錢學深說過的話:"這塊石頭下面,埋著夏國科學的未來。"
五天后,"邱小姐計劃"啟動令正式下達。陳樾連夜趕回奉天,立即召集兵工廠的技術骨干開會。
"同志們,任務來了!"陳樾拍了拍桌上那摞圖紙,"三個月內,我們要完成五十套野外實驗室設備、二十臺精密機床,還有..."他翻開最上面那張圖紙,"這個特殊的離心機原型機。"
技術科長老趙倒吸一口涼氣:"老陳,這離心機的精度要求也太高了!咱們現有的加工設備..."
"所以才需要我們攻堅克難。"陳樾環視眾人,"從今天開始,全廠實行三班倒,所有其他項目為'邱小姐'讓路。"
1月20日清晨,一場罕見的寒潮襲擊了華北地區。但在某軍用火車站,八萬名工程兵正在冒雪登車。三百輛迷彩涂裝的"貓貓車"整齊排列在站臺上,每輛車都加裝了特殊的防沙濾清器。
"動作快點!把無人機裝箱時要輕拿輕放!"運輸連連長張大山吆喝著。他身后,五十架"翼龍2"無人機正被小心翼翼地裝入特制的防震木箱。
一個年輕士兵好奇地問:"連長,這些鐵鳥是干啥用的?"
"少打聽!"張大山瞪了他一眼,"記住,從今天起,咱們的任務代號是'植樹造林',其他的一律不許問!"
列車在漫天飛雪中向西駛去。車廂里,戰士們裹著棉大衣,聽著車輪與鐵軌有節奏的撞擊聲,很多人還不知道,他們即將創造歷史。
1月30日,羅布泊邊緣。先頭部隊的五百名工程兵望著眼前一望無際的戈壁,都不由自主地咽了咽口水。
"這鬼地方,連根草都不長..."通訊兵小李嘟囔著。
"閉嘴!"王震山將軍從一輛貓貓車上跳下來,軍靴踩在鹽堿地上發出脆響,"從今天起,這里就是我們的戰場!"
三百輛貓貓車立刻分散開來,像一群勤勞的螞蟻開始在戈壁灘上爬行。無人機操作手小周小心翼翼地組裝好第一架"翼龍2",隨著螺旋槳的轟鳴聲,銀灰色的無人機騰空而起。
"圖像傳回來了!"技術員盯著監視器喊道。黑白畫面上,荒涼的戈壁像一幅抽象畫般展開,偶爾能看到幾處風蝕形成的雅丹地貌。
王震山湊近屏幕:"重點尋找水源和適合建設的地形。記住,我們的試驗場要隱蔽,但交通又要相對便利。"
接下來的四十天里,無人機像不知疲倦的鷹隼,日夜盤旋在羅布泊上空。戰士們漸漸習慣了這里的嚴酷環境:白天烈日能把人烤脫皮,夜里溫度卻能驟降到零下二十度。
"報告!東南方向三十公里處發現可疑地形!"2月15日早晨,無人機操作員突然大喊。監視器上顯示出一處碗狀洼地,四周被天然的山丘環繞。
王震山立刻召集參謀們研究地圖:"這里地勢隱蔽,又遠離居民區..."
"但是水源是個問題。"后勤處長憂心忡忡地說。
"繼續搜索周邊區域!"王震山下令。
三天后,好消息傳來:無人機在五十公里外發現了一處地下水源!勘探隊立即出發,帶回來的水樣經過簡單凈化后,居然清甜可口。
3月10日,在充分論證后,試驗場的位置最終確定。當晚的營地會議上,王震山用紅筆在地圖上畫了一個圈:"就是這里了,同志們。從明天開始,大部隊將陸續開進,我們要在三個月內完成基礎設施建設!"
與此同時,四九城郊外的"703所"里,燈火通明的研究室中,錢學深正在黑板上寫下一串復雜的公式。突然,電話鈴聲打破了深夜的寧靜。
"錢教授,戈壁灘那邊選址確定了。"電話那頭是陳樾興奮的聲音,"我們的第一批設備已經啟運,包括那臺特殊離心機。"
錢學深握緊了話筒:"安全措施怎么樣?"
"絕對保密。"陳樾的聲音低了下來,"所有設備都打著'石油勘探器材'的標簽,走的是民用運輸渠道。"
掛掉電話,錢學深走到窗前,望著西北方向的夜空。那里,一顆特別亮的星星正在閃爍,就像即將在戈壁灘上綻放的科學之光。
3月15日,一支特殊的車隊離開奉天兵工廠。二十輛經過偽裝的卡車裝載著第一批精密儀器,每輛車都有武裝警衛。陳樾站在廠門口,目送車隊遠去,心里默默計算著下一批設備的完工時間。
"陳工,材料科說特種鋼材不夠用了。"技術員跑來報告。
"聯系鞍鋼緊急調貨。"陳樾不假思索地回答,"就說...就說石油部急需鉆探設備。"
當晚的日記里,陳樾這樣寫道:"今天'邱小姐'正式啟程了。雖然前路充滿未知,但我相信,在無數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她終將在戈壁灘上綻放出最耀眼的光芒..."
而在千里之外的羅布泊,第一座簡易板房已經搭建完成。王震山將軍站在房頂上,看著遠處正在平整土地的工程兵們,以及天空中盤旋的無人機,對身邊的參謀說:"告訴四九城,'植樹造林'工作進展順利,'花園'選址已經完成。"
參謀會意地點點頭,在電報稿上寫下密語。遠處,一輪紅日正從戈壁地平線上冉冉升起,將整個試驗場染成了金色。在這片死亡之海上,一個震驚世界的科學奇跡正在孕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