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像掉進紫禁城金水河里的石頭,沉甸甸地往下墜。
陳墨白在秦遠山那座“高科技文化產業園”(他私下里管那兒叫“造假中心”)里,已經捱過了小半個月。
每天,他就在首席技術顧問阿杰那雙藏在金絲眼鏡后面、冷得能凍死蒼蠅的監視下,跟一筐又一筐的破瓷爛瓦較勁。
分類,粘補,做舊,循環往復,枯燥得能把人逼出鳥來。
阿杰這人,說話陰陽怪氣,分配起活兒來倒是毫不含糊,專挑那最磨人性子的給他。美其名曰“打基礎”,實則就是變著法兒的磋磨。
陳墨白心里明鏡似的,卻也不惱,權當是修煉耐性了。他正好借著這機會,一邊干活,一邊偷偷磨練自己那見不得光的“手感”。
他發現,這能力還真像個沒調教好的猢猻,時靈時不靈。有時候指尖一碰,前朝舊事、古人嘆息就跟開了閘的洪水似的往腦子里涌,吵得他腦仁疼;有時候對著明明有年頭的物件,卻跟摸自家吃飯碗似的,屁感覺沒有。
更讓他憋屈的是,在這地方,真貨假貨攪和在一起,那股子“氣”也混亂不堪。真的帶著土腥味和歲月靜好,假的則散發著化學藥劑的刺鼻和急于求成的浮躁,摸多了,感覺自己的感知力都要精神分裂了。
這天下工早,阿杰破天荒沒給他加塞活兒,大概是覺得這木頭小子還算安分。陳墨白得了空,像放出籠的鷂子,一溜煙鉆出了那令人窒息的倉庫。他也沒別的地兒可去,鬼使神差地,又溜達到了琉璃廠。
走在熟悉的街面上,呼吸著帶著老木頭和灰塵味的空氣,聽著兩邊店鋪里傳來的討價還價聲,他才覺著自己又活了過來。這些天在“產業園”里憋的那口濁氣,總算緩緩吐了出來。
正漫無目的地晃蕩著,忽聽前面一陣喧嘩,圍了一小圈人。湊近一看,是個外地人打扮的攤主,正唾沫橫飛地吹噓手里的一件青花玉壺春瓶:“…瞅瞅!正經永樂年的玩意兒!蘇麻離青,看這鐵銹斑!這暈散!祖上傳下來的,要不是急著用錢,打死也不賣啊!”
那瓶子看起來確實挺像那么回事,釉面溫潤,青花發色濃艷,腹部繪著纏枝蓮紋,筆觸流暢,底部還有“大明永樂年制”的篆書款。幾個看起來像是初入行的愛好者或者游客模樣的人,看得眼睛發直,嘖嘖稱奇。
陳墨白下意識地停住腳步,多看了兩眼。這一看,就看出點門道來了。那瓶子的口沿、頸部、腹部、圈足,怎么看怎么覺得…有點各唱各的調,整體氣韻不那么貫通。尤其是頸部和腹部的接壤處,釉色和青花發色有極其細微的差別,不仔細看根本發現不了。
他心里一動,那股子職業病,或者說被阿杰逼出來的“分類癖”就犯了。他不動聲色地擠進人堆,假裝也被那瓶子吸引,湊近了仔細觀察。
攤主見又有人來,吹得更起勁了:“這位小哥好眼力!一看就是懂行的!怎么樣?貨真價實吧?”
陳墨白沒接話,只是圍著那瓶子轉了小半圈,目光最后落在那圈足內側一處不易察覺的磨損點上。他笑了笑,用一種剛入行學徒特有的、帶著點怯生生又忍不住賣弄的語氣道:“老板,這瓶子…看著真不賴。就是…我聽說永樂朝的拉胚工藝特別牛,這瓶子里頭的接胎痕,是不是該再…明顯一點點?”
那攤主愣了一下,顯然沒料到這個看起來像學生的年輕人會問這么專業的問題,隨即打著哈哈:“哎喲,小兄弟你這就不懂了!極品官窯,里外修胎都極講究,哪能留下大粗接胎痕呢?那都是民窯的玩意兒!”
“哦…”陳墨白做出一副受教的樣子,手指卻“不經意”地、極其快速地在瓶身腹部一處釉面稍微厚重點的地方蹭了一下。
就這一下!
指尖傳來的感覺,像是交響樂里突然蹦出個嗩吶,突兀得讓他差點沒繃住表情!
一股子強烈又混亂的信息碎片砸進腦海:高速旋轉的現代電動陶輪…刺鼻的環氧樹脂膠水味道…一雙戴著勞保手套的手,正小心翼翼地將一個畫著青花的瓶肚子,往另一個帶著圈足的瓶底子上粘…旁邊還放著幾個殘缺不全的舊瓷片…
好家伙!還真是個拼接的!而且是用老瓷片拼接的“妖怪瓶”!瓶口、瓶腹、瓶底可能來自不同朝代、不同窯口甚至不同器物的老瓷片,被高手用現代技術粘合在一起,再重新上釉燒制,做舊處理,專門騙那些半懂不懂的“二把刀”!
這活兒做得確實精細,幾乎以假亂真。可惜,碰上了陳墨白這雙開了掛的手。
那攤主見陳墨白表情古怪,心里有點發虛,但嘴上還硬著:“怎么樣小兄弟?心動不如行動!看你有緣,給你個實在價,這個數!”他伸出五根手指。
旁邊一個抱著保溫杯的大爺看樣子有點心動,小聲問:“五千?”
攤主一副受了天大侮辱的樣子:“五千?您老真會開玩笑!加個零!五萬!少一個子兒都不行!”
陳墨白心里都快笑劈叉了,臉上卻還得裝出猶豫掙扎的模樣。他正琢磨著是直接戳穿還是悄悄提醒一下那位大爺,身后突然傳來一個油滑又熟悉的聲音:
“哎喲喂,這不在秦老板手下高就的陳小哥嘛?怎么著,今兒有空來指導我們這些小攤小販的工作了?”
陳墨白回頭一看,心里咯噔一下。是“聚寶齋”的李老板!他正搖著一把折扇,皮笑肉不笑地看著自己,眼神里帶著幾分探究和看熱鬧不嫌事大的戲謔。
那攤主一聽“秦老板手下”,臉色微微變了一下,打量陳墨白的眼神立刻多了幾分警惕和恭敬(或者說畏懼)。
陳墨白暗道一聲晦氣。
這李老板顯然是記著上次沒賣他碗的茬兒,又嫉妒他可能攀上了秦遠山的高枝,在這兒給他上眼藥呢。他這么一嚷嚷,自己再想悄悄提醒怕是難了。
果然,那攤主立刻對陳墨白道:“原來是秦爺身邊的人,失敬失敬!小哥,您給掌掌眼?這瓶子入不入您的法眼?”語氣里帶著試探。
李老板也搖著扇子湊過來,陰陽怪氣地幫腔:“就是就是,讓小陳專家給看看嘛。秦老板眼光多毒啊,他手下的人,肯定得了真傳了不是?”
這下,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陳墨白身上。那想買瓶子的大爺也看著他,等他拿主意。
陳墨白心里罵了李老板一句老狐貍,這是把他架在火上烤啊。說真話,得罪這攤主(說不定還是秦遠山產業鏈下游的小蝦米);說假話,昧良心坑那大爺。
他眼珠子一轉,計上心來。只見他再次拿起那瓶子,左看右看,上看下看,眉頭皺得能夾死蒼蠅,嘴里嘖嘖有聲:“嗯…這青花,這畫工,這釉水…嘖…”
攤主和李老板都屏息看著他。
陳墨白突然把瓶子往桌上一放,動作略顯毛躁,嚇得攤主差點撲上去護著。
“哎呀!”陳墨白猛地一拍大腿,嚇了周圍人一跳。他一臉恍然大悟夾雜著惋惜無比的表情,指著那瓶子對攤主道:“老板!我差點看走眼!您這瓶子…了不得啊!”
攤主一愣:“怎…怎么說了不得?”
“這這這…”陳墨白表情夸張,手指虛點著瓶身幾處,“這韻味!這神采!這絕對是…嘉靖朝仿永樂的精品啊!比正經永樂器還難找呢!”
“啊?”攤主懵了,他自個兒知道這就是個拼湊的貨,怎么還扯上嘉靖仿永樂了?這都哪跟哪啊?
李老板也皺起了眉頭,覺得這小子在胡說八道。
陳墨白卻煞有介事地繼續忽悠,聲音不大不小,剛好讓周圍人都聽見:“您想啊,嘉靖皇帝好道教,那時候仿前朝的瓷器,都帶著一股子仙風道骨!您看這纏枝蓮,畫得是不是比永樂本朝的更…更飄逸一點?還有這釉面,光澤是不是更內斂,更像玉質感?最關鍵的是這底款!”
他小心翼翼地把瓶子翻過來,指著那“大明永樂年制”的款識,壓低了聲音,神秘兮兮地說:“您仔細瞅瞅這筆畫,是不是帶點楷書的味兒?永樂本朝可全是篆書!這是嘉靖朝仿制時特意留下的時代特征!錯不了!哎呦喂,這可是個大漏啊!”
他這一通云山霧罩、半真半假的忽悠,直接把攤主給干宕機了。攤主心里門兒清自己這貨色,可被陳墨白這么一說,他自己都差點信了!難道…難道收舊瓷片那孫子坑了我?這真是嘉靖仿永樂?
周圍看熱鬧的也被唬住了,紛紛議論:“嘉靖仿永樂?聽著就高級!”“怪不得這么好看!”“值錢嗎這個?”
那想買瓶子的大爺卻聽得直搖頭,把保溫杯一揣:“扯淡!我就奔著永樂買的!嘉靖仿的?那不就是假的嗎?不要了不要了!”說完,撥開人群就走了。
其他幾個有意向的一聽,也覺得這東西不純粹了,紛紛散了熱度。
攤主眼看著煮熟的鴨子飛了,氣得臉都綠了,可又不敢對“秦老板身邊的人”發作,只能哭喪著臉對陳墨白說:“小…小哥,您這…您這一句話,把我這買賣給攪黃了啊!”
陳墨白心里樂開了花,臉上卻裝出比他還委屈的樣子:“啊?黃了?不能啊!嘉靖仿永樂也是好東西啊!比本朝的還稀罕呢!老板您別急,我再幫您吆喝吆喝…”說著就作勢要喊。
“別別別!祖宗!您可別喊了!”攤主趕緊攔住他,心里罵娘,知道今天這生意是徹底做不成了,晦氣地開始收攤,“我謝謝您了!您忙您的去吧!”
陳墨白心里憋著笑,一臉“我真想幫你你怎么不領情”的無辜表情,慢悠悠地轉身。正好對上李老板那雙探究的小眼睛。
李老板搖著扇子,似笑非笑:“行啊小子,幾天不見,長行市了?都會指鹿為馬了?嘉靖仿永樂?編得挺溜啊!”
陳墨白嘿嘿一笑,湊近了些,低聲道:“李老板,您火眼金睛,我能瞞得過您?那不是看那大爺像是個實在人,不忍心他上當嘛。再說了,真要是永樂的本朝器,就那品相,五萬?后面再加個零都未必拿得下來。這漏,是那么好撿的?”
李老板瞇著眼看了他半晌,忽然也笑了,用扇子點了他一下:“滑頭!聞成海教了你本事,沒教你這股子滑頭勁兒吧?看來秦遠山那兒…確實‘鍛煉’人。”
這話聽著像是玩笑,實則意味深長。陳墨白只是笑,不接話。
就在這時,他眼角余光瞥見不遠處一個熟悉的身影一閃而過,鉆進了旁邊的胡同里——是順子!那個包打聽!
陳墨白心里一動,趕緊對李老板拱手:“李老板您忙著,我還有點事,先走一步。”
說完,不等李老板回應,便快步朝著順子消失的胡同跟去。
胡同里七拐八繞,光線昏暗。陳墨白跟了一會兒,差點跟丟,終于在一個堆滿雜物的死胡同盡頭,看到了正在和一個戴鴨舌帽男人低聲交談的順子。
順子顯然也發現了他,立刻停止了交談,對那鴨舌帽使了個眼色,那人壓低帽檐,匆匆從另一個岔路走了。
“喲,這不是陳小哥嗎?”順子轉過身,又恢復那副懶洋洋、睡不醒的樣子,“怎么著?債沒還清,還有閑錢照顧我生意?”
陳墨白喘了口氣,走到他面前,壓低聲音:“順子哥,廢話不多說。上次通州那地方,謝了。但我師叔那事,還沒完。我想知道,那天除了秦遠山的人,還有誰去過那兒?或者…最近有沒有什么關于那批青銅劍的新消息?特別是…少了一柄的那種。”
順子的小眼睛滴溜溜地轉了轉,搓了搓手指:“老弟,規矩你懂的。消息有,得看值多少。”
陳墨白苦笑:“我現在兜比臉干凈。欠著吧,以后一起結。”
順子撇撇嘴:“欠著?行啊,看在你小子剛才戲耍那賣拼接貨的攤主挺有意思的份上,給你透點風。”
他湊近了些,聲音壓得極低:“通州那事兒,水比你想的深。盯著那批劍的,不止秦遠山一撥人。好像還有一伙南邊來的,路子更野。至于少把劍…嘿嘿,宮里(指故宮)那邊好像沒啥動靜,也沒對外聲張,估計是怕擔責任,內部捂著呢。但黑市上,最近確實有人在悄悄打聽一柄戰國云雷紋短劍,開價…這個數。”他神秘地伸出兩根手指。
“二十萬?”陳墨白猜。
順子嗤笑一聲:“兩百萬!美金!”
陳墨白倒吸一口涼氣。一柄沾血的青銅劍,值兩百萬美金?這背后牽扯的利益,大得嚇人!
“買主是誰?”
“那就不知道了,神秘得很。”順子搖搖頭,“不過,聽說牽線的是個洋人,經常在港澳那邊活動。老弟,聽哥一句勸,這渾水,你這小身板蹚不起。老老實實給秦老板打三年工,保平安吧。”
說完,他拍了拍陳墨白的肩膀,晃晃悠悠地走了。
陳墨白站在原地,心里波濤洶涌。師叔的死,神秘的青銅劍,南邊來的勢力,國際買主…這一切像一張巨大的網,而他自己,正深陷網中央。
他摸了摸懷里那半塊溫潤的玉璜,又想起自己那雙越來越不聽使喚的手。
看來,這三年“傭工”生涯,想老老實實“保平安”…怕是難了。
他深吸一口氣,走出胡同。夕陽的余暉灑在琉璃廠的青磚路上,一片金黃,卻溫暖不了他逐漸冰冷的心。
得想辦法,盡快摸清秦遠山這個魔窟的底細,找到破局的關鍵。而這一切,恐怕還得落在他這雙時而靈時而不靈的手上。
只是下次,可不能再用“嘉靖仿永樂”這種扯淡的理由了,忒費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