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訴目光掃過眾人,聲音堅定,“百兩黃金,可買良田千頃,可堆滿倉廩,但良田千頃,若無耕作之巧法,終有荒蕪之日,倉廩堆滿,若無守護之智慧,難敵災禍之侵。”
“唯有讀書明理,方能如這曲轅犁一般,破開蒙昧之土,讓我們的子孫后代,不再僅憑一身蠻力與天爭食,與命爭途。”
黎訴的聲音越來越高亢,帶著一種振聾發聵的力量,“我要建的學堂,不止教人識文斷字,更要教人懂得天時地理,懂得算術記賬,懂得格物致用,讓村子里的孩子,無論將來是握筆還是扶犁,都心中明澈。”
“至于是光宗耀祖的證明,還留了一半,完全足夠了。”
黎訴一邊激昂地說著,一邊在心中想,他的演講能力沒有退化,不枉之前老師們讓他三天兩頭的去當學生代表發言,激勵同學。
黎訴鏗鏘有力的話語在院子里面回蕩,如同重錘敲擊著在場每一個人的人心。
不止杏花村的人,連來吃席的其他村子的人,孟先生,黎訴的同窗們,他們都被此時的黎訴所折服,黎訴身上閃耀著一種光芒。
他們不禁捫心自問,如果是他們,他們能做到黎訴這樣嗎?好像做不到。
因此眾人心中由衷的敬佩,黎訴這樣的人,他能成事,是必然的!
席盛眼中的欣賞更盛,眼里蕩起了笑意。
杏花村的村民們心里更是情緒如浪潮洶涌,震撼又茫然,心中還有一種難以言喻的悸動。
他們不知道怎么形容此時的心情,但他們知道,現在若是誰敢給他們說一句訴小子的不好,他們一定將人群毆打個半死!
村長顫抖著嘴唇,喉嚨里發出嗬嗬的聲響,半晌沒有憋出一句話,眼睛盯著黎訴,眼里情緒洶涌。
他們村子和其他村子的情況不太一樣,他們先輩是逃難過來的,最后在這里買地建房定居了下來。
雖然已經幾十年了,但大家不是一個宗族的,姓氏繁雜,比不上其他村子那么團結一心,或許這是一個好機會?
黎訴笑著道,“大家覺得呢?”
村長對上他的眼,激昂地道,“好,建私塾,是,娃兒們得讀書,讀書有用,像你一樣!”
“建!我給私塾打桌椅!”
“算我一個!我出力!”
“我有的是力氣!我也可以出力!”
狂熱的浪潮再次席卷整個院落,村民們紛紛響應,說著自己能做些什么,這個場面讓席盛都有些震撼。
眾人心中此時火熱無比,渾身充滿了力量,覺得他們村子前途亮堂堂。
……
宴席結束時姜大哥滿頭汗,馮翠翠給他拿了今天炒多的肉菜,讓他帶回去吃,直接給了五兩銀子。
馮翠翠心里高興啊!小四考上秀才,還得到了圣旨和陛下親自賜下的賞金!
姜大哥看到五兩銀子眼睛都瞪直了,五兩?
這給得也太多了吧?是他有史以來拿到的最高的一次!
“拿著吧,今天你也辛苦了。”馮翠翠開口道。
姜大哥揣著銀子走在回家的路上,整個人都是飄忽的。
……
黎訴因為決定要前往明岳書院,他就想在離開之前把事情都做好,讓家里人輕松的過活,便忙得連軸轉。
酒坊和私塾都在風風火火地就開建,村里人雖然幫著建,但只知道有一個是私塾,另外一邊那個不知道建的什么。
剛建好新房,這總不能又建房子吧?
黎訴除了秦明給的那個農莊,還買了兩個,準備一個讓大伯家去管,一個讓二伯家去管,還有一個讓外公外婆那邊去管。
原來農莊的管事也一并買下了,大多數的事都是農莊的管事和小廝們來做,地里就是佃農他們種。
黎訴只是想讓他們去幫忙看著點,起的是監督作用。
而自家這邊,酒坊他還需要家里人來管,就沒讓他們去農莊。
私塾的先生黎訴不可能自己來擔任,他還要繼續走科舉的路,要去明岳書院,便只能聘請其他先生。
人是席盛推薦的,很符合黎訴的要求,讀書識字,算數,天文地理都懂一些。
黎訴二話不說就答應了,師父推薦的肯定沒有問題,不過那位先生要一段時間才能來。
但也不影響,因為這邊私塾還在建,先生即便來了也還不能教書。
而釀酒這邊,關鍵步驟他就只交給家里人,而其他繁雜的步驟就招周圍幾個村子的人來做。
黎家人聽完黎訴的安排,一個個都傻眼了,這一通下來得多少銀子啊?
“城里鋪子缽缽雞那個就交給二哥來管,二哥你就當里面管事的,不用親力親為,招人干就行。”
“小澤送了我一個鋪子,酒坊開了后那個鋪子就用來賣酒,大哥你就去管那個鋪子,也是只當管事,其他事招人來做。”
“酒坊釀酒就麻煩爹娘還有嫂嫂們了,我說的那幾個步驟,只能你們來做。”
黎家人:“!!!”
黎正萍一臉茫然,家里誰都安排到了,但沒有給她安排,“小四,那我呢?”
黎訴看向黎正萍,“三姐,酒坊交涉之事,我想交給你。”
黎正萍用力地點頭,有她的事就行!
“酒坊分紅這方面,三姐的會比爹娘,大哥二哥的多,大家沒有意見吧?”黎訴問道。
黎家人當然沒有意見,小四說什么就是什么。
黎正萍心下感動,小四似乎已經給她鋪好了路,小四年紀雖然最小,但考慮事是最周全的,走一步看十步。
家里人這邊搞定了,黎訴便開口道,“那爹你去給大伯二伯說幫忙管農莊的事,娘你去給外公外婆說。”
黎訴拿上自己準備好的文本去縣里找縣令和秦父談談,此時縣令已經換了一位。
黎大平和馮翠翠對視一眼,連忙應聲道,“好!”
黎大平腳步匆匆地往黎大伯家里去,身為最小的弟弟,哥哥們幫襯了許多,現在可以回饋一些,黎大平心中是高興的。
黎大平先去黎二伯家,把黎二伯一家人喊到了黎大伯家。
“大平,是發生什么事了嗎?怎么把大家都叫來了?”黎大伯面色有些沉重,擔心是出了什么事了。
黎二伯也心急地道,“出什么事了就說出來大家一起想想解決的辦法。”
“對,一家人齊心協力,沒有什么過不去的。”
黎大平臉上帶笑,“不是壞事,是好事。”
黎大伯和黎二伯家都愣了一下。
好事?
難道是……
黎大伯和黎二伯兩家人心中隱隱約約有了猜測。
訴小子是一個有出息的,看小弟家過得好,黎大伯和黎二伯家里媳婦不是沒有提過讓訴小子也帶帶兩家。
但黎大伯和黎二伯都拒絕了媳婦的提議,訴小子有出息是好事,但他們不能理所當然的讓訴小子幫他們家,反正他們是沒臉提的。
大伯娘和二伯娘心里就熄了這個心思,算了,家里也不是過不下去,而且訴小子家那邊經常給他們送吃的,她們不能太貪心。
而現在難道是訴小子又想了什么主意?
大伯娘和二伯娘心中火熱起來,誰都想家里過得更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