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俊的身手!”
忽聽得一聲贊,蕭弈勒馬抬頭,只見臨街酒肆二樓窗口站著個三十歲左右的男子。
這人面容蒼白而消瘦,穿著華貴的白毛大氅,手持金杯,身邊圍著六名美姬。
其中一名美姬手里拿著個紙鳶,錦鯉的樣式,十分精巧。
“小郎子,我很欣賞你。”男子聲音慵懶,帶著些玩世不恭的腔調,笑道:“何妨登樓一飲?我許你一份大好前程。”
聞言,蕭弈心中有過一絲意動,很快卻消散了。
他是史府的奴婢,改換門庭必然要付出很大的代價,即使有機會,投奔郭威也是更好的選擇。
“多謝先生美意,心領了。”蕭弈抱拳婉拒。
“你可知我是誰?”
“不論先生是何人,你我緣份未到。”
“呵,有趣。”
蕭弈扯韁轉過馬頭,聽得身后傳來了一聲輕呵,似乎那男子遭拒后有些不爽。
他還保留著留心機位的習慣,偶然回頭一瞥,余光見長街后方有一青衣男子鬼鬼祟祟盯著自己,仿佛在跟蹤。
蕭弈對開封城不熟悉,胯下棗紅駿馬又引人矚目,干脆向對方招了招手。
青衣男子明顯一愣,撓著頭,有些尷尬地走上前。
“怎就至于跟蹤我?”
“這馬匹神駿,主人想知道你是何人。”
原來如此,蕭弈心覺古人真閑,他也不為難對方,淡淡道:“你可回報主人,我是太師門下。”
說罷,他諒對方不敢再跟,驅馬而去。
沿原路而回,大相國寺前一片狼藉。
蕭弈翻身下馬,引韁而行,環顧四看,果然完全失去了那契丹少女的蹤跡。
那些差點遇難的婦孺倒還在,被一群人簇擁著。
見蕭弈回來,為首的婦人牽著差點被驚馬踩踏的孩童走了過來。
“今日若非義士臨危出手、舍命相救,老身與家中這些孩兒恐難周全,請受老身一拜。”
她自稱老身,實則約四十歲左右,外貌看起來很年輕,眼角的細微皺紋不掩她疏朗大氣的美,穿得頗樸素,錦緞褙子罩了件玄青斗篷,髻間一支白玉簪。
從氣質看得出她身份不凡,但她卻絲毫沒架子,真就對一身布衣的蕭弈深深福身。
之后,她拉過身邊的孩童,道:“宜哥,你也謝救命恩人。”
“是,祖母。”那孩童七八歲模樣,停下抽泣,剛抹了淚的雙手叉著,端正地向蕭弈行了一禮,認認真真道:“郭宗誼謝恩公救命,敢問恩公尊姓大名?”
“小乙,你放肆!”
蕭弈尚未開口,忽聽得一聲喝叱。
史德珫快步趕來,向那婦人稍稍一揖,道:“晚輩管教不嚴,縱使劣奴沖撞了夫人,萬望恕罪。”
“史家郎君誤會了,是他救了老身……”
“阿娘!”郭侗跑到了那婦人身邊,扶著她關切問道:“阿娘沒事吧?讓孩兒看看可有受傷。”
“為娘沒事,你沉穩些,莫教旁人笑話。”
原來這婦人是郭威之妻,柴守玉。
史德珫轉向蕭弈,責罵道:“史、郭情同一家,奴仆救主本是分內之事,你豈敢受夫人之禮,還不請罪?”
“史郎君言重,可別再責怪老身的恩人。”柴守玉含笑轉向蕭弈,問道:“義士原來是史府中人?”
“是。”
“少年英雄。”柴守玉并不因蕭弈的身份而改變態度,反到勉勵道:“見到你,讓我不由想到夫家年輕時,當年他哪是節度使,也是出身貧寒。”
史德珫道:“夫人謬贊,小乙不過是舍弟院中陪練武藝的奴婢,會些粗淺拳腳,豈能與郭公相提并論?”
蕭弈屢被貶壓,卻沒有自怨自艾,略一思量,明白了史德珫的心思,意在強調搭救郭家婦孺的不是他個人,而是史家,繼而促使郭家答應聯姻。
他遂順勢道:“我受史家栽培,方有一技之長,郭節帥憑的才是真本事。可惜今日不能一睹節帥英雄風采。”
柴守玉聞言,再次看向蕭弈,深邃明澈的眼神中多了一絲審視之意。
忽然,她神色一變,問道:“你受傷了?”
蕭弈低頭一看,才發現右臂衣裳已被磨裂,里面皮肉模糊,那是他撞開驚馬摔在地上時擦破的。
“回夫人,只是皮外傷,不要緊。”
“如何不要緊?你是郭家的恩人。”柴守玉忙道:“二郎,扶小乙回府療傷。”
————————
郭府的火已經撲滅了,冒著煙氣。
蕭弈隨郭侗到東邊廡房坐下。
“鵲兒,你去端盆煮過的鹽水,再把金創藥拿來。”郭侗吩咐了下人,又道:“我先給你清洗傷口,會很疼,忍著些。”
蕭弈道:“不敢勞郭公子,我自己來。”
“叫我‘青哥’就行,我小名。你救了家母,那便是我的恩人,不必瞎客氣。”郭侗道:“也別信不過我,我從小就給阿爺拾掇傷口,手藝很好。”
“那就多謝了。”
蕭弈昨夜遺憾沒在酒宴上改變命運,今日結識郭家,正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他考慮過是否開口投奔郭家?終是否定了,且不提會留下三心二意的印象,郭家也不敢得罪史家。
郭侗也沒問他要什么回報,這份人情,想必是報答給史家的。
蕭弈的袖子被剪開,郭侗熟練地舀起鹽湯,對著傷口便淋下去,然后用細布擦拭著上面的泥污。
劇痛傳來,蕭弈額頭上青筋暴起,緊咬牙關。
強忍、再強忍。
終于,傷口被洗凈,郭侗開始給他抹藥。
“端的能忍,你不賴。”
“習慣了。”蕭弈從牙縫中擠出三個字。
“看你也像慣受傷的,但沒見你身上有其它傷痕。”
“在看不到的地方。”
“打過仗?”
“還沒。”
“你當真是史府的下人?恁地不像。”
“確實是。”
“我賭十五貫,你不是。”
蕭弈笑笑,也不再說。
沉默了片刻,郭侗漫不經心問道:“聽說你在史二院里當差,他是何樣人物?”
蕭弈沉吟著,盡量揀好的說,道:“他……出身不凡,偶有靈機。”
“你倒敢替他謙虛。”
郭侗隨口嘟囔著,不再追問,給蕭弈纏好了裹布,起身,拿過一個小錦盒擺到了蕭弈面前,打開,里面是幾塊金錠。
“一點謝儀,謝你救了我家人。”
金錠映在蕭弈的瞳孔中,他眼神沒有任何貪婪。
他的命都屬于史家,要金子有何用?遠不如給郭家留一個好印象。
“二郎好意我心領了,但如公子所言,這是我的分內之事,這些我絕不敢收。”
“真不要?”
“不要。”
郭侗見蕭弈堅定拒絕,并未強塞,道:“行,是我俗氣了。”
“二郎不必掛心。”
“這瓶金創藥給你,我家的獨門秘方,每日一換,傷好得快。”
“多謝。”
蕭弈起身告辭,往外走去。
走到門邊時,忽聽郭侗又問了一句。
“對了,你既是史二身邊人,對史家提親之事,有何看法?”
蕭弈停下腳步,但沒有回頭。
郭侗這問題看似隨意,卻遠超一個奴仆能回答的范疇,他若答得好,或許能結個善緣,可若答不好,恐怕要引來猜忌了。
他遂謹慎應道:“主家的婚姻大事,不是下人可置喙的。”
郭侗很誠懇,又問道:“我并非想窺探**,實是史家情面難卻,又不能對那素未謀面的史二放心,你人品出眾,若能給些建議,感激不盡……放心,出你口,入我耳,絕無六耳聽聞。”
蕭弈思索著,低頭看了眼郭侗給自己的藥,緩緩開口。
“以我愚見,聯姻之事如同用藥,藥不對,人參鹿茸也是毒藥,若對,黃連苦參也能救命,史家是酷烈猛藥,郭家如溫補之方,藥性是否相合,需高明醫者把握。”
他沒說合不合適,只說了聯姻的風險與機會,提醒郭侗這件事最終得由史弘肇、郭威這些真正能做主的人決定。
但這番話里的見識與分寸感,卻讓郭侗微微失神。
蕭弈離開了廡房。
郭侗卻還坐在那兒,拿著裝了金錠的錦盒把玩,漫不經心地合上蓋子,發出“咔噠”一聲輕響。
但金塊的光芒,仿佛還能從縫隙間透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