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要將希望小學開遍全國各個偏遠和貧困地區,讓更多的孩子們,能夠跟城里孩子站在一條起跑線上,成為國家未來的棟梁。
但是我們的力量太微弱了,夢想遠大,我們是負重前行啊,要是有人能夠伸把手分擔下就好了……”
程主任聽得有點膽戰心驚,后悔自己問那句話了。
要是他不接話吧,人家大學生們出發點好,至少希望小學開在他們家門口,造福多少人家。
開口吧,他又怕齊躍進提出什么過分要求。
“小齊同志,你,你就說需要我們做什么吧?”他艱難地硬著頭皮問,賭的是齊躍進是個聰明人。
齊躍進反握住程主任的手,感動道:“叔,我就知道大家的覺悟高,對于咱們祖國的教育事業,都愿意添磚加瓦。
這學校的教學樓和宿舍樓,肯定是由我們負責,只是一個學校設施齊全,也有利于孩子們的學習和成長,對他們的生活提供了便利。
這食堂、操場、辦公樓、實驗樓、圖書館和藝術樓……”
程主任在心里默默數了下,好家伙這幾個可對著附近六大廠子。每個單位承接一項,還真就是幫扶一把的事情,開支理由正當,里子面子都有了,也在他們能夠承受的范圍內!
“這……”
“當然了,要是大家單位困難,我們咬咬牙努把力,反正學校籌集的大頭就在建造上。
往后我們推進第二批希望小學,時間往后推推,多攢點錢再繼續!”齊躍進勉強笑笑,眉宇中帶著愁色。
程主任咬咬牙,“那我回去跟領導們商量下。”
“那肯定的,好事多磨,咱們將細節敲定好了,眾人拾柴火焰高,肯定能惠及這一片區的孩子們!
而且,”齊躍進湊近低聲道:“叔,我敢保證,這件事肯定會推行下去的,畢竟每個廠區都想擁有自己的小學,卻因為各種原因沒有建成,只是幾個廠區聯辦的。
希望小學也可以是聯辦的,各個樓都有歸屬,就以你們單位命名樓。大家都希望以此提高職工待遇。
第一批希望小學的成功落成和開辦,肯定會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到時候的采訪報道不絕,你們幾個廠子在全國都出名了……
不說其他,我們華清月刊的影響力月月倍增,會詳細介紹咱們這所希望小學的……除此之外,我們跟京都日報關系好……
誰搶先,還能挑籌集哪個,您說是吧?”
程主任笑著搖頭拍了拍他的肩膀,“小齊同志,我可算知道為什么你能考上華清了。
普通人家的孩子,哪能有這么多心眼兒呢?”
敢給廠子安排掏錢的大工程,卻讓人尋不到一點拒絕的理由,反而想的是能撈到些什么名聲和實處。
每一個利處,只會讓他們這些廠子爭搶著掏錢,還不能少掏了。
齊躍進笑著挑眉:“誰讓學校規模一定,不可能收納所有的小學生,那出了土地的貴廠,自然優先送孩子上學,和安排家屬入職。
畢竟這一片又不只有這一所學校,當然了,要是大家都出了一份力,那兩個學校合并也不是不可能。”
說白了,有所貢獻的廠子內的孩子們,才能上新建的基礎設施齊備、師資力量有保證的希望小學,而不參與的廠子只能靠邊站了。
人家理由充分,誰都挑不出理來。
程主任又背負著任務回去匯報了,電纜廠的領導們聽了,真是哭笑不得,“難怪那小年輕能帶隊啊,就他這種借力手段,我們這些老頭子們別說想不到了,就是想到,都沒有他實施的魄力!”
還能怎么著?自然是他們跟其他廠區領導們坐在一起開了個會。
他們這些廠子都有一個共同點,是從沿海大城市內遷過來的,其他方面都能將就,唯獨教育這方面,讓職工們不太滿意。
市內重點小學初中里,全是經驗豐富資歷深的老教師,而他們這邊的老師水平參差不齊。
尤其是從去年開始高考恢復的消息,家屬們好幾次都將廠領導們堵在家門口,讓廠里拿出個解決方案。
本來他們想要高薪聘請退休的老教師,可這里地方偏僻,人家都退休了還要背井離鄉,基本上沒幾個為了多那么一二十塊錢來這的。同意的人,則想要坐地起價,姿態傲慢,品行不好的人,請來當祖宗供著嗎?
更何況全省像是他們這樣的廠區多得多,他們搶不過別人!
如今齊躍進他們的到來,算是解決了這個難題,如何讓自家廠職工的孩子們進入希望小學讀書,得看廠能夠為小學做什么樣的貢獻了。
“我覺得吧,天上沒有掉餡餅的好事,咱們想讓孩子們得到好的教育,就得掏錢。不就是個食堂啊?我們建材廠給捐了!
大不了,食堂的廚師、幫廚和采購都由我們廠區家屬們負責……”
食堂油水大啊!劉廠長一開口,眾人那叫一個懊惱。
“體育場由我們紡織廠來!華清的學生當老師,我家孩子肯定能學好……”體育場不就修建個主席臺和觀眾席,以及跑道,不比蓋樓強?
“我們負責圖書館……”電纜廠的廠長趕忙開口。
他們都沒商定,就開搶自己負責承建的區域了,暗戳戳地想私底下跟齊躍進見一面,為自己廠多謀求點福利。
結果他們是多要了些教職工的崗位,以及談妥了孩子們上學的事,只是吧,他們又被忽悠著許諾出去了些條件!
比如體育器材的供應、實驗器材的捐贈、書本定期采買、教具及時補充又或者每隔一兩年提供校服等等,得對得起以他們廠命名的各個場地。
這事一談妥,齊躍進帶著大家伙兒寫合同,各種需要注意的事情以及雙方的責任和利益,都寫了進去,反復修改了四五次后,各個廠子都跟他們簽訂下來,款項也準備妥當!
大家開始籌備建造家屬樓和學校的事情,郭老為總工……
齊躍進也跟去其他地方考察的同學們通了電話,將這邊成功的經驗分享了下,又根據其他地方的困難提供了解決思路。
為了能夠在保質保量下加快工期,齊躍進他們直接找了好幾個大工程隊一起動工,爭取將一年的工期縮短到六個月,甚至四五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