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星海三人心中一動,都從這兩人身上感應(yīng)到了淡淡靈力波動。
再聯(lián)想到之前聽見的幾聲巨響,心里就有了計較。
蕭迎卻隨口胡謅道:“不過兩個小毛賊而已,娘不必?fù)?dān)心。”
寧樂殊知道她在騙自己,但沒有挑明,只要女兒沒事就好。
今晚的事情讓她意識到,女兒身上似乎有許多秘密,并不像她想象中那樣單純無害。
但她不僅沒有不高興,反而十分欣慰,這說明她的迎迎很厲害。
她出生于高門大院里,嫁的人也是頂級權(quán)貴,最知道這些人家都是什么樣的人,都有什么陰險手段。
之前還擔(dān)心迎迎回去后被欺負(fù),如今看來,倒是自己小瞧了。
蕭迎又安撫了幾句,便親自將寧樂殊送回去休息。
等人睡著,陳星海幾人才圍了上來。
“娘,這兩人是夏家的?”陳星海神色認(rèn)真的問道。
“嗯,一個是夏家少主夏瑜,另一個也是夏家的高手,兩人都是煉氣七層。”
蕭迎并未隱瞞,三個孩子卻狠狠吃了一驚。
“煉氣七層?”
陳星月當(dāng)即驚呼出聲,兩眼放光,目露崇拜。
“娘你連煉氣七層都能抓住,也太厲害了吧!”
陳星海與陳星云也連連點頭,雖然早就知道娘厲害,但沒想過會這么厲害。
娘明明才煉氣五層,就算靈根多,想必也就相當(dāng)于煉氣六層,那跟煉氣后期可完全不是同個概念。
娘是怎么做到的?
蕭迎笑道:“我還以為你們會擔(dān)心招惹了夏家引來報復(fù)。”
陳星云一臉理所當(dāng)然:“娘從不做沒把握的事情,既然敢這么做,就說明并不怕夏家。”
“你們倒是了解我。”
蕭迎莞爾,看來相處這么久,三個孩子已經(jīng)清楚她的秉性與行事風(fēng)格。
三人相視一笑,為得到她的肯定而開心。
“娘,那你打算怎么處理他們?”陳星月又問道。
“先晾一晾吧。”
蕭迎隨手將二人扔進(jìn)了空間里,這次是關(guān)在善功堂一處無人居住的院子里。
她在房間周圍下了禁制,兩人想跑也跑不掉。
“接下來你們幾人外出時都要小心一些,我擔(dān)心夏家會狗急跳墻。”
她抓了夏家少主,很可能引來夏家的報復(fù),也抓她幾個孩子。
三人神色一肅,齊齊點頭。
見他們似乎緊張起來,蕭迎又道:“你們也不必太擔(dān)心,就算他們要對你們動手,最多出動煉氣六層。”
畢竟煉氣七層不是大白菜,夏家這次一下子損失兩個,會更加謹(jǐn)慎。
“那就沒有問題了。”
三人呼出一口氣,他們兄妹四人都有煉氣六層的契約獸,還有煉氣后期的符篆,根本不用怕。
以前還覺得娘又是給他們派護衛(wèi),又是締結(jié)契約獸的,似乎有點太夸張,現(xiàn)在才明白娘是未雨綢繆。
不過第二日,三人外出時還是多留了個心眼,以防萬一。
且說蕭迎穩(wěn)坐釣魚臺之時,寧遠(yuǎn)澤上書為她請功的折子也終于送到了朝廷。
依然是寧丞相遞上去的。
前一日,寧丞相看見折子上所描述蕭迎的那些功勞時,著實震驚許久。
功勞多不說,且樁樁件件都影響極大,若能推廣一定利國利民。
他實在難以想象蕭迎一個從小在鄉(xiāng)村里長大的婦人是如何擁有這等智慧的,莫非這就是虎父無犬女?
等等,他們寧家人的智慧應(yīng)該也起了不小作用。
想到這里,不由生出幾分驕傲自豪,那是他外甥女呢。
水泥、拼音、簡數(shù)、火炕……
每一樣都極為矚目,尤其水泥與拼音,其影響絕對難以想象。
但他又生出些許憂慮,拼音一旦推廣,定會大大降低讀書識字的門檻,讓更多寒門學(xué)子嶄露頭角。
而這,無疑是削弱權(quán)貴的優(yōu)勢,怕是會遭到很多人反對。
不過他還是將折子遞了上去,交由皇上定奪。
“好!好!好啊!”
早朝,寧丞相剛說完折子上的內(nèi)容,皇帝就贊了三聲好,整個朝堂的氣氛也瞬間活絡(luò)起來。
“皇上,這是我月國之福,萬民之幸啊!”
“是啊皇上,這水泥、拼音、火炕……哪一件都是利國利民的好事,這位蕭孺人實乃大才啊。”
“沒想到區(qū)區(qū)一介婦人竟有這等本事,實在讓人刮目相看。”
“蕭孺人?可是前不久貢獻(xiàn)出土豆的那位?這么快居然又立功了?”
“……”
一時間,文武百官也興奮起來,議論紛紛,驚嘆不已。
唯有大理寺少卿周鴻與禮部尚書齊玉平面沉如水,甚至咬牙切齒,萬萬沒想到那個蕭迎還有這等本事,這么快又弄出了這么多好東西。
那個女人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就有這樣的智慧與能耐?
兩人不約而同都生出濃濃的危機感,這一次,蕭迎怕是又要得到封賞了。
雖說再怎么封賞也就是個誥命,品級也比他們低得多,但一定會被皇上記住,這可是很不妙的事情。
蕭迎越露臉,以后想對付她就越麻煩,二人都微微皺起了眉頭。
“皇上,這水泥若真如所說那般厲害,能夠替代糯米灰漿,那無論邊關(guān)還是各大城鎮(zhèn)以后都不必再為修建城墻而煩惱了。”
當(dāng)即有武將上前一步,眉眼間都是喜色。
“以后咱們就能把邊關(guān)的城墻修建的高高的,讓敵人想闖都闖不進(jìn)來!”
又有人說道:“何止是城墻?還能鋪路搭橋、修房造屋,這些可都是關(guān)乎民生的大好事。”
有與丞相不和的官員冷笑道:“誰知道寧縣令是不是夸大其詞?區(qū)區(qū)一鄉(xiāng)村婦人,真能弄出這樣的好東西?莫不是有人為了立功,故意博人注意吧?”
“微臣倒是覺得即便真弄出這樣的好東西,寧縣令也該第一時間上報,而不是私自修建工坊生產(chǎn),這將皇上置于何地?”
“皇上,微臣以為拼音萬萬不可推廣,如此取巧走捷徑之法,不是我輩讀書人應(yīng)該做的。”
“皇上,微臣也認(rèn)為拼音不可推廣,否則識字的人一多便容易生亂,不利于管理。”
“呵呵……你們幾個老東西,別以為我不知道你們打什么主意!不就是擔(dān)心拼音降低了讀書門檻,讓更多寒門子弟能讀書識字,怕威脅到權(quán)貴世家子弟?”
“皇上,連柳云哲柳大儒都用拼音注解了三冊啟蒙書籍,可見是極為支持拼音,微臣認(rèn)為就該大力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