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線回到辛千蘊離開軍區的那日。
J省到紫城只用三個小時,她下了火車,拿著自己小包袱,根據地址轉了幾趟公交車,來到了軍區的家屬院大門口。
站崗的士兵看過她的介紹信后,立刻聯系劉政委家,劉家人知道千蘊今天到達,謝珍特意請假留在家里。
很快,謝珍帶著笑急匆匆地趕來,看見那身姿矯健精神氣十足的丫頭,揮著手喊著:“小蘊!小蘊!”
當初劉淑瑾一回到大院就引起了轟動,和劉政委如出一轍的臉,抱錯孩子竟然是真的,他們終于尋回了親生女兒。
領著千蘊一路走來,多年的鄰居都好奇,這個子高挑剃了個男生短發的黑姑娘又是誰?
看那破舊打補丁的衣服明顯來自貧困的農村,而且他們家里有阿姨了不可能再叫一個,加上謝珍是土生土長的紫城人,這是過來打秋風的遠房親戚?
相熟的人問了一句,謝珍拉著千蘊的手解釋道:“唉,是我閨女養父母那邊的姐妹,小姑娘們感情親厚,誰也不想離開誰,這不就一起來首都生活了,以后啊小蘊就是我們劉家半個女兒?!?/p>
鄰居心里不得感慨劉家人的大度,多養一個孩子就多一個份負擔,這年紀,找工作找對象,哪一項不是耗心力的事。
這還是完全沒血緣關系的孩子。
不對付的則暗地蛐蛐,不就是過來打秋風,說得那么好聽,虛偽!
還半個女兒,俺就不信了,會蠢到真心給這丫頭找工作找對象,這村姑雖然黑,五官長得極好,說不定拿來給自己家鋪磚添瓦用的棋子。
大院里確實發生過用親戚家美貌的孩子去籠絡有潛力的后生。
可惜她家那邊沒長得好看的姑娘,不然大院那些青年才俊可都是金龜婿啊!
……
軍區大院外圍的房子都是平房,中心區域有二十來棟大小不一的小洋樓。
越往中心地帶,綠色就越濃郁,樹木成行,環境靜謐怡人。
劉父現在是師級政委,分到區域邊緣的兩層樓小型洋樓,前后帶院。
辛千蘊一路走來,有些十間平房,一間才二十平方,擠著一家好幾口人呢。
看看五姐親生父母的房子,簡直天壤之別。
但和最中心的幾棟造型別致古樸的大洋樓相比,還是相形見絀,那帶著的院子都能抵好幾間平房,院子里種著菜園還有花圃,二樓寬敞的陽臺還能瞧見花花草草。
謝珍看見丫頭目光注視著最好的洋樓,解答道:“家屬院的房子和軍銜職務掛鉤,你劉叔也是一步一步從平房搬到這里,中間最好的房子都是元帥和將軍們住的,離我們最近的大別墅是秦元帥家,他家兒媳婦是我閨蜜,孫子秦以臻可是年少有為,小伙子不僅長得俊,能力也強,年紀輕輕的已經是團長了。太可惜了,他呀休假回來陪爺爺,昨天剛離開,不然介紹你們認識認識。”
她心里做了個決定,如果阿臻過年回來,小蘊也沒合適對象,她就把倆人湊一起相看相看。
辛千蘊一臉驚喜,男人來的那么容易!
“珍姨,他做飯好吃嗎?”
謝珍好笑道:“你這丫頭想什么呢,阿臻的手是拿槍的,若不進部隊也是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公子爺,說做飯我估計不大行?!?/p>
咸魚六號:“宿主,你夢想中八塊腹肌的廚子太難了,大部分的廚子都是水桶腰大肚腩?!?/p>
辛千蘊:“人一定要有夢想,說不定就實現了呢?”
咸魚六號:……你就自欺欺人吧!
辛千蘊和謝姨兩人說說笑笑地來到家里,推開小院前的鐵門,就看見院子打理得干干凈凈,有一塊菜圃,種著小白菜,蔥啊,辣椒等,而靠墻種了一排的月季花,開得正茂盛,鼻尖充斥著淡淡的清香。
羅阿姨穿著圍裙出來了,“謝同志,這就是小蘊吧,這姑娘長得可真……壯實。”
“小蘊,這是給家里幫忙的羅阿姨?!?/p>
倆人打了招呼后,謝珍引著千蘊來到二樓。
她和老劉,羅阿姨都住在一樓,二樓有四個房間,除了一個書房,兩間臥室,兩個孩子一人一間,還有一間原本是劉愛芝練琴跳舞的地方,現在布置成了全新的臥室。
兩個房間的家具都是嶄新的,那粉色牡丹花團和天藍色小雛菊的床單一看就是給姑娘睡的。
謝珍把她帶到天藍色色系的房間,“小蘊,以后就把這里當成家,這床單,簾子還是小瑾挑的,阿姨也不知道你喜歡什么,只能簡單布置一下,今天你好好休息,明天我帶你和小瑾去百貨大樓逛逛?!?/p>
辛千蘊心里如貓爪撓癢癢,她挺想問句,劉曉芝住哪兒了?
也在這世界待了幾年,多少有那么點人情世故,這個問題她的立場不能問。
當家里決定把千蘊一起帶到首都,劉愛國就打算好了,愛芝在劉家二十年,夫妻倆精心栽培養育,他們并不欠曉芝。
他們對得起任何人,唯獨虧欠了親生女兒,現在得好好彌補。
怎么說也相處了二十年,完全割斷感情也不可能,他讓妻子把曉芝的東西搬到了客房,妻子心軟,那點不舍在所難免,他再三和家里人強調,往后曉芝只能是劉家的客人,就算她結了婚,把養父母家當半個娘家走親戚,也應當住客房。
家里留給閨女的房間只能屬于小瑾,而一路守護女兒走到現在的千蘊,他們心存感激,發自內心讓孩子好好留在首都發展。
等淑瑾放學回來,遠遠就看見家門口最最心愛的蘊妹正在院子里給花澆水,激動地喊了一聲,把接她的大哥嚇了一跳,看著妹妹撒丫子狂奔,兩個姑娘抱在一起又喊又叫,感覺他們仿佛離別了很久,再次重逢的喜悅,如同噴涌的清泉,在歡快地流淌。
那歡快的笑聲,感染了在場的所有人。
傍晚時分,天邊的火燒云濃烈浸染,落日的余溫,散滿了整個天地。