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輝加工廠的大門外,"熱烈歡迎優效咨詢公司蒞臨指導"的橫幅在風中無力地飄蕩。廠區內,幾個工人蹲在角落抽煙,看到有車進來才慌忙踩滅煙頭,慢吞吞地走回車間。
財務部主管王麗華站在辦公樓前,臉上堆著職業性的微笑。她四十出頭,身材微胖,燙著一頭小卷發,眼睛小而銳利,像能看透每個人的口袋。
"周經理,您可算來了!張董事長等您半天了。"王麗華快步迎向從黑色轎車下來的西裝男子。
周志強整了整領帶,露出自信的微笑。他三十五六歲,梳著一絲不茍的背頭,眼睛炯炯有神,舉手投足間透著精明的氣質。"王主管客氣了,路上有點堵車。"
兩人心照不宣地交換了一個眼神。三個月前,優效咨詢公司入駐明輝加工廠推行"績效改革",周志強作為項目經理,迅速摸清了工廠的權力結構。董事長張淑芬六十出頭,初中文化,全憑"直覺"管理企業;她兒子劉明輝掛著總經理頭銜,卻整日不見人影,據說在城里某家高級會所有長期包房。
真正的權力,掌握在以王麗華為首的"老臣派"手中。
"周經理,上次您說的那個'相互找錯'制度,我已經擬好細則了。"王麗華壓低聲音,"技術部那個趙剛最近總找財務麻煩,這次一定要讓他好看。"
周志強嘴角微揚:"王主管放心,績效考核我說了算。"
會議室里,張淑芬正用她標志性的大嗓門訓話:"我不管你們用什么方法,下個月產量必須提高20%!我兒子說了,最近訂單多,做不完客戶要跑!"
技術部主管趙剛忍不住插話:"董事長,設備老化嚴重,強行提高產量會有安全隱患..."
"安全隱患?"張淑芬拍桌而起,"我開廠三十年了,什么時候出過事故?你就是找借口!"
周志強適時推門而入:"董事長好!各位好!抱歉我來晚了。"
張淑芬立刻換上一副笑臉:"周經理來了!快坐快坐。你給我們講講那個什么...績效新方案?"
周志強環視會議室,注意到角落里坐著一個陌生面孔——一個五十歲左右、面容嚴肅的男子。
"這位是..."周志強問道。
"哦,這是新來的副總李國強。"張淑芬隨意地揮揮手,"以前在大企業干過,我兒子花大價錢請來的。老李,這是優效咨詢的周經理。"
李國強站起身,與周志強握手。周志強感覺到對方手掌有力,眼神銳利,心里頓時警覺起來——這是個不好對付的角色。
會議開始后,周志強展示了新設計的績效考核方案:"為了提升管理效率,我們將實行'相互監督'機制。每位干部每月必須找出其他部門五個工作失誤,普通員工也需要互相指正..."
李國強皺起眉頭:"周經理,這種制度會不會導致部門間對立?"
"李副總多慮了。"周志強微笑,"適當的競爭能激發活力。董事長您說是不是?"
張淑芬連連點頭:"對對對!我看挺好!誰不好好干就扣錢!"
會議結束后,李國強追上正要離開的趙剛:"趙主管,能聊幾句嗎?"
兩人在廠區角落的長椅上坐下。趙剛四十出頭,穿著沾滿油污的工作服,手指粗糙,一看就是長期在一線工作的人。
"趙主管,我剛來不久,想了解一下工廠的真實情況。"李國強開門見山。
趙剛警惕地看了看四周:"李副總,我勸你別太認真。這里不是靠能力說話的地方。"
"什么意思?"
"上個月,我提出更新老化設備的建議,結果績效考核被打了最低分,理由是'不服從管理'。"趙剛苦笑,"而行政部那個整天拍馬屁的小張,因為'發現'我部門五個'錯誤',拿了最高獎金。"
李國強若有所思:"財務部王主管似乎很有話語權?"
趙剛壓低聲音:"她是董事長的'自己人',據說當年一起擺過地攤。財務數據只有她一個人經手,連總經理都看不到真實賬目。"
正說著,王麗華的聲音從背后傳來:"喲,兩位聊什么呢這么投入?"
趙剛立刻站起身:"王主管,我在向李副總匯報設備情況。"
王麗華瞇起眼睛:"是嗎?那正好,李副總,董事長讓您去她辦公室一趟。"
等趙剛離開,王麗華湊近李國強:"李副總,您是聰明人。在這里,站對隊伍比什么都重要。"
李國強不動聲色:"多謝王主管提醒。"
董事長辦公室里,張淑芬正對著電話大聲嚷嚷:"兒子啊,那個新來的副總看起來不太聽話...什么?先用著看?行吧行吧..."
見李國強進來,她掛斷電話:"老李啊,我兒子說了,讓你先熟悉熟悉情況。對了,周經理的績效考核你要全力支持,明白嗎?"
"董事長,我認為目前的考核制度可能會影響部門協作..."
"你懂什么!"張淑芬不耐煩地揮手,"周經理是專家!人家在大城市做過多少大企業!"
李國強暗自嘆息。他曾在國企擔任高管,退休后被獵頭推薦到這個民營工廠,本以為能發揮余熱,現在看來情況比他想象的復雜得多。
接下來的日子里,李國強默默觀察著工廠的運作。周志強的"相互找錯"制度很快顯現出效果——晨會上,各部門開始互相指責;生產線上,工人因為害怕被同事"舉報"而不敢提出合理化建議;技術部的設備更新計劃被財務部以"沒有發現五個錯誤"為由駁回。
更令人不安的是財務數據。李國強幾次要求查看完整報表,都被王麗華以"董事長特批才能看"為由拒絕。而當他試圖向張淑芬反映時,這位董事長只是不耐煩地說:"王麗華跟我二十年了,從沒出過錯!"
一個周五的下午,李國強偶然在財務部門口聽到王麗華和周志強的對話。
"...這個月的服務費又該打了。"周志強的聲音。
"放心,已經安排好了。"王麗華笑道,"不過下季度開始,我們要提高分成比例。"
"你膽子越來越大了。"
"怕什么?那個老太婆連報表都看不懂。至于新來的副總,我已經準備好'材料'了..."
李國強悄悄退開,心里已經有了計較。
第二天,李國強"偶然"在食堂與趙剛同桌吃飯。
"趙主管,廠里最近有設備采購嗎?"李國強狀似隨意地問道。
趙剛搖頭:"三年沒更新了。不過上個月財務部批了一筆二十萬的'設備維護費',奇怪的是我們部門根本沒收到這筆錢。"
李國強眼睛一亮:"有審批單據嗎?"
"有復印件。"趙剛壓低聲音,"我留了個心眼。"
當晚,李國強在趙剛家中看到了厚厚一疊材料——虛假采購單、重復報銷憑證、虛報的加班費...證據確鑿,王麗華和周志強聯手侵吞了至少數百萬資金。
"為什么不舉報?"李國強問道。
趙剛苦笑:"前年有個質檢主管舉報過,結果第二個月就因為'績效考核不合格'被開除了。董事長只聽王麗華的。"
李國強沉思良久:"我們需要更直接的證據。"
機會很快到來。月底的全廠績效考核會上,王麗華突然發難:"根據員工反映,技術部存在嚴重管理問題!趙主管經常擅自離崗,還虛報加班費!"
趙剛猛地站起來:"胡說八道!"
周志強敲敲桌子:"王主管提供了具體時間和證據。按照制度,趙主管本月考核為零分,建議停職調查。"
張淑芬點頭:"就這么辦!"
李國強突然開口:"董事長,我有個疑問。財務部上個月批給技術部的二十萬維護費,為什么設備還是老樣子?"
會議室瞬間安靜。王麗華臉色煞白:"這...這是..."
"李副總!"周志強厲聲打斷,"績效考核會上不要轉移話題!"
李國強不慌不忙地從公文包取出一疊文件:"這是我整理的近兩年財務異常數據。包括虛構供應商、重復報銷、挪用專項資金...總額超過五百萬。"
張淑芬瞪大眼睛:"什...什么?"
王麗華尖叫起來:"他污蔑我!董事長,我跟了您二十年啊!"
李國強繼續道:"更嚴重的是,優效咨詢的服務費遠超行業標準,而且與財務部有秘密分成協議。"
周志強猛地站起來:"李國強!你不要血口噴人!"
"我有證據。"李國強平靜地說,"包括你們上周五的談話錄音。"
張淑芬呆坐在椅子上,臉色蒼白。她突然意識到,自己信任了二十年的人,可能一直在欺騙她。
然而,事情的發展出乎所有人預料。一周后,當地媒體突然報道明輝加工廠"管理混亂、財務造假"的消息,主要客戶紛紛取消訂單,銀行催收貸款。張淑芬的兒子劉明輝從城里趕回,不是解決問題,而是轉移了剩余資金后消失不見。
工廠門口貼上了封條。失業的工人們聚集在廠區外,憤怒地喊著口號。趙剛和李國強站在遠處,默默看著這一切。
"我以為揭發真相能挽救工廠。"李國強嘆息。
趙剛搖頭:"腐爛的樹根已經支撐不了大樹了。"
不遠處,王麗華和周志強被警方帶走。張淑芬獨自坐在辦公樓前的臺階上,手里攥著一把工廠鑰匙,眼神空洞。她奮斗一生的事業,就這樣毀在了自己盲目信任和錯誤管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