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上吵吵嚷嚷,一眾大臣爭論的面紅脖子粗,各執一詞,互不相讓。
寧丞相冷眼旁觀,就知道這件事沒這么順利。
若是換個人可能沒什么,偏偏上報這些的是他兒子,那些與他不和的大臣肯定不愿意看見遠澤又立功勞,反而蕭迎被忽視了個徹底。
即便蕭迎立下這些大功,也沒有大臣會將她看在眼里,畢竟只是個山村婦人,又摻和不了朝堂之事。
他心中嘆息,為自己外甥女遺憾。
若蕭迎是個男子,有這些功勞在身,即便沒有科舉也能謀得一官半職,真是可惜了。
朝臣們圍繞水泥與拼音吵了小半個時辰,直到一個個口干舌燥才罷休。
而皇帝就這么面無表情聽著他們爭吵,茶水都換了兩杯。
“眾愛卿說完了?”
群臣頓時噤聲,不敢再言語。
皇帝輕笑道:“既然諸位愛卿說完了,那就聽朕也說說。”
“此次蕭孺人獻上的幾樣東西都很好,都是利國利民的好東西,所以朕一定會推廣。”
聽到這里,那些反對的大臣皆是心里一涼,合著他們剛才都白說了。
支持的大臣則歡喜不已,高呼皇上英明。
皇帝繼續說道:“寧遠澤先修建了水泥工坊再上報,朕以為是正確的,只有實踐才能出真知,至少現在可以證明水泥的確可以取代糯米灰漿。”
“稍后朕就讓人將水泥配方送至邊關,讓邊關將士即刻修建水泥工坊,并修補城墻。”
“當然,上京也不能落下,城墻、道路都可以修一修,然后再送至各州府。”
“各縣若是需要,可直接從相應州府申請或購買,如此可最大限度保證配方不泄露。”
“云安縣作為水泥研究及上報之地,可保留水泥工坊,但也不得泄露配方。”
說到這里,他面色嚴肅了許多。
“水泥乃國之重器,朕不想看到配方被泄露,否則斬立決!”
群臣齊齊垂下腦袋,原本一些打著小算盤的也不得不收起。
皇帝這才繼續往下說:“至于拼音,可大大降低初學者識字難度,乃是大好事。”
“即日起,由柳云哲柳大儒注解的三冊啟蒙書籍可在月國各州縣大量推廣。”
“此外,召國子監注解更多啟蒙書籍,并編纂拼音大典,爭取囊括所有文字。”
國子監祭酒當即高聲領命,一派欣喜。
皇帝頷首,道:“簡數與火炕也要推廣,寒冬來臨,早日將火炕推廣到北邊數州,今年興許能少凍死許多百姓。”
“皇上英明!”
群臣高呼,沒有人再敢反對。
皇帝神色稍霽,語氣和煦地說道:“現在可以說說賞賜了,不知諸位愛卿都有什么好建議?”
這次大臣們沒有爭論太久,既然皇上已經定調,再阻止封賞就沒有意義了。
吏部尚書率先說道:“皇上,此次絕大部分功勞都來自蕭孺人,蕭孺人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就獻上這么多好東西,可見一心為國為民,且蕙質蘭心。”
“微臣建議擢升她的誥命品級,這些功勞足夠她升至八品安人。”
其余人頷首贊同,升一升誥命品級是沒有問題的。
吏部尚書繼續說道:“拼音既來自蕭孺人夫君偶然所得,所以這份功勞可以算在其夫君身上。”
“念其夫君已經亡故,可追封八品閑職,以彰顯皇恩浩蕩。”
這個提議也沒有人反對,追封一個八品閑職實在算不得什么。
齊玉平卻面色復雜不已,蕭迎的亡夫?不就是他的好女婿陳寧?
呵呵……陳恩科真是好命,死了都還能追封,不知他要是聽聞此事會是什么反應。
至于拼音來自陳寧,他是半個字都不信,陳寧要真有這樣的本事早就告訴他了,畢竟這可是極大的功勞。
也就是說,蕭迎這是故意拿他做擋箭牌。
他倒是好奇蕭迎到底是從何處知曉的,這個女人比想象中還要神秘。
隨后,吏部尚書又提議獎賞注解三冊啟蒙書籍的柳云哲和陳星河,以及給寧遠澤官升一級。
哪知道,剛提出給寧遠澤升官,就遭到了無數反對。
“丞相,你怎么看?”
皇帝又將此事拋給了寧丞相。
上一次寧遠澤上報立功,就有人提議給他升官,不過被他擋了回去。
這一次再阻止,就有打壓的嫌疑了,所以他想聽聽寧丞相的想法。
寧丞相躬身行了一禮,才說道:“陛下,我兒遠澤剛上任云安縣令半年,雖有些功績,但畢竟還年輕,所以微臣建議再壓一壓。”
此言一出,群臣都十分驚訝,還有嫌兒子年輕升官太快的?
皇帝也有些意外,但還是贊同了他的說法。
“既然丞相如此提議,這份功勞就先記在他身上,朕不會忘記。”
“謝陛下。”寧丞相拱手謝恩。
他之所以做出這樣的選擇,一來的確是為了讓寧遠澤在外面多練練,二來是為了照顧蕭迎,三來則是為了把那座水泥工坊握在手里。
四來……
就聽他又說道:“不過微臣認為對蕭迎的獎賞有些輕了,單說水泥與拼音兩件,若是分開上報,都能擢升一級,更何況還有簡數與火炕。”
“所以微臣建議擢升她為七品宜人,追封她的夫君為七品閑職,以彰顯皇恩。”
外甥女的夫君官職越高,對她和幾個孩子助力就越大。
將來回到上京,受到的輕視與流言也會少一些。
若是他直接提出這樣的建議,恐怕會有人反對,但在他提出不給自己兒子升官后,大家就說不出反對的話了。
果然,皇帝也點頭贊同:“那就按照丞相的建議辦。”
“傳朕旨意:敕封蕭迎為七品宜人,賞四進宅子一座,南海東珠一盒、玉如意兩對、珠翠手鐲玉飾等十二件。”
“黃金二百兩,白銀五千兩,上等綢緞絲絹二十匹,良田千畝,及奴仆十六人。”
“并追封其亡夫陳恩科為七品宣德郎。”
“皇上英明!”群臣頓時齊聲高呼。
唯有齊玉平心中不是滋味,這賞賜也太過豐厚了。
而且這就封為七品了,當年陳寧剛入官場也就是從七品。
那個女人若是再立幾次功,豈不是都要越過陳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